传统草药

-
【功效】在传统医学中,天麻具有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的核心功效。能有效改善肝风内动所致的惊痫抽搐、肢体震颤,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痛眩晕、目赤肿痛,以及风湿痹阻导致的肢体麻木、关节屈伸不利、腰膝酸痛等症状。从现代研究角度看,天麻含天麻素、天麻多糖、挥发油等生物活性成分,具有镇静、抗惊厥、改善脑循环、抗炎等作用,有助于缓解神经不适,保护脑部功能。 【别称】赤箭、明天麻、定风草、神草、水洋芋、鬼督邮、独摇芝 【性味归经】味甘,性平;归肝经 【药用成分与作用】天麻富含多种活性成分。天麻素是核心成分,通过调节神经递质释放、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发挥镇静、抗惊厥、缓解头痛眩晕的作用;天麻多糖具有免疫调节、抗氧化功效,能增强机体抵抗力、清除自由基;挥发油具备抗炎、镇痛效果,可缓解关节肌肉疼痛与炎症反应。这些成分协同作用,实现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的效果,维护神经与运动系统健康。 【储存方法】置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环境(温度8-15℃,湿度60%以下),远离阳光直射和潮湿区域,防止发霉、虫蛀、软化(天麻含淀粉,易吸潮,需格外注意密封)。用密封容器保存,如玻璃罐、真空密封袋等;干制天麻可放入1-2包干燥剂吸附潮气,每2-3个月更换一次干燥剂。避免与异味物品同放,防止串味;定期检查,若发现天麻出现霉点、发黏、变色或异味,应立即丢弃,不可食用。 【用法用量】煎服:日常药用每日3-10克,可与川芎、白芷配伍增强止痛效果,或与枸杞、菊花搭配提升平肝明目功效,煎汤时小火慢煮以保留活性成分。泡水饮用:取天麻片3-5克或天麻粉2-3克,用沸水冲泡15-20分钟后代茶饮用,可搭配菊花、枸杞,口感清淡,适合日常缓解轻度头痛眩晕。食疗食用:制作汤品、粥品时加入,如天麻炖鸡、天麻枸杞粥,每次用量10-15克(天麻粉5-8克),质地软糯,易吸收,滋补温和。 【注意事项】阴虚血少者慎用:表现为口干咽燥、血虚眩晕、皮肤干燥的人群,食用天麻可能耗伤阴液,加重不适。特殊人群需遵医嘱:孕妇、哺乳期妇女、婴幼儿及肝肾功能不全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不良反应。避免过量食用:长期大量服用可能引发头晕、恶心、食欲不振,尤其体质虚弱者,建议间歇食用,不可盲目长期滋补。辨别正品与伪品:正品天麻呈扁椭圆形,表面有“鹦哥嘴”或“红小辫”状芽痕,断面黄白色、角质样;警惕淀粉压制的伪品,伪品无芽痕,断面颗粒明显,口感平淡。 【搭配食疗】天麻炖鸡材料:天麻12克(切片),鸡肉500克,生姜3片,红枣5颗,生抽2勺,冰糖适量(可选)。做法:鸡肉切块,焯水去血沫;天麻、红枣、生姜洗净。生姜爆香后加入鸡肉翻炒,淋入生抽,加300毫升清水,放入天麻和红枣,小火焖煮40分钟至鸡肉软烂,加冰糖调味即可。功效:息风止痉、益气养血,适合头痛眩晕、肢体麻木、产后体虚人群食用,可缓解神经不适,增强体力。 天麻枸杞粥材料:天麻8克(研粉),枸杞15克,大米50克,冰糖适量(可选)。做法:大米淘洗干净,煮成稀粥;天麻粉加少量冷水调成糊状,倒入沸腾的粥中不断搅拌,继续煮5-10分钟,加入枸杞和冰糖,再焖煮5分钟即可。功效:平抑肝阳、养肝明目,适合肝阳上亢、头晕目眩、视力模糊人群食用,可改善脑部循环,保护视力。
- $72.99
- $72.99
- 单价
- 每
-
【功效】在传统医学中,巴戟天具有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的核心功效。能有效改善肾阳虚所致的腰膝酸软、阳痿遗精、宫冷不孕、畏寒肢冷,精血亏虚引起的头晕耳鸣、须发早白,以及风湿痹痛导致的肢体麻木、关节屈伸不利等症状。从现代研究角度看,巴戟天含巴戟天多糖、黄酮类、蒽醌类等生物活性成分,具有免疫调节、抗疲劳、抗炎、改善生殖功能等作用,有助于增强身体活力,调节内分泌平衡。 【别称】巴戟、鸡肠风、兔子肠、巴戟肉、山戟天、黑鸡肠、鸡眼藤根 【性味归经】味甘、辛,性微温;归肾、肝经 【药用成分与作用】巴戟天富含多种活性成分。巴戟天多糖是核心成分,通过激活免疫细胞、清除自由基,发挥免疫调节、抗衰老、抗疲劳作用;黄酮类物质具有强效抗氧化、抗炎功效,能保护肾功能,缓解关节炎症;蒽醌类化合物对改善生殖功能、提升体力耐力有显著效果。这些成分协同作用,实现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的功效,维护机体生殖与运动系统健康。 【储存方法】置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环境(温度8-15℃,湿度60%以下),远离阳光直射和潮湿区域,防止发霉、虫蛀、软化(制巴戟天质地温润,易吸潮,需格外注意密封)。用密封容器保存,如玻璃罐、真空密封袋等;长期储存可放入1-2包干燥剂吸附潮气,每2-3个月更换一次。避免与异味物品同放,防止串味;定期检查,若发现巴戟天出现霉点、发黏、变色或异味,应立即丢弃,不可食用。 【用法用量】煎服:日常药用每日6-10克,可与枸杞、熟地配伍增强补肾养血效果,或与杜仲、牛膝搭配提升强筋健骨功效,煎汤时小火慢煮以保留活性成分。泡水饮用:取巴戟天片5-8克,用沸水冲泡15-20分钟后代茶饮用,可搭配枸杞、红枣中和其辛温之性,口感温润,适合日常养生。食疗食用:制作汤品、粥品时加入,如巴戟天枸杞羊肉汤、巴戟天杜仲粥,每次用量10-15克,优先选用制巴戟天(巴戟肉),滋腻性更低,更易吸收。 【注意事项】阴虚火旺者禁用:表现为潮热盗汗、口干咽燥、头晕耳鸣、大便干结的人群,食用性微温的巴戟天可能加重内热症状。湿热下注、小便不利者慎用:表现为小便黄赤、尿频尿急、阴囊潮湿的人群,可能因巴戟天的温燥之性加重湿热症状。特殊人群需遵医嘱:孕妇、哺乳期妇女、青少年,以及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不良反应。辨别正品与伪品:正品巴戟天表面灰黄色或暗灰色,断面皮部厚、紫黑色,木部细,有黏性;警惕用羊角藤冒充,伪品断面皮部薄,无黏性,苦味明显。 【搭配食疗】巴戟天枸杞羊肉汤材料:巴戟天10克(切片),羊肉500克,枸杞15克,生姜3片,红枣5颗,冰糖适量(可选)。做法:羊肉切块,焯水去除血沫和杂质;巴戟天、枸杞、红枣、生姜洗净。将所有材料放入锅中,加足量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炖2小时至羊肉软烂,加入冰糖搅拌至融化即可。功效: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适合肾阳虚、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关节酸痛人群食用,可增强体力,改善抗寒能力。 巴戟天杜仲粥材料:巴戟天8克,杜仲6克,大米50克,枸杞10克,冰糖适量(可选)。做法:将巴戟天、杜仲加水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大米淘洗干净,与枸杞一同加入药汁中,小火煮30分钟至粥体浓稠,加冰糖调味即可。功效:补肾强腰、益精明目,适合肾亏腰痛、头晕耳鸣、视力模糊人群食用,可缓解腰部不适,提升精力状态。
- $7.99
- $7.99
- 单价
- 每
-
【功效】 在传统医学中,黄芪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的功效。能有效改善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所致的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半身不遂、痹痛麻木,以及痈疽难溃、久溃不敛等症状。从现代研究角度看,黄芪含黄芪多糖、皂苷类等生物活性成分,具有免疫调节、抗氧化、抗炎、降血糖等作用,有助于增强机体抵抗力,调节生理功能。 【别称】 北芪、绵芪、黄耆、独椹、蜀脂、百本 【性味归经】 味甘,微温;归脾、肺经 【药用成分与作用】 黄芪富含多种活性成分。黄芪多糖是核心成分,具有免疫调节、抗氧化、降血糖的作用;黄芪皂苷具有抗炎、保肝、调节心血管功能的功效;此外,还含有黄酮类物质,具备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能力。这些成分共同作用,起到补气升阳、调节免疫、维护机体健康的效果。 【储存方法】 置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防止发霉、虫蛀。 用密封容器保存,如玻璃罐、密封袋等,每次取用后及时密封,防止吸潮。 定期检查,若发现黄芪出现霉变、变色、异味等情况,应立即丢弃,不可食用。 【用法用量】 煎服:日常药用一般每日9-30克,可与人参、白术等药材配伍,煎汤服用。 泡水饮用:取黄芪片5-10克,用沸水冲泡15-20分钟后饮用,可搭配枸杞、红枣等。 食疗食用:制作汤品、粥品或炖品时,加入黄芪(15-20克),如黄芪炖鸡汤、黄芪粥等,可根据个人口味调整用量。 【注意事项】 表实邪盛、阴虚阳亢、湿阻气滞者慎用,以免加重症状。 避免长期过量食用,尤其是阴虚体质者,可能出现燥热症状。 务必妥善储存,防止霉变。霉变的黄芪可能产生有害毒素,切勿食用。 【搭配食疗】 黄芪炖鸡汤 材料:黄芪20克,鸡肉500克,红枣5颗,生姜3片,冰糖适量(可选)。 做法:将黄芪、红枣、生姜洗净;鸡肉切块,焯水去血沫。将所有材料放入锅中,加足量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炖1.5小时,加入冰糖搅拌至融化即可。 功效:补气固表、养血益气,适合气虚乏力、面色苍白、免疫力低下人群食用,可增强体力,提升免疫功能。 黄芪粥 材料:黄芪15克,大米50克,枸杞10克,冰糖适量(可选)。 做法:将黄芪加水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加入大米、枸杞煮粥,可根据口味加入冰糖调味。 功效:健脾益气、养血安神,适合脾虚食少、失眠多梦人群食用,可改善消化功能,提升睡眠质量。
- $43.99
- $43.99
- 单价
- 每
-
桂枝 16oz Cassia Twig 柳桂 川桂枝 桂枝木 桂枝尖 广眉尖 性味 辛;甘;性温 功效 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嫩枝。 主治风寒表证,肩背肢节酸疼,胸痹痰饮,经闭癥瘕。 经脉 膀胱经;心经;肺经 主治 发汗解肌,温经通脉。治风寒表证,肩背肢节酸疼,胸痹痰饮,经闭癥瘕。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6g,大剂量,可用至15~30g;或入丸、散。 注意禁忌 热病高热,阴虚火旺,血热妄行者禁服。 【食疗方】 升压茶 肉桂、桂枝、炙甘草各10g。先将上述三味药,锉成粗末,备用。每次用药末适量放于茶壶中,鲜开水泡约10分钟,即可当茶饮用。代茶频饮,连服1周。 功效:壮心阳,升血压。主治心阳不足所致的头晕,精神困倦,四肢无力,血压低于90/60mmHg等症。 Cassia Twig/Gui Zhi 16oz Cinnamon is warmer in tone and tan in color with a sweet flavor. Cassia...
- $7.99
- $7.99
- 单价
- 每
-
炙甘草片/蜜甘草 美草、蜜甘、蜜草、蕗草、国老、灵通、粉草、甜草、甜根子、棒草 本品为甘草的炮制加工品。 性味 甘,平。 功效 为豆科甘草属植物甘草的根和根状茎。 主治脾胃虚弱,食少,腹痛便溏,劳倦发热,肺痿咳嗽,心悸,惊痫;生用,治咽喉肿痛,消化性溃疡,痈疽疮疡,解药毒及食物中毒。 经脉 入脾经、胃经、肺经。 注意禁忌 不宜与甘遂、大戟、芫花、海藻同用。 【食疗方】 甘草汤 做法:炙甘草2克,放入15~20毫升开水中泡服,每日1剂。一般服药7~15日,即可防止便秘复发。 Licorice root /Zhi Gan Cao/RADIX GLYCYRRHIZAE PREPARATA Licorice root may have potent antioxidant, anti-inflammatory, and antimicrobial effects. Early research suggests that, as a result, it may ease upper...
- 从 $6.99
- 从 $6.99
- 单价
- 每
-
【功效】 五味子具有收敛固涩的功效,可有效改善久咳虚喘、自汗盗汗、遗精滑精、久泻不止等症状,通过收敛作用减少人体正气和津液的损耗。它还能益气生津,对于气阴两虚导致的口渴、咽干、体倦乏力等情况有良好的调理作用,补充人体正气,促进津液生成。此外,五味子有补肾宁心的作用,能缓解肾虚引起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以及心肾不交导致的失眠多梦、心悸怔忡等问题,提升整体的身心状态。 【别称】 山花椒、乌梅子、菋、荎蕏、玄及、会及、五梅子等。 【性味归经】 味酸、甘,性温;归肺、心、肾经。 【营养价值】 五味子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其中木脂素类是其重要的活性成分,如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等,具有抗氧化、保肝、调节神经系统等作用,能减轻自由基对身体的损伤,保护肝脏功能。挥发油有镇咳、祛痰等功效,可缓解呼吸道不适。多糖能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身体的抵抗力。此外,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C、维生素E等)和矿物质(如钙、铁、锌等),有助于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促进新陈代谢。 【储存方法】 把五味子放置在干燥、通风、阴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防止受潮发霉,因为潮湿环境容易滋生霉菌,影响五味子的质量。 可以用密封袋或密封容器将其装好,减少与空气的接触,防止氧化变质,保持其有效成分的稳定性。 若要长期保存,可将其放在冰箱冷藏室,温度控制在0 - 5℃左右,这样能进一步延长保质期。 【用法用量】 泡水喝:取3 - 6克五味子,用开水冲泡,焖泡5 - 10分钟后即可饮用,可反复冲泡至味淡。这种方式方便快捷,适合日常保健。 煮粥:将5 - 10克五味子与大米等一起煮粥,一般每500克米搭配5 - 10克五味子为宜。粥煮好后,既能增添粥的营养价值,又有一定的养生功效。 泡酒:用20 - 50克五味子浸泡在500 - 1000毫升白酒中,密封1 - 2周后饮用,每次饮用10 - 20毫升,有一定的强身健体作用,但要注意适量饮用。 入药配方:在中药配方中,五味子的用量根据具体病情和配伍情况而定,一般为2 - 6克,需遵循医生的处方使用。 【注意事项】 外有表邪、内有实热,或咳嗽初起、痧疹初发者忌服五味子,因为其收敛作用可能会使邪气闭阻在体内,加重病情。 五味子有小毒,部分人服用后可能出现胃部不适、反酸、打嗝等不良反应,若出现这些症状,应停止服用并咨询医生。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在使用五味子前,应先咨询医生的意见,确保用药安全。 五味子不宜过量服用,过量可能会导致呼吸中枢兴奋,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一定要严格按照推荐用量使用。 【搭配食疗】 五味子蜂蜜水...
- 从 $13.99
- 从 $13.99
- 单价
- 每
-
【功效】在传统医学中,当归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核心功效。能有效改善血虚所致的面色萎黄、头晕心悸、肢体麻木,瘀血阻滞引起的月经不调、痛经、经闭、跌打肿痛,寒凝气滞导致的脘腹冷痛,以及肠燥津亏引发的便秘等症状。从现代研究角度看,当归含阿魏酸、当归多糖、挥发油(藁本内酯)等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改善血液循环、抗炎、抗氧化、免疫调节等作用,有助于调节血液健康,增强机体抵抗力。 【别称】秦归、云归、西当归、岷当归、干归、马尾归、当归尾、当归头 【性味归经】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 【药用成分与作用】当归富含多种活性成分。阿魏酸是核心成分,通过扩张血管、清除自由基,发挥改善血液循环、抗氧化的作用;当归多糖具有免疫调节、补血的功效,能增强免疫细胞活性,促进造血功能;挥发油(主要为藁本内酯)具备镇痛、抗炎效果,可缓解经期腹痛和腹部冷痛。这些成分协同作用,实现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效果,维护机体造血与消化健康。 【储存方法】置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环境(温度10-15℃,湿度60%以下),远离阳光直射和潮湿区域,防止发霉、虫蛀、挥发油流失(当归含挥发油,易因受潮或高温导致药效下降)。用密封性能好的容器保存,如玻璃罐、真空密封袋等,开封后立即密封,隔绝空气;长期储存可在容器内放入少量花椒,起到防虫作用。避免与花椒、八角等强异味食材同放,防止串味;定期检查,若发现当归出现霉点、质地变软、散发酸味或异味,应立即丢弃,不可食用。 【用法用量】煎服:日常药用每日6-12克,补血时可与熟地、白芍配伍(如四物汤),活血时可与川芎、桃仁搭配,煎汤时小火慢煮,保留挥发油等活性成分。泡水饮用:取当归片5-10克,用沸水冲泡15-20分钟后代茶饮用,可搭配红枣、枸杞中和辛味,适合日常轻度补血养生。食疗食用:制作汤品、粥品时加入,如当归生姜羊肉汤、当归红枣粥,每次用量10-15克,口感温润,易吸收,适合长期滋补。 【注意事项】湿盛中满、大便溏泄者慎用:表现为腹部胀满、恶心呕吐、大便稀溏的人群,食用性温滋腻的当归可能加重痰湿停滞,引发不适。孕妇慎用:其活血作用可能影响胎儿稳定,孕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服用,尤其孕早期需格外谨慎。避免过量食用:长期大量服用可能引发腹泻、腹胀,尤其消化功能较弱者,建议间歇食用或搭配陈皮、生姜等理气食材平衡药性。区分当归头、身、尾:当归头偏补血,当归身偏养血,当归尾偏活血,可根据需求选用,日常滋补多选用全当归或当归身。 【搭配食疗】当归生姜羊肉汤材料:当归12克(切片),羊肉500克,生姜5片,红枣5颗,冰糖适量(可选)。做法:羊肉切块,焯水去除血沫;当归、生姜、红枣洗净。将所有材料放入锅中,加足量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炖2小时至羊肉软烂,加入冰糖搅拌至融化即可。功效:补血散寒、温中止痛,适合血虚有寒、经期腹痛、畏寒肢冷人群食用,冬季食用可增强抗寒能力,改善气血亏虚状况。 当归红枣粥材料:当归8克,红枣6枚,大米50克,枸杞10克,冰糖适量(可选)。做法:当归加水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大米淘洗干净,与红枣、枸杞、药汁一同放入锅中,小火煮30分钟至粥体浓稠,加冰糖调味即可。功效:补血养颜、安神助眠,适合血虚萎黄、头晕乏力、失眠多梦人群食用,可改善面色暗沉,提升睡眠质量。
- 从 $13.99
- 从 $13.99
- 单价
- 每
-
荷叶 Lotus leaf tea 16oz Lotus leaf tea can serve as a "cold" tea that helps dispel pathogenic heat, promote urination, benefit the spleen and stomach, and stop bleeding. It has long been recommended as a slimming drug in China. 此荷叶产品为了方便邮寄,会折叠后包装,如果介意请勿购买,谢谢! 性味 苦;涩;平 性状...
- $9.99
- $9.99
- 单价
- 每
-
白花蛇舌草(8 oz/包) 别名:蛇舌草、蛇舌癀、蛇针草。为一年生披散草本,高15-50厘米,根细长,有分枝,白花,茎略带方形或扁圆柱形,光滑无毛,从基部发出多分枝,花期在春季。分布于云南、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江苏、安徽等地区。 性味:味甘、淡、微苦,性微寒;归肝、肺、脾、大肠经。 功效特点:主要功效为清热解毒、消痛散结、利尿除湿,特别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炎症。 古籍记载:《广西中药志》记载:“治小儿疳积,毒蛇咬伤,癌肿。外治白疱疮、蛇癞疮。” 常规用量:内服:煎汤15-30克,大剂量可达60克;或捣汁外用,敷于患处。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
- $12.99
- $12.99
- 单价
- 每
-
木棉花(8oz/包) 古贝斑枝花 攀枝花 英雄花 本品为木棉科植物木棉的干燥花。用于泄泻,腹泻,痔疮。 【性味与归经】 甘、淡,凉。归大肠经。 【功能与主治】 清热利湿,解毒。用于泄泻,痢疾,血崩,疮毒,痔疮。 木棉/木棉花/木棉花(8盎司/袋) 木棉(又名木棉、木棉花)是永合丰五花茶(五花凉茶)中的一种成分,有助于缓解喉咙痛、鼻塞和眼睛疲劳 木香的功效 性味。甘、淡、凉;入大肠经 功效:清热,利尿,解毒。 主治:泄泻,痢疾,痔疮出血。 用法用量煎服6~9克。 来自制造商: 性味甘、淡、凉,入大肠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利湿,解毒。用于泄泻,痢疾,痔疮出血。
- $7.99
- $7.99
- 单价
- 每
-
【功效】在传统医学中,白茅根具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生津止渴的核心功效。能有效改善血热妄行所致的衄血(鼻出血)、吐血、尿血、便血,湿热蕴结引起的水肿、小便不利(尿少、尿痛)、黄疸,以及热病伤津导致的烦渴、口干舌燥等症状。从现代研究角度看,白茅根含白茅根多糖、芦竹素、白茅素等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炎、利尿、抗氧化、止血等作用,有助于缓解泌尿系统不适,减轻炎症反应。 【别称】茅根、丝茅根、甜茅根、白茅菅、茅草根、田茅根、地筋根 【性味归经】味甘,性寒;归肺、胃、膀胱经 【药用成分与作用】白茅根富含多种活性成分。白茅根多糖是核心成分,通过促进血小板聚集、抑制炎症介质释放,发挥止血、抗炎、免疫调节作用;芦竹素和白茅素具有强效利尿、抗氧化功效,能增强肾脏排泄功能,清除体内自由基;此外,其含有的钾元素可辅助调节体液平衡,缓解水肿。这些成分协同作用,实现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的效果,维护机体泌尿与循环系统健康。 【储存方法】置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环境(温度10-15℃,湿度60%以下),远离阳光直射和潮湿区域,防止发霉、虫蛀、软化(白茅根为纤维质根茎,易吸潮,需格外注意密封)。干品用密封容器保存,如玻璃罐、真空密封袋,可放入1-2包干燥剂防潮;鲜品需用湿纸巾包裹,放入冰箱冷藏(0-4℃),可保存3-5天,避免冻伤或脱水。避免与花椒、八角等强异味食材同放,防止串味;定期检查,若发现白茅根出现霉点、变色、发黏或异味,应立即丢弃,不可食用。 【用法用量】煎服:干品每日9-30克,鲜品每日15-30克。止血时可与藕节、仙鹤草配伍,利尿退黄时可与冬瓜皮、茵陈搭配,煎汤时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15-20分钟,保留活性成分。泡水饮用:取干品5-10克(或鲜品10-15克切片),用沸水冲泡10-15分钟后代茶饮用,可搭配菊花、百合增强清热生津效果,口感清甜,适合夏季解暑。食疗食用:制作汤品、粥品时加入,如白茅根藕节排骨汤、白茅根绿豆粥,干品每次15-20克,鲜品20-30克,质地轻盈,易融入食材,无明显药味。 【注意事项】脾胃虚寒者慎用:表现为大便溏薄、腹部冷痛、畏寒怕冷的人群,食用性寒的白茅根可能加重腹泻、腹胀等不适。阴虚津亏无湿热者慎用:仅口干咽燥、皮肤干燥但无水肿、小便不利的人群,其利尿作用可能进一步耗伤津液,加重干燥症状。避免过量食用:长期大量服用可能刺激胃肠道,引发腹痛、腹泻,尤其消化功能较弱者,建议症状缓解后即停药,不宜长期连续食用。区分鲜干品差异:鲜白茅根清热生津效果更强,适合热病烦渴;干白茅根止血、利尿作用更稳定,便于长期储存,可根据需求选择。 【搭配食疗】白茅根藕节排骨汤材料:干白茅根15克(或鲜品25克),藕节10克,排骨200克,生姜2片,盐适量。做法:排骨焯水去血沫;藕节洗净,白茅根、生姜洗净。将所有材料放入锅中,加足量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炖1小时,加盐调味即可。功效:凉血止血、清热润燥,适合血热引起的鼻出血、牙龈出血,以及夏季口干舌燥人群食用,止血同时兼顾滋养,不易伤津。 白茅根绿豆粥材料:干白茅根10克,绿豆30克,大米50克,冰糖适量(可选)。做法:白茅根加水煎煮15分钟,去渣取汁;绿豆提前浸泡1小时,与大米一同加入药汁中,小火煮30分钟至粥体浓稠,加冰糖调味即可。功效:清热利尿、解暑生津,适合夏季暑热烦渴、小便短赤、轻度水肿人群食用,口感清甜,易消化,是夏季常见的养生粥品。
- $12.99
- $12.99
- 单价
- 每
-
益母草 益母草原名“茺蔚”,因擅长治疗各种妇科疾病,故得名益母草。又有“坤草”、“野麻”、“九重楼”、“野天麻”等别名。具有活血调经、利尿消肿、清热解毒的功效。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恶露不尽、水肿尿少、疮疡肿毒等。益母草干燥的地上部分是常用的中药,可生用或熬膏使用。其种子称为“茺蔚子”,也可入药。 中医学认为益母草味苦、辛,性微寒,归心、肝、膀胱经。 益母草的主要功效如下: 1. 活血调经:用于女性怀孕前后各种疾病。益母草入心肝血分,辛能行散、苦能泄降,具有活血调经、祛瘀止痛的作用,是妇科经产的重要药物,因此称为“益母”。常用于治疗血瘀引起的经闭、痛经、经期不畅、产后恶露不下、产后腹痛等。 2. 利水消肿: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益母草具有利尿消肿的作用,又因其有活血化瘀的功效,特别适用于血瘀与水湿互阻引起的水肿。气、血、水三者常相互影响而引发水肿,活血可促进水液运行,因此益母草可用于治疗与血分有关的水肿。其作用与王不留行、牛膝、泽兰类似。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肾炎所致的水肿,可单独使用,也可与二苓、泽泻、车前子、白茅根等配伍。 使用方法:可煎服,用量为10-30克。孕妇应慎用,阴虚血少者禁用。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益母草主要含有益母草碱、水苏碱、益母草定等生物碱。 搭配鸡血藤服用:益母草活血祛瘀,鸡血藤行血补血。两者合用可用于治疗经痛、闭经和月经不调。 搭配香蒲服用:香蒲活血祛瘀止血。两者合用可活血祛瘀、止血,用于治疗产后瘀血、恶露不尽或恶露不下。 搭配香附子服用:香附子疏肝理气、调经止痛。两者合用具有行气活血、调经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月经不调、经前腹痛及产后瘀血腹痛。 搭配元胡服用:元胡行气止痛、活血。两者合用可用于治疗因瘀血引起的经痛。 产后因瘀血导致腹痛者,可用益母草搭配当归、川芎、桃仁、炮姜与红花一同服用。 HERBA LEONURI/ Motherwort / Yi Mu Cao The tea Invigorates blood and regulates menses for gynecological issues - PMS, abdominal pain, irregular menses, abdominal masses, infertility, postpartum abdominal pain...
- 从 $7.99
- 从 $7.99
- 单价
- 每
-
【功效】 非洲野生海底椰具有润肺止咳的功效,能有效缓解肺热或肺燥引发的咳嗽,对于干咳少痰、久咳不止等症状有良好的调理作用,可滋润肺部,让呼吸更为顺畅。它还能清热除燥,帮助清除体内燥热,减轻因燥热导致的口干舌燥、咽喉肿痛等不适,使人身心舒畅。此外,其富含多种营养成分,有滋补身体的作用,能增强身体抵抗力,助力病后或产后身体恢复,提升整体健康水平。 【别称】 复椰子、海椰子、大实榈、巨籽棕。 【性味归经】 味甘,性凉;归肺、脾、肾经。 【营养价值】 非洲野生海底椰含有丰富的多糖类物质,这些多糖具有免疫调节功能,能够增强机体免疫能力,提高身体抵御疾病的能力。它还富含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是合成蛋白质的重要原料,对身体的生长发育、组织修复和新陈代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其含有钾、镁、钙、铁等矿物质,有助于维持骨骼强度,促进血液循环,保障心脏正常功能,参与多种酶的合成,对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维持意义重大。 【储存方法】 将非洲野生海底椰放置在干燥、阴凉、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以防发霉变质。 可以使用密封袋或密封容器将其装好,减少与空气接触,防止其营养成分氧化和香气散失。 若需要长期保存,可考虑将其放入冰箱冷藏室,温度控制在0 - 5℃左右,这样能有效延长其保质期。 【用法用量】 煲汤:通常取1 - 2片海底椰与其他食材一起煲汤,如与瘦肉、鸡肉、排骨等搭配,可使汤品更加鲜美,同时发挥其滋补功效。一般每500克食材搭配1 - 2片海底椰即可。 煮水饮用:将适量的海底椰(一般3 - 5片)洗净后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煮沸,然后转小火煮15 - 20分钟,待水温适宜后饮用,可起到润肺止咳、清热除燥的作用。 制作甜品:在制作一些甜品时,如海底椰炖雪梨、海底椰西米露等,可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海底椰,一般每200 - 300克甜品食材中加入1 - 2片海底椰,增添风味和营养。 【注意事项】 海底椰性凉,脾胃虚寒者应适量食用,以免引起肠胃不适,如腹痛、腹泻等症状。 对海底椰过敏者应避免食用,食用后若出现皮肤瘙痒、红肿、呼吸困难等过敏反应,应立即就医。 由于野生非洲海底椰是濒危保护植物,受到国际公约的保护,因此在使用时,务必确保其来源合法合规,避免购买和使用非法采集或走私的产品,以免触犯法律。 【搭配食疗】 海底椰炖雪梨 材料:海底椰2 - 3片,雪梨1个,冰糖适量。 做法:将雪梨洗净去皮去核,切成小块;海底椰洗净。把雪梨块和海底椰放入炖盅,加入适量清水和冰糖,隔水炖煮1 - 1.5小时,至雪梨软烂即可。 功效:具有润肺止咳、清热化痰的功效,对于肺热咳嗽、咽干口燥有很好的缓解作用,同时还有美容养颜的效果。 海底椰瘦肉汤...
- $78.99
- $78.99
- 单价
- 每
-
半枝莲(8oz) 别名:并头草、筛叶韩信草、紫连草、溪边黄、牙刷草、四方马兰。 半枝莲为唇形科草本植物半枝莲的干燥全草。采用带花穗的茎枝,外观黄绿色或紫棕色,质地光滑柔软,折断后呈纤维状且中空。叶片多呈深黄绿色,常见破碎、皱缩并略为卷曲,质脆易脱。花穗着生于枝端,色泽黄绿,气味微咸带苦。 性味归经 味辛、苦,性寒。归肺经、肝经、肾经。 功效与主治 具清热解毒、散瘀止血、镇痛之效。常用于疔疮肿毒、咽喉肿痛、毒蛇咬伤、跌打损伤、水肿、黄疸、癌肿与肺痈等症。 使用注意 血虚体质者不宜服用,孕妇亦应慎用。
- $9.99
- $9.99
- 单价
- 每
-
特级 霍山石斛 石斛(学名:Dendrobium nobile Lindl),又名仙斛兰韵、不死草、还魂草、紫萦仙株、吊兰、林兰、禁生等。茎直立,肉质状肥厚,稍扁的圆柱形,长10~60厘米,粗达1.3厘米。药用植物,性味甘淡微咸,寒,归胃、肾,肺经。益胃生津,滋阴清热 。用于阴伤津亏,口干烦渴,食少干呕,病后虚热,目暗不明。石斛花姿优雅,玲珑可爱,花色鲜艳,气味芳香,被喻为“四大观赏洋花”之一 。 性味 甘;微寒 经脉 胃经;肺经;肾经 功效 为兰科植物金钗石斛、美花石斛、铁皮石斛、束花石斛、马鞭石斛等的茎。 治热病伤津,口干烦渴,病后虚热,阴伤目暗。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鲜品加倍;或入丸、散;或熬膏。鲜石斛清热生津力强,热津伤者宜之;干石斛用于胃虚夹热伤阴者为宜。 注意禁忌 温热病早期阴未伤者、湿温病未化燥者、脾胃虚寒者均禁服。 石斛甘蔗饮 鲜石斛20克,甘蔗汁250毫升。将洗净、切碎的鲜石斛放入锅内,加入清水适量,先浸渍2小时,再煎煮50分钟,滤取液汁。兑入甘蔗汁,稍沸。当茶频频饮用。 功效:清热滋阴,养胃生津。主治邪热伤阴所致的口渴欲饮和大肠液亏所致的大便秘积等。 Shi Hu Dendrobium Nobile Lindl #3630 Dendrobium is a member of the orchid (Orchidaceae) family and has been used in traditional Chinese...
- 从 $59.99
- 从 $59.99
- 单价
- 每
-
【功效】 山茱萸具有补益肝肾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肝肾不足所致的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等症状,能有效改善肝肾阴虚引起的身体不适。它还有固精缩尿的作用,对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等病症有较好的调理效果,有助于稳固肾气,增强肾脏的封藏功能。此外,山茱萸还能固崩止带,可用于治疗妇女崩漏、月经过多以及带下不止等病症,对女性生殖系统有一定的保护和调理作用。同时,它具有生津止渴的功效,能够缓解津伤口渴、内热消渴等症状,促进津液的生成和输布,改善身体的缺水状态。 【别称】 山萸肉、肉枣、鸡足、萸肉、药枣、天木籽、实枣儿。 【性味归经】 味酸、涩,性微温。归肝、肾经。 【营养价值】 山茱萸含有丰富的山茱萸苷、没食子酸、苹果酸、酒石酸等成分。山茱萸苷具有调节免疫、抗氧化、降血糖、降血脂等作用,能够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减少自由基对身体的损伤,维持身体正常的代谢功能。没食子酸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等活性,有助于预防和治疗多种感染性疾病。此外,山茱萸中的多糖类物质也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等功效,对身体的健康有着多方面的益处。 【储存方法】 将山茱萸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潮湿环境,以防发霉变质。可以在储存容器中放入一些干燥剂,如生石灰、硅胶等,帮助吸收潮气,保持干燥。 用密封袋或密封容器将山茱萸装好,减少与空气接触,防止其有效成分氧化。如果有条件,可采用真空包装,能更好地延长其保质期。 避免将山茱萸放置在高温环境中,如阳光直射处或靠近热源的地方,应选择阴凉的储存位置,如室内的橱柜或仓库的阴凉角落。若需长期保存,也可放入冰箱冷藏室,温度控制在2 - 8℃左右。 【用法用量】 煎服:一般用量为6 - 12克。在治疗一些慢性疾病时,可根据病情适当调整剂量,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例如,对于肝肾阴虚较为严重的患者,可能会用到15 - 30克。 入丸、散:山茱萸也常被制成丸剂或散剂使用。在这种情况下,其用量通常根据具体方剂和病情而定,一般每次服用量在1 - 3克左右。 外用:山茱萸经过炮制后,也可外用。如将其研磨成粉末,用适量的醋或酒调成糊状,敷于患处,可用于治疗一些跌打损伤、痈肿疮毒等病症。但外用时需注意观察皮肤反应,如有过敏或不适,应立即停止使用。 【注意事项】 山茱萸酸涩收敛,故素有湿热而致小便淋涩者不宜服用,以免加重病情,导致小便不畅、尿道疼痛等症状加剧。 在使用山茱萸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按照正确的剂量和用法使用,避免自行增减药量。过量服用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头晕等。 如果正在服用其他药物,使用山茱萸前应咨询医生或药师,以免发生药物相互作用。例如,山茱萸与某些西药同用可能会影响药物的代谢或吸收,降低药效或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搭配食疗】 山茱萸粥 材料:山茱萸15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 做法:将山茱萸洗净,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煎煮,取汁去渣。粳米淘洗干净,放入药汁中,煮至粥熟,加入白糖调味即可。 功效:具有补益肝肾、涩精止遗的功效,适用于肝肾不足所致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遗精早泄等症状,尤其适合中老年人及体质虚弱者食用。 山茱萸炖羊肉 材料:山茱萸10克,羊肉200克,生姜、葱、料酒、盐适量。 做法:羊肉洗净切块,焯水去血水。山茱萸洗净,与羊肉一同放入炖盅,加入生姜、葱、料酒和适量清水,隔水炖煮2 - 3小时,至羊肉熟烂,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能补肾助阳、温中散寒,对于肾阳虚所致的腰膝冷痛、畏寒肢冷、夜尿频多等症状有很好的改善作用,适合在冬季食用,以增强身体的抗寒能力。
- $14.99
- $14.99
- 单价
- 每
-
安南高山大树 玉桂皮 肉桂 为樟科植物天竺桂、阴香、细叶香桂或川桂等的树皮。 性味:辛;甘;性温经脉:脾;胃;肝;肾功能:暖脾胃,散风寒,通血脉。治腹冷胸满,呕吐噎膈,风湿痹痛,跌损瘀滞,血痢肠风。 注意禁忌:阴虚火旺忌服,孕妇慎服。 桂皮 有些人用它来治疗勃起功能障碍 (ED)、疝气、遗尿、关节痛、更年期症状、月经问题,甚至导致流产。肉桂还用于治疗胸痛、肾脏疾病、高血压、痉挛和癌症。人们将肉桂涂抹在皮肤上以驱蚊。 来自制造商: 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树皮及枝皮。性味辛热。归肾、脾、膀胱经。 主治:补益元阳,温脾胃,散寒,通血脉。用于命门寿火衰,肢冷脉弱,阳虚腹痛泄泻,寒疝,腰膝冷痛,经闭,阴疽,上热下寒等症。 注意事项:阴虚火旺者忌用,孕妇忌用。 注意事项:怀孕期间避免喝这种茶
- 从 $8.99
- 从 $8.99
- 单价
- 每
-
大树玉桂/肉桂丝 这是肉桂片,可以用来泡茶或者烘烤。 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皮及枝皮。 性味 辛甘,热。 經脈 入肾经、脾经,膀胱经。 主治 补元阳,脾暖胃,除积冷,通血脉。治命门火衰,肢冷脉微,亡阳虚脱,腹痛泄泻,寒疝奔豚,腰膝冷痛,经闭症瘕,阴足,流注,及虚阳浮越,上热下寒。 注意禁令 阴虚火旺忌服,孕妇服。 【食疗方】 山楂汤 山楂15克,肉桂6克,红糖25克。山楂与肉桂加水共煎,去渣,加红糖稍煎即得。 用于血寒性修复后延,面色苍白等症。肉桂能温肾壮阳,温通经脉,活血行瘀,祛寒止痛。红糖和中散寒,温经活血,三者对血寒性修复型错后效果显着。 肉桂 (4oz) 有些人用它来治疗勃起功能障碍 (ED)、疝气、遗尿、关节痛、更年期症状、月经问题,甚至导致流产。肉桂还用于治疗胸痛、肾脏疾病、高血压、痉挛和癌症。人们将肉桂涂抹在皮肤上以驱蚊。 来自制造商: 这是可以泡茶或烤制的肉桂片。它是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树皮和枝皮。味辛热。入肾、脾、膀胱经。 主治:补益元阳,温脾胃,散寒,通血脉。用于命门寿火衰,肢冷脉弱,阳虚腹痛泄泻,寒疝,腰膝冷痛,经闭,阴疽,上热下寒等症。 注意事项:阴虚火旺者忌用,孕妇忌用。 食疗 山楂肉桂汤 原料: 山楂15g、肉桂6g、红糖25g。 将山楂、桂圆加水煮30分钟,去药材,加红糖,焖煮片刻。 用于血寒经期推迟,面色苍白。[因受寒、外感寒气或久病虚弱,面色苍白而导致月经推迟……也可用于治疗月经量稀少、色淡的痉挛性经痛。] 肉桂能温肾壮阳,温经活血,化瘀散寒止痛。红糖,散中散寒,温经活血,三者相配,对“血寒型”的月经问题有显著效果。 注意事项:怀孕期间避免喝这种茶
- 从 $12.99
- 从 $12.99
- 单价
- 每
-
【功效】在传统医学中,川贝(川贝母)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散结消痈的核心功效。能有效改善肺热燥咳所致的干咳少痰、痰中带血,阴虚劳嗽引起的长期干咳、盗汗,以及瘰疬、乳痈、肺痈等结节或脓肿类症状。从现代研究角度,川贝含川贝碱、贝母素乙、川贝皂苷等生物活性成分,具有镇咳、祛痰、抗炎、调节免疫的作用,可缓解呼吸道不适,减轻炎症反应。 【别称】川贝母、松贝、青贝、炉贝、尖贝(部分地区)、西贝母(非正品,需区分) 【性味归经】味苦、甘,性微寒;归肺、心经 【药用成分与作用】川贝的药用价值源于其丰富的活性成分。川贝碱、贝母素乙是核心生物碱,通过调节咳嗽中枢、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发挥强效镇咳、抗炎作用;川贝皂苷能稀释痰液、松弛呼吸道平滑肌,促进痰液排出,缓解胸闷。此外,其含有的川贝多糖可调节免疫细胞活性,增强机体对呼吸道感染的抵抗力。这些成分协同作用,实现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的效果。 【储存方法】置于阴凉、干燥、通风、避光处(适宜温度10–15℃,湿度60%以下),避免阳光直射和厨房、卫生间等潮湿环境,防止霉变、虫蛀或药效流失。用密封玻璃罐或真空包装袋储存,若长期存放,可在容器内放入1–2包食品级干燥剂(如硅胶干燥剂)吸附潮气,每2–3个月更换一次干燥剂。避免与异味物品(如花椒、八角、香水)同放,防止串味影响药效;定期检查,若发现川贝出现霉点、软化、异味(如酸味),需立即丢弃,不可食用。 【用法用量】煎服:日常药用每日3–9克,需先将川贝捣碎,再与其他药材(如麦冬、沙参)同煎,小火慢煮以保留活性成分,避免久煎导致药效降低。研末冲服:将川贝磨成细粉,每次1–2克,用温水、蜂蜜调服,或混入汤品、粥品中食用,此方式吸收更充分,镇咳效果更直接。食疗食用:制作滋补类汤品或甜品时加入,如川贝炖雪梨、川贝百合粥,每次用量3–5克,需在烹饪后期加入,避免高温破坏有效成分。 【注意事项】寒痰咳嗽者禁用:表现为咳嗽伴白稀痰、怕冷、四肢冰凉的人群,食用川贝(性微寒)可能加重体内寒气,导致咳嗽迁延不愈。严禁与乌头类药材同用:不可与附子、川乌、草乌等乌头类药材配伍,两者合用可能产生剧毒,引发心律失常、呼吸抑制等严重不良反应,属于中医“十八反”禁忌。特殊人群慎用:孕妇、哺乳期妇女、婴幼儿及脾胃虚寒者(易腹泻、腹胀),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剂量不当引发不适。警惕假冒伪劣品:川贝价格较高,市场上常见以平贝母、浙贝母冒充的情况,需通过正规渠道购买,正品松贝呈“怀中抱月”形状,质地轻、味微苦回甘。 【搭配食疗】川贝炖雪梨材料:川贝3克(研成粉),新鲜雪梨1个,冰糖15克,蜂蜜5克(可选)。做法:雪梨洗净,切去顶部1/4作为盖子,挖去梨核(保留梨肉),填入川贝粉和冰糖,盖上梨盖并用牙签固定。放入蒸锅,中火蒸30–40分钟至梨肉软糯,出锅后可根据口味淋少许蜂蜜。功效:清热润肺、润燥止咳,适合肺热燥咳、咽干声哑、痰少而黏的人群,口感清甜温和,是秋冬季节常见的润燥食疗方。 川贝百合粥材料:川贝2克(研成粉),干百合15克,大米50克,冰糖10克。做法:干百合用温水泡发30分钟;大米淘洗干净。锅中加800毫升水,放入大米和百合,小火煮40分钟至粥体浓稠,加入川贝粉和冰糖,继续煮5分钟至粉末完全溶解,温服即可。功效:润肺安神、缓解燥咳,适合肺阴虚导致的干咳、夜间盗汗,以及伴随失眠、心烦的人群,易消化,适合日常养生食用。
- $58.99
- $58.99
- 单价
- 每
-
【功效】在传统医学中,茯神木具有宁心安神、平肝息风、利水渗湿的核心功效。能有效改善心失所养所致的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健忘多梦,肝风内动引起的肢体震颤、抽搐、眩晕,以及湿浊内停导致的水肿、小便不利、胸闷腹胀等症状。从现代研究角度看,茯神木含茯苓多糖、三萜类化合物、木质素等生物活性成分,具有镇静、抗惊厥、利尿、抗焦虑等作用,有助于缓解神经不适,调节水液代谢。 【别称】茯神心、茯苓木、松根木、茯神木心、灵木、木茯神、松节苓 【性味归经】味甘、淡,性平;归心、肝经 【药用成分与作用】茯神木富含多种活性成分。茯苓多糖是核心成分,通过调节神经递质平衡、镇静中枢神经系统,发挥宁心安神、抗焦虑作用;三萜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氧化功效,保护神经细胞免受损伤;木质素则侧重平肝息风,缓解肢体震颤与抽搐。这些成分协同作用,实现宁心安神、平肝息风、利水渗湿的效果,维护机体神经与水液代谢平衡。 【储存方法】置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环境(温度10-15℃,湿度60%以下),远离阳光直射和潮湿区域,防止发霉、虫蛀、软化(茯神木为木质结构,易吸潮,需格外注意密封)。用密封容器保存,如玻璃罐、真空密封袋等,开封后立即密封,减少与空气接触;长期储存可放入1-2包干燥剂吸附潮气,每2-3个月更换一次。避免与花椒、八角等强异味食材同放,防止串味;定期检查,若发现茯神木出现霉点、变色、发黏或异味,应立即丢弃,不可食用。 【用法用量】煎服:日常药用每日9-15克,宁心安神时可与远志、酸枣仁配伍,平肝息风时可与钩藤、菊花搭配,煎汤时小火慢煮以保留活性成分。泡水饮用:取茯神木片5-10克,用沸水冲泡15-20分钟后代茶饮用,可搭配酸枣仁、百合强化安神效果,口感清淡温润,适合日常缓解轻度失眠焦虑。食疗食用:制作汤品、粥品时加入,如茯神木远志粥、茯神木百合鸡汤,每次用量10-15克,质地坚硬需切片,易融入食材,无明显药味。 【注意事项】阴虚火旺者慎用:表现为潮热盗汗、口干咽燥、烦躁失眠、大便干结的人群,食用性平的茯神木可能因利水渗湿作用耗伤阴液,加重内热症状。孕妇慎用:其镇静作用可能影响胎儿发育,孕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服用。避免过量食用:长期大量服用可能引发头晕、腹胀、食欲减退,尤其消化功能较弱者,建议间歇食用或搭配陈皮、生姜调和药性。区分茯神木与茯苓:茯神木是茯苓中间的木质芯,侧重宁心安神、平肝息风;茯苓是真菌体,侧重利水渗湿、健脾,两者功效侧重不同,不可混用。 【搭配食疗】茯神木远志粥材料:茯神木12克,远志6克,大米50克,酸枣仁10克,冰糖适量(可选)。做法:茯神木、远志加水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大米淘洗干净,与酸枣仁、药汁一同放入锅中,小火煮30分钟至粥体浓稠,加冰糖调味即可。功效:宁心安神、益智健脑,适合心悸失眠、多梦健忘、焦虑烦躁人群食用,可改善睡眠质量,缓解精神紧张。 茯神木百合鸡汤材料:茯神木15克(切片),百合20克,鸡肉500克,生姜3片,红枣3颗,冰糖适量(可选)。做法:鸡肉切块,焯水去血沫;茯神木、百合、红枣、生姜洗净。将所有材料放入锅中,加足量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炖1.5小时至鸡肉软烂,加入冰糖搅拌至融化即可。功效:平肝息风、养阴安神,适合肝风内动所致的肢体震颤、头晕目眩,以及阴虚失眠人群食用,可缓解神经不适,滋养身心。
- $16.99
- $16.99
- 单价
- 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