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姜片/ 山奈/山辣/三奈子(4 oz/包) 性味 辛,温。 功效 为姜科植物山柰的根茎。 主治心腹冷痛,停食不化,跌打损伤,牙痛。用于胸隔胀满,脘腹冷痛。饮食不消。 经脉 入胃经。 主治 温中,消食,止痛。治心腹冷痛,饮食不消化,跌打损伤,牙痛,胸隔胀满。 ①《品汇精要》:辟秽气;为末擦牙,祛风止痛及牙宣口臭。 ②《纲目》:暖中,辟瘴疠恶气。治心腹冷气痛,寒湿霍乱,风虫牙痛。 ③《本草汇言》:治停食不化,一切寒中诸证。 ④《岭南采药录》:治跌打伤,又能消肿。治骨哽,以之和赤芍、威灵仙等分,水煎服。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克;或入丸、散。 外用:捣敷,研末调敷或吹鼻。 注意禁忌 阴虚血亏,胃有郁火者忌服。 Sand Ginger / Kaempferia galanga / Sha Jiang / Shan Nai (4 oz/bag) Sand Ginger contains anti-inflammatory properties and therefore is beneficial...
- $5.99
- $5.99
- 单价
- 每
-
竹殼茶 葫蘆茶 一支 竹壳茶(原名葫芦茶),竹壳茶广东紫金的出品。 以整片竹箨(竹壳)包扎成五个连珠葫芦状,底部贴上红纸标签,过去在广州市中药店悬挂出售,颇为引人注目,是广东民间凉茶之一。这些年因利润低微,且外观“老土”,故在广州已难觅踪迹。可它却是真材实料之品。竹壳茶,内含鸭脚木叶、葫芦茶、鸡骨草、金银花、车前草、金不换、救必应等中草药,据说民间已有近四百年的饮用历史。 功效 清热解暑 茶功擅清热消暑,利湿消滞,用治感受暑热、感冒食滞、大肠湿热等病症。 帮助消化 三四口之家,每次取茶丸两个,加水煎滚5分钟即可饮用。汤味苦中带甘,醇和宜人。尚可煎水外洗以清热止痒。 竹壳茶主要原料是葫芦茶。葫芦茶属草本植物,叶片外形如倒转葫芦;采叶晒干为茶叶,性味微苦、涩、凉,有清肺利咽、清热利湿、消滞杀虫的功效,能治咽喉肿痛,肺燥咳嗽痰血,湿热泻痢,暑湿证,小儿疳积、消化不良。常与其它药配成清暑消滞类凉茶,也可单方100至150克煎水当茶饮。 防虫保健 葫芦茶的全草能防腐杀虫,《岭南采药录》记载:“干置衣箱中,辟蠹去蛀虱。”广东民间用它腌制咸鱼和肉类,以防蝇蛆。 竹壳茶现已制成袋泡剂和冲剂等新剂型,前者易名为“保健茶”,加入了现代广东民间凉茶的行列。 Bamboo Shell Tea/Cucurbit Tea/Zhu Ke Cha/Hu Lu Cha A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plant medicine herbs to support healthy digestion, wrapped in a bamboo leaf. From the manufacturer: Bamboo shell...
- $3.99
- $3.99
- 单价
- 每
-
【功效】 在传统医学中,赤小豆具有利水消肿、解毒排脓之效,常用于改善水肿胀满、脚气浮肿、黄疸尿赤等症状,能促进体内水液代谢,使湿邪从小便而出。其健脾益气的作用,可缓解脾胃虚弱导致的食少便溏、倦怠乏力等情况。此外,赤小豆还可用于治疗痈肿疮毒,内服或外敷皆可,能消散局部肿痛。从现代医学角度看,赤小豆富含膳食纤维,可促进肠道蠕动,预防和改善便秘;含有丰富的钾元素,有利于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帮助降低血压;其所含的皂角苷成分具有利尿作用,可辅助治疗心源性水肿和肾源性水肿;同时,赤小豆在调节血脂、抗氧化等方面也有一定功效 。 【别称】 红小豆、朱小豆、米赤豆 【性味归经】 味甘、酸,性平;归心、小肠经 【营养价值】 赤小豆营养丰富,含有高质量的植物蛋白质,能为人体提供多种必需氨基酸。其富含的膳食纤维不仅能促进肠道健康,还能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有利于血糖控制。矿物质方面,赤小豆含有铁、钙、镁、锌等元素,铁元素对预防和改善缺铁性贫血尤为重要;钙是维护骨骼健康的关键;镁和锌则参与体内多种酶促反应,维持生理功能正常运行。此外,赤小豆还含有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B族维生素,参与能量代谢过程,对维护神经系统健康有积极作用。 【储存方法】 将赤小豆放置于干燥、阴凉且通风良好之处,避免阳光直射及潮湿环境,防止霉变、虫蛀。 使用密封容器或密封袋存储,尽可能排出空气,减少与氧气接触,以保持赤小豆品质,延长保质期。 若环境湿度较大,可在储存容器内放入食品级干燥剂;或将赤小豆分装密封后,置于冰箱冷冻室储存,冷冻可有效抑制微生物生长及虫害,食用前提前解冻即可。 【用法用量】 煮粥食用:赤小豆常与大米、糯米等搭配煮粥,一般每100克米可搭配30 - 50克赤小豆。将赤小豆提前浸泡4 - 6小时,再与米一同入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熬至赤小豆与米熟烂,粥体浓稠。 制作豆沙:将浸泡后的赤小豆煮熟,加入适量糖和水,用料理机打成细腻豆沙,可用于制作豆沙包、月饼、糕点等,增添风味与营养。 煲汤饮用:在煲汤时加入赤小豆,如赤小豆冬瓜汤、赤小豆排骨汤等,每锅汤加入50 - 100克赤小豆,同样需提前浸泡,煮至赤小豆软烂,汤汁浓郁。 制作甜羹:可与山药、莲子等搭配,制作赤小豆山药羹、赤小豆莲子羹等甜羹,根据口味添加冰糖调味,提升营养价值与口感。 【注意事项】 赤小豆利水作用较强,尿频者或阴虚干涩者不宜大量食用,以免加重津液亏损。 因其含有较多膳食纤维,消化功能弱、肠胃不佳者过量食用易导致消化不良、腹胀,应适量摄入。 赤小豆不宜与盐大量同食,盐会影响其利水功效;同时,与羊肉、羊肝等同食可能引起身体不适,需谨慎搭配。 对赤小豆过敏者禁止食用,若食用后出现皮肤瘙痒、红肿、呼吸困难等过敏反应,应立即就医。 【搭配食疗】 赤小豆薏仁汤 材料:赤小豆50克,薏仁50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赤小豆、薏仁分别浸泡4 - 6小时,沥干后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煮1 - 1.5小时,至赤小豆、薏仁软烂,加入冰糖调味,继续煮至冰糖融化。 功效:具有利水渗湿、清热解毒之效,适用于湿热内蕴人群,可改善头身困重、舌苔黄腻、小便短赤等症状,帮助排出体内湿热之邪。 赤小豆山药粥 材料:赤小豆30克,山药100克,大米50克,冰糖适量。 做法:赤小豆提前浸泡,山药去皮切块,大米洗净。将三者一同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熬煮至赤小豆、大米熟烂,山药软糯,加入冰糖调味。 功效:能健脾益胃、利水消肿,适用于脾胃虚弱、水湿内停人群,可改善食少便溏、腹胀水肿等症状,增强脾胃功能。
- $7.99
- $7.99
- 单价
- 每
-
风湿骨痛茶/汤药茶(风湿骨痛茶): 强健骨骼和肌肉 成分:骨碎补、鸡血藤、淫羊、威灵仙、延胡索、杜仲、桑寄生、川木瓜、独活、甘草。 功效:补肝肾、强筋骨、止痹痛、舒筋活络。 做法:六碗水煎至一碗。 强健骨骼和肌肉 风湿骨痛茶(风湿骨痛茶) 影响: 温补肝肾,强筋壮骨 有些中药可用于预防骨质疏松症、肌肉无力、劳损、背部和腿部疼痛、精力不足以及相关的抑郁症。对于年老、疲劳、劳累过度的人、因服用类固醇或吸烟等药物而气衰的人、容易发生骨折和慢性疼痛或气衰导致跌倒的人,这是一种福音。这是一种温补药,不适用于发烧、感冒/流感或慢性炎症疾病。如果您怀孕或目前正在服药,请在使用草药前咨询您的健康专家。 强骨强筋中的大部分草药都是温补药。补血药当归也具有轻微的温补作用,可用于促进血液循环。淫羊藿(阴阳火,强健的山羊草)可刺激“肾阳”,导致慢性疲劳、腰腿酸痛、性无力和性欲低下等症状;它是睾酮的前体。这种温补、提神配方可在冬季或寒冷恶劣的天气中起到安慰作用。冬季往往会增加长骨中的钙质流失,并因缺乏阳光而增加骨痛。没有发烧、潮热、活动性癌症或炎症症状的男性和女性均可使用强骨强筋。服用药物的人应咨询医生或草药专家。该配方可能对衰老、虚弱和手术后恢复或导致疼痛的慢性衰弱性疾病特别有用。 原料: 骨碎补、鸡血藤、淫羊藿、威灵仙、延胡索、杜仲、紫杉、木瓜、当归、甘草 使用方法: 加入六碗水。将六碗水煮沸后倒入一碗,过滤取汤。 水的量是很重要的一点,因为它能直接影响中药的功效,所以如果按照指导方针来煮药汤,就会达到最好的效果。 建议: 对于长期肌肉或骨骼无力、骨质减少和骨质疏松或受伤的患者,建议使用更强的汤剂。传统的煮法是“六碗水煎至一碗:将六碗水煎至一碗”,这样可以煮出浓稠而略带苦味的汤剂。对于不习惯中药的人,最好将其煮两次,第一次煮 20 分钟,习惯味道后,再煮一到两个小时。它可以在冰箱中保存长达 5 天,也可以冷冻。从一杯开始,习惯它的味道和效果。根据需要慢慢增加剂量,每天不超过 3 杯。如果出现烦躁或失眠,请减少剂量。 制作骨汤时,您还可以添加强骨强筋的配料,在慢炖锅中慢炖。加入剩下的鸡骨、牛骨或猪骨、芹菜、胡萝卜、欧芹、牛至和洋葱,慢炖汤。加入干草药或汤剂,用小火慢炖 8-10 小时。骨汤和这些草药的组合将草药的治疗功效直接带入骨骼和肌肉。 使用本产品前请咨询您的医生。
- $18.99
- $18.99
- 单价
- 每
-
【功效】 在传统医学和民间认知中,海底椰具有清热润肺的功效,常被用于缓解肺热或肺燥引起的咳嗽、咽干口燥等症状,能有效滋润肺部,减轻呼吸道不适。其止咳化痰作用显著,对于咳嗽伴有黏痰、咳痰不畅等情况,可促进痰液稀释排出,改善呼吸状况。此外,海底椰还具有一定的滋阴润燥效果,在干燥的季节食用,可缓解皮肤干燥、口鼻干渴等症状,起到滋养身体的作用。从现代医学角度看,海底椰富含多糖、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其中,多糖类物质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膳食纤维可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维生素和矿物质则在维持身体正常生理功能、调节新陈代谢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 【别称】 宝兴刺葵、复椰子、海椰子 【性味归经】 味甘,性凉;归肺、大肠经 【营养价值】 海底椰的营养价值丰富,其富含的多糖是重要的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和调节免疫等多种生物活性,能够帮助身体抵御外界侵害,增强抗病能力。膳食纤维含量较高,有助于促进肠道有益菌群生长,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同时增加饱腹感,辅助控制体重。维生素方面,含有维生素C、维生素B族等,维生素C能增强免疫力、促进胶原蛋白合成,B族维生素参与身体能量代谢。矿物质如钾、镁、钙等含量可观,钾元素有助于维持心脏正常功能和血压稳定,镁元素对神经和肌肉功能调节至关重要,钙则是骨骼和牙齿健康的重要保障。此外,海底椰还含有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为身体提供必要的能量和营养支持。 【储存方法】 干燥的海底椰应放置在干燥、阴凉、通风良好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防止受潮发霉,影响品质。 使用密封容器或密封袋进行保存,尽量排出内部空气,减少与氧气接触,延缓氧化变质,保持其风味和营养成分。 若需长期保存,可将密封好的海底椰放入冰箱冷藏室,温度控制在0 - 5℃左右;若环境湿度较大,可在储存容器中放入干燥剂,进一步保持干燥。 【用法用量】 煲汤:海底椰常被用于煲汤,如海底椰瘦肉汤、海底椰雪梨汤等。一般每次用量为20 - 30克,可将海底椰提前浸泡1 - 2小时,使其充分吸水变软,再与其他食材一同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炖煮1 - 2小时,直至食材熟烂,汤鲜味美。 煮粥:在煮粥时加入海底椰,如海底椰百合粥,能增添独特风味和营养。每碗粥加入10 - 15克海底椰,同样需提前浸泡,与米一同熬煮,煮至粥体浓稠即可。 制作甜品:可用于制作海底椰西米露、海底椰糕等甜品。在制作过程中,根据甜品的具体配方和个人口味,适量添加海底椰,一般用量为15 - 25克,能提升甜品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注意事项】 海底椰性凉,脾胃虚寒、容易腹泻的人群应适量食用,避免加重肠胃负担,引起不适症状。 对海底椰过敏者禁止食用,若食用后出现皮肤瘙痒、皮疹、呼吸困难等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食用并就医。 在选购海底椰时,应选择无霉变、无异味、质地坚硬的产品,避免购买品质不佳或经过不良处理的海底椰。 海底椰虽有一定的保健功效,但不能替代药物治疗疾病。若有呼吸道疾病或其他健康问题,应及时就医并遵循专业医生的建议。 【搭配食疗】 海底椰雪梨银耳汤 材料:海底椰20克,雪梨1个,银耳1朵,冰糖适量。 做法:银耳提前泡发,撕成小朵;雪梨去皮去核,切块;海底椰洗净。将银耳、海底椰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炖煮30分钟,加入雪梨块继续煮20分钟,最后加入冰糖调味,煮至冰糖融化即可。 功效:具有清热润肺、止咳化痰、养颜美容的功效,适合肺燥咳嗽、皮肤干燥人群食用,可缓解呼吸道不适,同时滋润肌肤,使皮肤更加水润。 海底椰百合莲子粥 材料:海底椰15克,鲜百合30克,莲子20克,大米50克,冰糖适量。 做法:海底椰、莲子提前浸泡;大米洗净;鲜百合掰开洗净。将大米、海底椰、莲子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40 - 50分钟,至食材快熟时,加入鲜百合继续煮10...
- $6.99
- $6.99
- 单价
- 每
-
牛蒡根 切片 Root of Great Burdock 性味 味苦;微甘;性凉 性状 根呈纺锤状,肉质而直,皮部黑褐色,有皱纹,内呈黄白色;味微苦而性粘。 功效 菊科植物牛蒡的根,祛风热,消肿毒。治风毒面肿,头晕,咽喉热肿,齿痛,咳嗽,消渴,痈疽疮疥。 经脉 归肺;心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或捣汁;或研末;或浸酒。 外用:适量,捣敷;或熬膏涂;或煎水洗。 注意禁忌 《本草拾遗》:恶实根,蒸暴干,不尔,令人欲吐。 牛蒡根的药方 ①治热攻心,烦躁恍惚:牛蒡根捣汁一升,食后分为三服。(《食医心镜》) ②治头面忽肿,热毒风内攻,或手足头面赤肿,触着痛:牛蒡子根洗净烂研,酒煎成膏,摊在纸上,贴肿毒,仍热酒调下,一服肿止痛减。(《斗门方》) ③治反花疮,并治积年诸疮:牛蒡根热捣,和腊月猪脂封上。(《千金方》) ④治喉中热肿:鼠粘根(切)一升,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四服。忌蒜、面。(《延年方》) ⑤治头晕痛:牛蒡子根四两,老人头(酒洗)一两,熬水服。(《重庆草药》) ⑥治热毒牙痛,齿龈肿痛不可忍:牛蒡根一斤,捣汁,入盐花一钱,银器中熬成膏,每用涂齿龈上,重者不过二、三度。(《圣惠方》) ⑦治痔疮:牛蒡子根、漏芦根,嫩猪大肠服。(《重庆草药》) ⑧治瘿:鼠粘草根汤洗,细切除皮者一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分温三服,服相去如人行四、五里一服,宜服六剂。(《救急方》) ⑨治耳卒肿:牛蒡根净洗细切,捣绞取汁一升,于银锅中熬成膏,涂于肿上。(《圣惠方》) ⑩治虚弱脚软无力:牛蒡子根炖鸡、炖肉服。(《重庆草药》) Root of Great Burdock/Niu Bang (8 oz) People take burdock to increase urine...
- $6.99
- $6.99
- 单价
- 每
-
【功效】 在传统认知与部分研究中,辣木籽具有多种潜在功效。其富含的营养成分有助于补充体力、缓解疲劳,增强身体活力。辣木籽被认为对肠胃功能有调节作用,能够促进消化,改善食欲不振、轻微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在代谢调节方面,有观点指出辣木籽中的活性成分或许可以辅助调节血糖和血脂水平,维持身体代谢平衡。同时,辣木籽含有抗氧化物质,可清除体内自由基,减轻炎症反应,对提升机体免疫力也可能存在一定积极影响。不过,目前辣木籽的部分功效仍缺乏足够的临床研究验证,其确切效果有待进一步科学论证。 【别称】 鼓槌树籽 【性味归经】 味甘、微辣,性温;归肝、脾、胃、肾经 【营养价值】 辣木籽营养成分丰富多样。它含有优质蛋白质,包含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能够为身体提供重要的营养支持,满足机体生理活动需求 。矿物质方面,钙、铁、钾、镁等含量可观,钙有助于维持骨骼强度,铁对预防缺铁性贫血意义重大,钾和镁则在调节心脏功能、维持电解质平衡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此外,辣木籽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等抗氧化维生素,维生素A有益于保护视力,维生素C和维生素E能增强身体抗氧化能力,减少细胞氧化损伤。同时,辣木籽还含有辣木素、异硫氰酸酯等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潜在的生物学功能。 【储存方法】 将辣木籽放置在干燥、阴凉、通风良好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防止因潮湿导致发霉变质,影响品质和功效。 使用密封容器或密封袋进行保存,尽量排出容器内的空气,减少与氧气接触,防止辣木籽氧化,保持其有效成分的稳定性。 若需长期保存,可将密封好的辣木籽放入冰箱冷藏室,温度控制在0 - 5℃左右;若环境湿度较大,可在储存容器中放入食品级干燥剂,进一步保持干燥。 【用法用量】 直接嚼食:食用时先剥去辣木籽外壳,建议从1 - 2粒开始尝试,嚼碎后饮用大量温开水。一般每日食用不超过5粒,根据个人身体反应适当调整食用量。 泡水饮用:取2 - 3粒辣木籽拍碎,用开水冲泡,浸泡5 - 10分钟后饮用,可反复冲泡3 - 4次,直至味道变淡,以便充分摄取其中的营养成分。 搭配食用:可将辣木籽与其他食材搭配,如在制作果蔬汁时加入适量辣木籽,或与茶叶混合冲泡。但搭配时需注意食材兼容性,避免产生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 辣木籽性温,过量食用可能导致上火,出现口干舌燥、牙龈肿痛、口腔溃疡等症状,应严格控制食用量,避免长期大量食用。 孕妇、哺乳期女性及婴幼儿身体较为敏感,不建议食用辣木籽,以免影响自身及婴幼儿健康。 对辣木籽过敏者禁止食用,若食用后出现皮肤瘙痒、红肿、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食用并就医。 辣木籽不能替代药物治疗疾病,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疾病的人群,如需食用辣木籽,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影响原有病情或与正在服用的药物产生不良相互作用。 【搭配食疗】 辣木籽蜂蜜水 材料:辣木籽3粒,蜂蜜适量。 做法:将辣木籽拍碎,用开水冲泡,浸泡10 - 15分钟,待水温降至40℃以下时,加入适量蜂蜜搅拌均匀。 功效:具有润肠通便、滋润咽喉的功效,适合肠道干燥、便秘人群,以及经常咽喉不适者饮用,可缓解肠道和咽喉不适症状 。 辣木籽绿茶饮 材料:辣木籽2粒,绿茶5克。 做法:辣木籽拍碎,与绿茶一同放入杯中,用开水冲泡,闷泡5 -...
- $26.99
- $26.99
- 单价
- 每
-
独活 16oz 胡王使者、独摇草、独滑、长生草、川独活、肉独活、资历邱独活、巴东独活、香独活、绩独活、大活、山大活、玉活 性味:味苦;辛;性微湿 功效:本品为伞形科植物重齿毛当归的干燥根。 主治风寒湿痹,腰膝酸痛,手脚挛痛,慢性气管炎,头痛,齿痛。 经脉:归膀胱经;肾经 主治:祛风,胜湿,散寒,止痛。治风寒湿痹,腰膝酸痛,手脚挛痛,慢性气管炎,头痛,齿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或浸酒;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煎汤洗。 注意禁忌:阴虚血燥者慎服。 【食疗方】 二活川芎酒 羌活15克,独活15克,川芎20克,黑豆30克,大麻仁(火麻仁)30克,米酒200毫升。将上药精加工,捣碎为末,置净瓶中,入酒浸泡,密封21日后开启,过滤去渣留溶剂化物备用。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饮服10~25毫升。 功效:祛风,活血,解痉。中风初得,颈项强直,肩背酸痛,肢体拘急,时有恶风,发热。
- $15.99
- $15.99
- 单价
- 每
-
甘草粉(4 oz/包) 性味 味甘,性平。 归经 归心、肺、脾、胃经。 功效 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主治 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禁忌 不宜与海藻、京大戟、红大戟、甘遂、芫花同用。 Licorice Powder / Gan Cao Powder / Glycyrrhiza (4 oz) Licorice root is used to soothe gastrointestinal problems. In cases of food poisoning, stomach ulcers, and heartburn, licorice root extract can speed...
- $3.99
- $3.99
- 单价
- 每
-
抗流感茶(4oz/包) 抗流感茶/草本流感茶 (4盎司/袋) 材料:荆界、川芎、紫苏叶、防风、北茋、广皮、薄荷、茯苓、灸草、川朴、党蔘 功效:固本,达到预防流感及预防轻症流感的转变。 用法:煎服,五碗水煎成一碗后内服。 温馨提示:请先向医师咨询是否适合服用此茶 抗流感茶 抗流感茶 影响: 改善肺部健康,减少咳嗽,增强抵抗流感的免疫力 原料 : 细叶荆芥, 川芎、紫苏叶、防风、黄芪片、陈皮、薄荷、茯苓、茯苓、甘草、制甘草、厚朴、党参 使用方法: 固本扶肺止咳、抗流感:增强呼吸,增强免疫力。此方的传统烹调方法是做浓药、水煎:五碗水煎至一碗,五碗水煎至一碗。 水的量是很重要的一点,因为它能直接影响中药的功效,所以如果按照指导方针来煮药汤,就会达到最好的效果。 建议: 我们建议先将其作为清淡的饮料茶饮用,将草药在水中煮 15 分钟。吸入蒸汽。薄荷叶会令人神清气爽。两餐之间喝热的或冷的。第二次煮的时间应该更长,以释放根的益处。用水煮两个小时。茶可以在冰箱中保存三天。两餐之间喝,效果最佳。 使用本产品前请咨询您的医生。
- $14.99
- $14.99
- 单价
- 每
-
【功效】 车前子具有清热利尿通淋的功效,能使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可用于治疗热淋涩痛、水肿胀满等病症。对于膀胱湿热导致的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它还能渗湿止泻,通过利小便而实大便,可用于治疗暑湿泄泻。此外,车前子能清肝明目,对于肝热目赤肿痛、肝肾阴虚之目暗昏花等均有一定的调理作用。同时,还有清肺化痰的作用,可用于肺热咳嗽痰多等症状。 【别称】 车前实、虾蟆衣子、猪耳朵穗子、凤眼前仁等。 【性味归经】 味甘,性寒;归肝、肾、肺、小肠经。 【营养价值】 车前子含有丰富的黏液质、车前子酸、车前苷等成分。黏液质能润滑肠道,促进排便,同时对肠道黏膜有保护作用。车前子酸等成分具有一定的抗炎、抗菌作用,有助于减轻身体的炎症反应。此外,其含有的黄酮类化合物等具有抗氧化作用,能清除自由基,对预防心血管疾病等有一定益处。 【储存方法】 干燥储存:将车前子放在干燥的地方,避免潮湿环境,防止发霉变质。可以放在通风良好的室内,或者使用干燥剂来保持环境干燥。 密封保存:把车前子装入密封袋或密封容器中,减少与空气的接触,防止氧化和虫蛀。可选择塑料密封袋、玻璃瓶等容器,密封好后放在阴凉处。 【用法用量】 煎服:一般用量为9 - 15克,用纱布包煎,因为车前子质地较轻,容易漂浮在药液表面,包煎可使其充分煎煮,更好地发挥药效。 入丸、散剂:根据具体病情和配方,将车前子制成丸剂或散剂服用,方便携带和服用。 外用:可将车前子研末,适量外用,用于治疗痈肿疮毒等病症,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 【注意事项】 肾虚精滑者慎用:车前子具有利小便的作用,肾虚精滑者使用可能会加重病情,导致滑精等症状加重。 不宜长期大量服用:长期大量服用车前子可能会导致电解质紊乱等不良反应,因为其利尿作用可能会使体内钾、钠等电解质排出过多。 【搭配食疗】 车前子粥 材料:车前子30克,粳米100克。 做法:先将车前子用纱布包好,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煮30分钟左右,去渣取汁。然后将粳米放入药汁中,煮至米烂成粥。 功效:具有清热利尿、渗湿止泻的功效,适用于小便不利、水肿、泄泻等病症。 车前子茶 材料:车前子10克。 做法:将车前子洗净,放入杯中,用开水冲泡,浸泡10 - 15分钟后即可饮用。可反复冲泡多次。 功效:能清热利尿、清肝明目,适用于目赤肿痛、小便短赤等症状。
- $19.99
- $19.99
- 单价
- 每
-
休闲即食-桂圆肉/龙眼干 8oz 甜而不腻,源自天然的甘甜,带来身心的愉悦与满足! 开袋即食:免洗免煮,独立包装,随时随地享受自然甜润。 自然风味:精选新鲜龙眼,低温烘烤保留果肉软糯与香甜,无添加防腐剂。 营养便捷:富含铁、钾及维生素,适合办公、旅行、休闲补给。 食用场景 ✔ 加班小饿 ✔ 追剧零食 ✔ 户外能量补充 ✔ 烘焙甜品原料 保存建议 阴凉干燥处存放,开封后请密封冷藏并尽快食用。
- $9.99
- $9.99
- 单价
- 每
-
白芷/齐白芷片 苻蓠、泽芬、晼、白茞、香白芷 性味 辛,温。 归经 入肺、脾、胃经。 功能主治 祛风,燥湿,消肿,止痛。治头痛,眉棱骨痛,齿痛,鼻渊,寒湿腹痛,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痂,皮肤燥痒,疥癣。 【食疗方】 白芷燕窝 白芷9克,燕窝9克,冰糖沙拉。将白芷、燕窝隔水炖至极烂,过滤去渣。加冰糖顶层调后再炖片即刻成,每日1~2次。具有补肺养阴,止咳止血的作用。 白芷/白芷 白芷又通常被称为中国当归、园当归、圣灵根和野当归,中文名称为白芷。 白芷根的药用价值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400 年的古代中国。著名军医张从真(1156-1228)认为,疾病是由进入人体的“外邪”病原体引起的。他将白芷列为一种草药,可以清除人体中任何负面影响,如皮肤上的热、湿、干和冷。如今,白芷根还用于治疗其他许多疾病,如头痛、缓解鼻塞、血液解毒、止痛、消炎、泻药、镇静剂、抗真菌皮肤霜,以及治疗牙龈肿胀和牙痛。 种子通常用作食物的调味品,以及利口酒的调味料来源。这种草药的另一个常见用途是作为化妆品的成分。 注意事项: 除了这种植物的药用价值外,这种植物还可能增加皮肤对阳光的敏感度,并可能导致皮炎。一种称为当归毒素的化合物是根部中的一种活性成分,对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和身体的血管运动系统有兴奋作用。众所周知,它能增加呼吸频率、血压、降低脉搏率、增加唾液分泌,并可能引起呕吐。大剂量时,这种毒素会引起抽搐和瘫痪。 白芷归胃、大肠、肺经。 散风祛湿。 疏通鼻腔,缓解疼痛。 消肿排脓。
- 从 $6.49
- 从 $6.49
- 单价
- 每
-
【功效】 木瓜具有舒筋活络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腰膝酸痛等症状,可有效缓解关节疼痛、屈伸不利等问题,是改善风湿性疾病的常用药材。 它还能和胃化湿,对湿浊中阻导致的呕吐、泄泻、腹痛等有良好的调理作用,尤其适用于脾胃功能不佳、体内湿气较重人群。此外,木瓜含有丰富的有机酸和消化酶,具有消食作用,能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改善食积不化、食欲不振等状况。 【别称】 宣木瓜、皱皮木瓜、川木瓜、铁脚梨等。 【性味归经】 味酸,性温;归肝、脾经。 【营养价值】 木瓜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等多种维生素,其中维生素A有助于保护视力,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可增强免疫力。其含有钙、铁、钾等矿物质,钙能强健骨骼,铁对预防缺铁性贫血有益,钾有助于维持心脏正常功能和体内渗透压平衡。 此外,木瓜含有苹果酸、柠檬酸等有机酸,能刺激胃液分泌,增进食欲。木瓜蛋白酶、凝乳酶等生物活性成分,在食品工业中可用于肉类嫩化,在医药领域能辅助消化、抗炎消肿,同时木瓜含有的齐墩果酸、熊果酸等成分,具有抗炎、抗菌、抗肿瘤等作用。 【储存方法】 干燥储存:将木瓜放置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潮湿环境,防止发霉变质。可以放在通风的室内架子上,或使用干燥剂保持干燥环境。 密封保存:把木瓜装入密封袋或密封容器中,减少与空气的接触,防止氧化和腐烂。密封后置于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若为新鲜木瓜,还可冷藏保鲜,延长储存时间 。 【用法用量】 煎服:一般用量为6 - 9克,常规水煎服。在治疗风湿痹痛时,常与威灵仙、桑寄生等药材配伍;调理脾胃时,可与藿香、茯苓等搭配使用。 食疗:可将木瓜制作成甜品或煲汤食用。如木瓜银耳羹,取适量木瓜、银耳、冰糖,炖煮后食用,有滋补养颜的功效;木瓜排骨汤,将木瓜与排骨炖煮,味道鲜美,能起到滋补身体、促进消化的作用。 外用:鲜木瓜适量捣烂外敷,可辅助治疗跌打损伤、痈肿疼痛等,但外用相对较少见,主要以内服为主。 【注意事项】 过敏人群慎用:部分人群食用木瓜后可能出现皮肤瘙痒、皮疹、呼吸困难等过敏症状,过敏体质者应谨慎食用,若出现过敏反应,需及时就医。 孕妇慎食:木瓜性温,且含有的某些成分可能对子宫有一定刺激作用,孕妇食用可能存在风险,故应谨慎食用,如需食用建议先咨询医生。 避免过量食用:木瓜味酸,过量食用可能刺激胃酸分泌,导致胃酸过多、胃痛等不适症状,且其性温,大量食用易引起上火 。 【搭配食疗】 木瓜雪耳羹 材料:木瓜1个,银耳1朵,冰糖适量。 做法:银耳泡发后撕成小朵,木瓜去皮去籽切块。将银耳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炖煮至银耳软糯,加入木瓜块和冰糖,继续煮10 - 15分钟即可。 功效:具有润肺止咳、美容养颜的功效,适合肺燥咳嗽、皮肤干燥者食用。 木瓜鲫鱼汤 材料:木瓜半个,鲫鱼1条,姜片、葱段、盐适量。 做法:鲫鱼处理干净,木瓜去皮去籽切块。锅中倒油,放入鲫鱼煎至两面金黄,加入姜片、葱段和适量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15 - 20分钟,放入木瓜块继续煮10分钟左右,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能健脾和胃、通乳下奶,适合产后乳汁不足、脾胃虚弱者食用。
- $11.99
- $11.99
- 单价
- 每
-
钩藤 16oz Uncaria Stem with Hooks 双钩藤、鹰爪风、吊风根、金钩草、倒挂刺 性味 甘,凉 功效 本品为茜草科植物钩藤、大叶钩藤、毛钩藤、华钩藤或无柄果钩藤的干燥带钩茎枝。 主治小儿惊痫瘈疭,大人血压偏高,头晕、目眩,妇人子痫 经脉 入肝经、心经。 主治 清热平肝,熄风定惊。治小儿惊痫瘈疭,大人血压偏高,头晕、目眩,妇人子痫。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2g,入煎剂宜后下。 注意禁忌 ①《本草新编》:最能盗气,虚者勿投。 ②《本草从新》:无火者勿服。 食疗方 1.芍钩冬瓜汤 白芍药2钱、钩陈(钩藤勾)2钱、冬瓜半斤。芍药、钩陈加水熬煮20分钟,再与冬瓜一起下锅熬汤至冬瓜熟透,视个人口味加调味料。 功效:对於长时间使用手指导致的疼痛与心烦、头晕目眩有镇静效果。 2.决明菊花钩藤粥 炒决明子15g,白菊花10g,钩藤10g,粳米100g,冰糖少许。先将决明子入锅中炒至微香,再同菊花、钩藤共煎取汁。将药汁、粳米共煮成粥,调入适量冰糖稍炖即成。每日1剂,连用数日。 功效:息风定惊,平肝阳。用于中风患者。 Uncaria Stem with Hooks/Gou Teng 16oz Uncaria hooks, the dried climbing hooks, and stems of U....
- $12.99
- $12.99
- 单价
- 每
订阅我们的新闻通讯
获取最新产品资讯及即将推出的促销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