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藥材

-
山梔子 山梔子具有瀉火除煩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熱病心煩、躁擾不寧等症狀。它能清熱利濕,對於濕熱黃疸、熱淋澀痛等有一定的療效。此外,山梔子還具有涼血解毒的作用,可治療血熱吐衄、目赤腫痛、火毒瘡瘍等病症。 【別稱】 木丹、鮮支、卮子、越桃、水橫枝、支子花、山梔花、黃雞子、黃荑子、黃梔子、黃梔、山黃梔、玉荷花、白蟾花等。 【性味歸經】 味苦,性寒;歸心、肺、三焦經。 【營養價值】 山梔子含有梔子苷、去羥梔子苷、雞屎藤次苷甲酯及少量的山梔子苷等多種環烯醚萜苷類成分,還含有藏紅花素、藏紅花酸等色素成分以及綠原酸等有機酸成分。這些成分具有抗炎、抗菌、鎮痛、降壓、保肝、利膽等多種藥理作用。 【儲存方法】 乾燥密封保存:將山梔子放在乾燥、通風的地方,避免潮濕,以防黴變。可使用密封袋或密封容器裝好,減少與空氣的接觸,防止氧化和蟲蛀,放在陰涼處。 【用法用量】 煎服:一般用量為5 - 10克。可根據病情和配伍適當調整用量。 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調敷,用於治療外傷腫痛、瘡癤腫毒等。 【注意事項】 脾胃虛寒者慎用:山梔子性寒,脾胃虛寒者服用可能會加重脾胃寒症,導致腹痛、腹瀉等症狀。 不宜過量服用:過量服用可能會引起噁心、嘔吐等不良反應。 【搭配食療】 山梔子粥 材料:山梔子10克,粳米100克。 做法:先將山梔子洗淨,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煎取汁液,去渣後與粳米一起煮至米爛成粥。 功效:具有清熱瀉火、利濕解毒的功效,適用於熱病心煩、目赤腫痛、黃疸、熱淋等病症。 山梔子茶 材料:山梔子5克。 做法:將山梔子洗淨,放入杯中,用開水沖泡,浸泡10 - 15分鐘後即可飲用。可反覆沖泡多次。 功效:能清熱除煩、涼血止血,適用於心煩口渴、血熱出血等症狀。
- 從 $5.99
- 從 $5.99
- 單價
- 每
-
休閒即食-桂圓肉/龍眼乾 8oz/包 甜而不腻,源自天然的甘甜,帶来身心的愉悦與满足! 開袋即食:免洗免煮,獨立包裝,隨時隨地享受自然甜潤。 自然風味:精選新鮮龍眼,低溫烘烤保留果肉軟糯與香甜,無添加防腐劑。 營養便捷:富含鐵、鉀及維生素,適合辦公、旅行、休閒補給。 規格 淨含量:8oz(約227克)/包 包裝:密封袋裝,鎖鮮防潮 食用場景 ✔ 加班小餓 ✔ 追劇零食 ✔ 戶外能量補充 ✔ 烘焙甜品原料 保存建議 陰涼乾燥處存放,開封後請密封冷藏並盡快食用。
- $9.99
- $9.99
- 單價
- 每
-
【功效】 酸棗仁具有養心補肝、寧心安神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虛煩不眠、驚悸怔忡等病症。能補養心肝之血,使心神有所養,從而起到鎮靜安神的作用。 它還能斂汗,對於自汗、盜汗有一定的調理作用。此外,酸棗仁在一定程度上還能生津,可緩解津傷口渴之症。 【別稱】 棗仁、山棗仁、藥棗仁等。 【性味歸經】 味甘、酸,性平;歸肝、膽、心經。 【營養價值】 酸棗仁含有多種生物鹼、皂苷、黃酮類等成分。其中,生物鹼類成分具有鎮靜、催眠等作用,能抑制中樞神經系統,從而改善睡眠質量。皂苷和黃酮類物質則具有抗氧化、保護心血管等功效,有助於清除自由基,維護心腦血管健康。 【儲存方法】 乾燥儲存:把酸棗仁放置在乾燥通風處,避免潮濕,以防黴變。可在儲存容器中放入乾燥劑,保持環境乾燥。 密封保存:將酸棗仁裝入密封袋或密封容器內,減少與空氣接觸,防止氧化和蟲蛀。可選用玻璃瓶或塑料密封容器,密封好後置於陰涼乾燥處。 【用法用量】 煎服:一般用量為9 - 15克。煎服時,通常打碎後入煎,以便有效成分充分煎出。 研末冲服:可將酸棗仁研成細末,用溫開水送服,每次用量3 - 5克。這種方法便於吸收,且能更好地發揮藥效。 【注意事項】 內有實邪鬱火者慎服:酸棗仁主要用於虛證失眠,若內有實邪鬱火,如濕熱、痰火等所致的失眠,服用酸棗仁可能會加重病情。 用量不宜過大:過量服用酸棗仁可能會引起一些不良反應,如眩暈、噁心、乏力等。因此,應嚴格按照醫囑或常用劑量使用。 【搭配食療】 酸棗仁粥 材料:酸棗仁30克,粳米100克。 做法:先將酸棗仁搗碎,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煮30分鐘左右,去渣取汁。再把粳米放入藥汁中,煮至米爛成粥。 功效:具有養心安神、補肝益膽的功效,適用於心肝血虛所致的失眠、心悸、頭暈等病症。 酸棗仁茶 材料:酸棗仁15克。 做法:將酸棗仁洗淨,放入杯中,用開水沖泡,浸泡15 - 20分鐘後即可飲用。可反覆沖泡多次。 功效:能寧心安神、斂汗生津,適用於心神不寧、自汗盜汗等症狀。
- 從 $22.99
- 從 $22.99
- 單價
- 每
-
鸡血藤 16oz 马鹿藤、紫梗藤、猪血藤、九层风、血龙藤、过岗龙、五层血 性味 味苦;微甘;性温 功效 为豆科植物密花豆的藤茎。 活血舒筋,养血调经。主手足麻木,肢体瘫痪,风湿痹痛,妇女月经不调,痛经,闭经。 经脉 心经;脾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大剂量可用至30g;或浸酒。 注意禁忌 阴虚火亢者慎用。 食疗方 鸡血藤炖肉方 鸡血藤干品10~15克,瘦猪肉150克。二味共炖至肉烂,食肉服汤。每日1次,5天为一疗程。 功效:养血补肝,搜风通络。 Suberect Spatholobus Stem / Ji Xue Teng (16oz) Spatholobus stem aka Millettia Root is warm in nature, bitter and sweet in flavor, and mainly manifests...
- $9.99
- $9.99
- 單價
- 每
-
【功效】 南杏仁具有潤肺止咳的功效,對於肺燥咳嗽、乾咳少痰等症狀有一定的緩解作用。它還能潤腸通便,幫助改善腸燥便秘的情況,使大便通暢。此外,南杏仁在一定程度上還具有美容養顏的作用,其所含的營養成分有助於滋潤皮膚,使皮膚更加光滑細嫩。 【別稱】 甜杏仁、巴旦木(部分地區誤稱)等。 【性味歸經】 味甘,性平。歸肺、大腸經。 【營養價值】 南杏仁富含蛋白質,能為人體提供必要的氨基酸,維持身體正常的生理功能和組織修復。它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如亞油酸、油酸等,有利於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水平,保護心血管健康。南杏仁中的維生素E含量較高,是一種強效的抗氧化劑,能保護細胞免受自由基的損害,延緩衰老,同時對皮膚健康有益。此外,南杏仁還含有鈣、鐵、鋅等多種礦物質,鈣有利於骨骼和牙齒的健康,鐵可預防缺鐵性貧血,鋅對維持人體正常的免疫功能和生長發育具有重要作用。 【儲存方法】 常溫乾燥儲存:將南杏仁放在乾燥、通風、陰涼的地方,避免陽光直射。可以使用密封容器或密封袋裝好,防止潮濕空氣進入,以免發黴變質。 冷藏保存:若想延長保存時間,可將南杏仁放入冰箱冷藏室,溫度設定在0 - 4℃左右。冷藏前要確保南杏仁乾燥,用保鮮袋或保鮮盒密封包裝,防止串味和吸潮。 冷凍保存:對於大量的南杏仁,冷凍保存是個好方法。把南杏仁裝入密封袋或密封容器中,放入冰箱冷凍室。冷凍的南杏仁在食用前需提前解凍,其口感和營養成分受影響較小。 【用法用量】 直接食用:南杏仁可以直接食用,口感香脆,一般每次食用10 - 15粒,可根據個人喜好適當調整。直接食用能最大程度地保留其營養成分。 泡水飲用:取5 - 10粒南杏仁,用開水沖泡,悶泡10 - 15分鐘後即可飲用。可重複沖泡多次,直至南杏仁味道變淡。南杏仁泡水有一定的潤肺作用。 煲湯、煮粥:在煲湯或煮粥時加入適量的南杏仁,如南杏仁瘦肉湯、南杏仁百合粥等。一般每次用10 - 15粒南杏仁,能增加湯或粥的風味和營養價值。 製作甜點:南杏仁可用於製作各種甜點,如南杏仁蛋糕、南杏仁布丁等。在製作過程中,可根據食譜要求加入適量的南杏仁,既能增添甜點的口感,又能增加營養。 製作杏仁露:將南杏仁磨成漿,加入適量的水和糖,煮至沸騰即可製成杏仁露。杏仁露口感濃郁,營養豐富,是一種受歡迎的飲品。 【注意事項】 過敏者慎用:部分人可能對南杏仁過敏,食用後可能出現口腔腫脹、皮疹、呼吸困難等過敏症狀。對南杏仁過敏的人群應避免食用。 不宜過量食用:南杏仁雖然營養豐富,但含有一定的苦杏仁苷,過量食用可能會在體內分解出有毒的氫氰酸,引起中毒反應,如頭痛、噁心、嘔吐等。因此,食用南杏仁應適量,不宜過度攝入。 【搭配食療】 南杏仁燉雪梨 材料:南杏仁10克,雪梨1個,適量冰糖。 做法:將雪梨洗淨,去皮去核,切成小塊;南杏仁洗淨。把雪梨塊、南杏仁放入燉盅中,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燉煮1 - 1.5小時,最後加入適量冰糖,攪拌至冰糖溶化即可。 功效:具有潤肺止咳、清熱化痰的功效,適用於肺燥咳嗽、咽喉乾痛等症狀。 南杏仁豬肺湯 材料:南杏仁15克,豬肺200克,適量鹽、薑片、料酒。 做法:將豬肺洗淨,切成小塊,焯水備用;南杏仁洗淨。把豬肺、南杏仁、薑片、料酒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燉煮1.5至2小時,最後加入適量鹽調味即可。 功效:能補肺潤燥、止咳平喘,適用於肺虛久咳、氣短乏力等症狀。
- $7.99
- $7.99
- 單價
- 每
-
永合豐 鲜姜粉 8oz 姜作为一种药食兼用的调料,其味辛辣芳香。用姜制成姜粉,可以用来调味、腌渍、调汤,用起来更加快捷方便。若给九个月以上宝宝做鱼丸子、肉丸子、蔬菜豆腐丸子、包饺子、煎鱼、煎土豆饼、熬汤、煮粥等。不仅有利于宝宝吞咽还能促进孩子食欲、帮助消化、防治感冒、散寒镇咳等食疗功效。 Ginger Powder(8oz/Bag) The method used to create ground ginger from fresh ginger reduces the amount of gingerol (one of the ingredients that contributes to its health properties) in the root, but it also appears to increase levels of other compounds,...
- $17.99
- $17.99
- 單價
- 每
-
黄芪片 /正北芪片 M (12oz/盒) 本品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的根。 性味归经 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 功能主治 补气固表,托毒排脓,利尿,生肌。用于气虚乏力、久泻脱肛、自汗、水肿、子宫脱垂、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疮口久不愈合。 【食疗方】 1、黄芪茶 材料:生黄芪60~90克,大枣30克。 做法:加水煎煮30分钟后饮用,可反复使用。 功效:此方可抗压补气,利水退肿。 2、黄芪汤 做法:黄芪100克,人参、白术、肉桂各50克,捣成粗末,每次服用10克,加姜、枣,水煎后,去渣温服。 功效:此方以黄芪、人参补气,白术健脾,肉桂温阳;适用于中老年人脾属虚寒、中气不足、食少无味、大便溏泻者。 3、黄芪养生汤 做法:黄芪12克、枸杞9克、红枣9克,煎汤,每日服用。 功效:可调解免疫、防癌抗老;另可补气健脾、降压降脂。 4.补虚正气粥 做法:黄芪30克,人参10克,大米90克,糖适量。将黄芪、人参切片,用冷水浸泡半小时,入砂锅煎沸,煎出浓汁后将汁取出,再在参、芪锅中加入冷水如上法再煎,并取汁。 将上述药汁合并后分成两份,早晚各用一份,同大米加水煮粥,粥煮熟后加白糖食用。 服法:早、晚餐空腹食用,5 天为一疗程。 功效:补元气,健脾胃。适用于五脏虚衰、久病赢瘦、心慌气短、体虚自汗、慢性泄泻、脾虚久痢、食欲不振、气虚浮肿等一切气衰血虚之症。 如何鉴别黄芪品质 在选择黄芪时,首先看外表,优质黄芪色泽均匀,而加工过的劣质黄芪外表颜色偏白。尤其是黄芪在还未成熟便被采摘下来用硫熏过的,格外白净、好看,但这种黄芪不仅功效全无,而且还对人体有害。 其次,由于黄芪含有糖分,存放时间过长会略微变质,如果长期贮存仍旧不变质的黄芪,则很大可能是经过硫熏过的。 鉴别优劣黄芪还可以通过手抓的方式,好的黄芪抓在手上会团在一起,并且不会碎,松手之后又能够自然松散,这说明黄芪本身质量上佳、不干也不湿,且保存的也比较理想。 通过这三点可以快速鉴别优劣黄芪。当然,一分钱一分货,在购买黄芪时,一定不要贪图小便宜,只有选好黄芪,才能发挥出它的功效。 Radix Astragali M/ Zheng Qi Pian /Huang Qi (12 oz/Box) Astragalus has...
- $44.99
- $44.99
- 單價
- 每
-
原个大生地 生地黃 L(16oz/) 性味 味甘;苦;微寒 功效 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块根。用于热病烦渴,内热消渴,骨蒸劳热,温病发斑,血热所致的吐血,崩漏,尿血,便血,血虚萎黄,眩晕心悸,血少经闭。 经脉 归心经;肝经;肾经 主治 滋阴清热,凉血补血。主热病烦渴,内热消渴,骨蒸劳热,温病发斑,血热所致的吐血,崩漏,尿血,便血,血虚萎黄,眩晕心悸,血少经闭。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大剂量可用至30g;赤可熬膏或入丸、散;或浸润后捣绞汁饮。 外用:适量,捣敷。 注意禁忌 脾虚泄泻、胃虚食少、胸膈多痰者慎服。 Drying Rehmannia Root /Sheng Di (16 oz/Bag) Rehmannia is commonly found in herbal combinations used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hmannia is used for diabetes, metabolic syndrome, obesity,...
- $19.99
- $19.99
- 單價
- 每
-
柴胡 地熏、茈胡、山菜、茹草、柴草 性味:苦,微寒。 功效:本品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和解表里,疏肝,升阳。治寒热往来,胸满胁痛,口苦耳聋,头痛目眩,疟疾,下利脱肛,月经不调,子宫下垂。 经脉:归肝经、胆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注意禁忌 真阴亏损,肝阳上升者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半夏为之使。恶皂荚。畏女菀、藜芦。 ②《医学入门》:元气下绝,阴火多汗者,误服必死。 ③《本草经疏》:病人虚而气升者忌之,呕吐及阴虚火炽炎上者,法所同忌。疟非少阳经者勿食。 【食疗方】 柴芍丹皮炖瘦肉 柴胡6克,牡丹皮6克,白芍10克,瘦猪肉30克,佐料适量。柴胡、丹皮、白芍洗净与瘦肉共炖,至肉烂熟,加佐料适量。饮汤食肉。 功效:疏肝解郁,柔肝清热。
- 從 $16.99
- 從 $16.99
- 單價
- 每
-
精制 丹皮 16oz Tree Peony Bark 牡丹皮、粉丹皮、木芍药、条丹皮、洛阳花 性味 苦、辛,微寒。 功效 为毛茛科植物牡丹的根皮。 主治热入血分,发斑,惊痫,吐、衄、便血,骨蒸劳热,经闭,癥瘕,痈疡,扑损。 经脉 归心经、肝经、肾经。 主治 清热凉血,和血消瘀。治热入血分,发斑,惊痫,吐、衄、便血,骨蒸劳热,经闭,癥瘕,痈疡,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或入丸、散。 注意禁忌 血虚有寒,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服。 食療方 1.橘叶丹皮肝 橘叶10克,丹皮10克,羊肝60克,佐料适量。前二味与羊肝加水共煮,肝熟后切片加佐料,作正餐之辅助菜食之。 功效:疏肝理气,清热凉血。 2.柴芍丹皮炖瘦肉 柴胡6克,丹皮6克,白芍10克,瘦猪肉30克,佐料适量。柴胡、丹皮、白芍洗净与瘦肉共炖,至肉烂熟,加佐料适量。饮汤食肉。 功效:疏肝解郁,柔肝清热。 Tree Peony Bark / Dan Pi 16oz Mu Dan Pi (moutan pi) is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 $26.99
- $26.99
- 單價
- 每
-
【功效】 在傳統應用及部分研究中,辣木籽被認為具有多種功效。從調理身體機能角度,它有一定的營養補充作用,可增強體力、緩解疲勞。據稱其具備調節腸胃功能的效果,能促進消化,改善輕微腹脹、消化不良等問題 。部分觀點認為辣木籽對血糖和血脂有一定的調節潛力,其含有的生物活性成分或可協助人體維持血糖、血脂穩定。此外,辣木籽還被認為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和抗炎作用,能清除體內自由基,減輕身體炎症反應,在增強免疫力方面也有一定表現。然而,相關功效還需更多科學研究進一步驗證。 【別稱】 鼓槌樹籽 【性味歸經】 味甘、微辣,性溫;歸肝、脾、胃、腎經 【營養價值】 辣木籽富含多種營養成分。蛋白質含量豐富,包含多種人體必需氨基酸,是優質的植物蛋白來源,可為身體提供能量和構建細胞的原料。礦物質方面,含有鈣、鐵、鉀、鎂等,鈣元素對維護骨骼健康至關重要,鐵元素有利於預防缺鐵性貧血,鉀和鎂則在維持心臟正常功能和體內電解質平衡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此外,辣木籽還含有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E等抗氧化維生素,其中維生素A有益於視力健康,維生素C和維生素E能增強身體抗氧化能力,抵抗自由基對細胞的損傷。同時,辣木籽含有多種生物活性物質,如辣木素、異硫氰酸酯等,具有一定的生物學活性。 【儲存方法】 將辣木籽放置在乾燥、陰涼、通風良好的環境中,避免陽光直射,防止因潮濕導致發黴變質,影響品質和功效。 使用密封容器或密封袋進行保存,盡量排出容器內的空氣,減少與氧氣接觸,防止辣木籽氧化,保持其有效成分的穩定性。 若需長期保存,可將密封好的辣木籽放入冰箱冷藏室,溫度控制在0 - 5℃左右;若環境濕度較大,可在儲存容器中放入食品級乾燥劑,進一步保持乾燥。 【用法用量】 直接嚼食:辣木籽可剝殼後直接嚼食,食用時先嘗試1 - 2粒,嚼碎後喝大量溫開水。一般每天食用不超過5粒,且根據個人口味和身體反應調整食用量 。 泡水飲用:取2 - 3粒辣木籽拍碎,用開水沖泡,浸泡5 - 10分鐘後飲用,可反覆沖泡3 - 4次,直至味道變淡,此方法能充分利用辣木籽的營養成分。 搭配食用:可將辣木籽與其他食材搭配,如在製作果汁、蔬菜汁時加入適量辣木籽,或與茶葉混合泡飲,但需注意搭配的食材不宜過於複雜,避免產生不良反應。 【注意事項】 辣木籽性溫,過量食用可能導致上火,出現口乾舌燥、牙齦腫痛等症狀,應嚴格控制食用量,避免長期大量食用。 孕婦、哺乳期女性以及幼兒身體較為敏感,不建議食用辣木籽,以免影響自身和寶寶健康。 對辣木籽過敏者禁止食用,若食用後出現皮膚瘙癢、紅腫、呼吸困難、噁心嘔吐等過敏反應,應立即就醫。 辣木籽不能替代藥物治療疾病,患有高血壓、糖尿病、腎病等慢性疾病的人群,如需食用辣木籽,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避免影響原有病情或與正在服用的藥物產生不良反應。 【搭配食療】 辣木籽蜂蜜水 材料:辣木籽3粒,蜂蜜適量。 做法:將辣木籽拍碎,用開水沖泡,浸泡10 - 15分鐘,待水溫降至40℃以下時,加入適量蜂蜜攪拌均勻。 功效:具有潤腸通便、滋潤喉嚨的功效,適合腸道乾燥、便秘人群,以及經常咽喉不適者飲用,可緩解腸道和咽喉不適症狀 。 辣木籽綠茶飲 材料:辣木籽2粒,綠茶5克。 做法:辣木籽拍碎,與綠茶一同放入杯中,用開水沖泡,悶泡5...
- $26.99
- $26.99
- 單價
- 每
-
辛夷花 16oz 木笔花、望春花、春花、木兰、紫玉兰、白玉兰、二月花、广玉兰 性味 辛;性温 功效 为木兰科植物望春玉兰、玉兰、武当玉兰等的干燥花蕾。 祛风,通窍。治头痛,鼻渊,鼻塞不通,齿痛。 经脉 肺经;胃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 ,3~10g,宜包煎;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研末搐鼻;或以其蒸馏水滴鼻。 注意禁忌 阴虚火旺者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芎藭为之使。恶五石脂。畏菖蒲、蒲黄、黄连、石膏、黄环。 ②《本草经巯》:凡气虚人忌,头脑痛属血虚火炽者忌,齿痛属胃火者忌。 ③《本草汇言》:气虚之人,虽偶感风寒,致诸窍不通者,不宜用。 Magnolia Flower / Xin Yi Hua 16oz Magnolia bud tea is used for stuffy nose, runny nose, common cold, sinus pain, hay fever, headache, and...
- $23.99
- $23.99
- 單價
- 每
-
【功效】 木瓜具有舒筋活絡的功效,可有效改善濕痹所引起的筋脈拘攣,常與其他祛濕通絡的藥物配伍使用。例如,在應對濕痹導致的肢體關節酸痛、屈伸困難時,能與薏苡仁、桑枝等搭配,增強祛濕通絡、舒緩筋脈拘急的效果。對於因吐瀉引發的轉筋,木瓜可起到和中緩急的作用,常與吳茱萸、藿香等藥一同應用,如蠶矢湯,能很好地緩解轉筋症狀。 它還能和胃化濕,適用於濕阻中焦致使脾胃不和,出現嘔吐泄瀉等症狀的情況。木瓜能夠化濕濁、調理脾胃,使脾胃的運化功能得以恢復。此外,木瓜具備生津止渴的作用,對於津傷口渴、消化不良等狀況也有一定的改善功效,可與其他生津開胃的藥物協同使用。 【別稱】 楙、木瓜實、鐵腳梨、秋木瓜、酸木瓜等。 【性味歸經】 味酸,性溫。歸肝、脾經。 【營養價值】 木瓜富含齊墩果酸、蘋果酸、檸檬酸、酒石酸、皂苷、黃酮類化合物以及維生素C、礦物質等營養成分。其中,齊墩果酸具有抗炎、抗菌、保肝等作用;維生素C和黃酮類化合物擁有抗氧化的能力,能夠清除體內的自由基,減少氧化損傷;蘋果酸、檸檬酸等有機酸有助於促進消化液的分泌,提升消化功能。 【儲存方法】 乾燥儲存:把木瓜放置在乾燥、通風且陰涼的地方,防止陽光直射和處於潮濕環境,避免出現發霉和蟲蛀的情況。可以將其放在有良好通風條件的室內,或者使用乾燥劑來維持儲存環境的乾燥。 密封保存:將木瓜用密封袋或密封容器裝好,減少其與空氣的接觸,防止氧化和被蟲害侵蝕。可以選擇質量較好的塑料密封袋、玻璃瓶等容器,密封好後存放在陰涼處。 【用法用量】 煎服:一般用量為6 - 9克,用清水煎煮時,可根據具體的配方和病情適當調整用量。煎服時,木瓜中的有效成分能更好地溶出,以發揮其治療功效。 入丸、散劑:依照具體病情和配方需求,可將木瓜製成丸劑或散劑服用,這樣便於攜帶和服用,也能使藥物更均勻地被吸收。 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熏洗,可用於治療一些皮膚病症或緩解關節疼痛等,有舒筋活絡、消腫止痛的作用。但使用時需注意皮膚是否有破損等情況,避免引起不適。 【注意事項】 內有鬱熱者慎用:木瓜性溫,內有鬱熱的人群使用可能會加重體內的熱象,導致口乾口苦、便秘、心煩等症狀加重。 胃酸過多者忌用:木瓜含有一定量的有機酸,胃酸過多的人服用後可能會進一步刺激胃酸分泌,加重胃部不適,如燒心、反酸等症狀。 【搭配食療】 木瓜薏苡仁粥 材料:木瓜15克,薏苡仁30克,粳米100克。 做法:先將木瓜洗淨切片,與薏苡仁一同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煮30分鐘左右。然後加入粳米,繼續煮至米爛成粥。 功效:具有舒筋活絡、祛濕健脾的功效,適用於濕痹導致的關節疼痛、屈伸不利,以及脾虛濕盛引起的腹脹、便溏等病症。 木瓜陳皮茶 材料:木瓜10克,陳皮6克。 做法:將木瓜和陳皮洗淨,放入杯中,用開水沖泡,浸泡10 - 15分鐘後即可飲用。可反覆沖泡多次。 功效:能和胃化濕、理氣健脾,適用於脾胃不和、濕阻中焦所致的胃脘脹滿、食欲不振等症狀。
- $11.99
- $11.99
- 單價
- 每
-
淡竹葉 16oz 竹葉門冬青、迷身草、山雞米、金竹葉、長竹葉、山冬、地竹、淡竹米、林下竹 性味:甘;淡;寒 功效:本品为禾本科植物淡竹葉的乾燥莖葉。 治熱病口渴,心煩,小便赤澀,淋濁,口糜舌瘡,牙齦腫痛。 經脈:入心經、肺經、膽經、胃經。 主治:清心火,除煩熱,利小便。治熱病口渴,心煩,小便赤澀,淋濁,口糜舌瘡,牙齦腫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湯,9~15g。 注意禁忌:無實火、濕熱者慎服,體虛有寒者禁服。
- $11.99
- $11.99
- 單價
- 每
-
知母 16oz 蚳母、连母、野蓼、地参、水参、水浚、货母、蝭母、芪母、提母、女雷、女理、鹿列、韭逢、儿踵草、东根、苦心、儿草、水须、昌支、蒜瓣子草、兔子油草、山韭菜、羊胡子根、穿地龙、虾草、马马草、淮知母 性味:味苦;性寒 功效:为百合科植物知母的根茎。 治烦热消渴,骨蒸劳热,肺热咳嗽,大便燥结,小便不利。 经脉:肺经;胃经;肾经 主治:滋阴降火,润燥滑肠。治烦热消渴,骨蒸劳热,肺热咳嗽,大便燥结,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2g,或入丸、散。 清热泻火,滋阴润燥宜生用;入肾降火滋阴宜盐水炒。 注意禁忌:脾胃虚寒,大便溏泄者忌服。 Common Anemarrhena Rhizome,Rhizome of Common Anemarrhena / Zhi Mu 16oz Because anemarrhena brings moisture and coolness, it will bring relief to excessive internal heat and dryness symptoms such as fever ,...
- $14.99
- $14.99
- 單價
- 每
-
藿香 广藿香 16oz Cablin Patchouli Herb /Wrinkled Giant Hyssop Herb 广藿香 大叶薄荷 兜娄婆香 猫尾巴香 山茴香 土藿香 排香草 水蔴叶 藿去病 火香 It is called huò xiāng (Chinese: 藿香) in Chinese and it is one of the 50 fundamental herbs used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t is used...
- $8.99
- $8.99
- 單價
- 每
-
三七/ 田七 片 S (4 oz/包) 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三七的块根。 尺寸 88-92片/ 4 oz 性味 甘微苦,温。 经脉 入肝经、胃经、大肠经。 主治 止血,散瘀,消肿,定痛。治吐血,咳血,衄血,便血,血痢,崩漏,癥瘕,产后血晕,恶露不下,跌扑瘀血,外伤出血,痈肿疼痛。 注意禁忌 孕妇忌服。 【食疗方】 1.鱼鳔田七方 黄花鱼鳔适量、三七末3克、黄酒适量,黄花鱼鳔用香油炸脆,压碎为末,每次5克,与田七末一同用黄酒冲服。每天1剂,连服15~20剂为1疗程。 本方可用于食道癌患者之血瘀内结型。 2.鸡蛋三七汤 三七末3克,鸡蛋1只。藕汁1小杯,料酒半小杯。鸡蛋打入碗内,加入三七末、藕汁、料酒,搅匀,加水搅拌稀释,放锅内隔水炖熟。当点心食用。 功效:补血活血止血。主治血虚血瘀所致的吐血衄血、血色紫、夹血块等。 3.灵芝三七饮 灵芝15g,三七粉4g。将灵芝洗净,放入砂锅,加清水适量,浸泡2小时,煎煮60分钟,取汤送服2g三七粉。锅中再加清水适量,煎煮40分钟,送服剩下的2g三七粉。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 功效:益养心,活血能脉。主治心虚夹瘀所致的心悸心痛、形寒肢冷、唇舌发紫、脉涩或结代等。 Panax Notoginseng Slice Small / San Qi (4 oz/bag) During the Ming Dynasty, Sanqi...
- $36.99
- $36.99
- 單價
- 每
-
【功效】 補骨脂具有補腎助陽的功效,能溫補腎陽,可改善腎陽虛衰所導致的腰膝冷痛、陽痿遺精、早泄等症狀。對於腎陽不足、命門火衰的患者有很好的調理作用。 它還能納氣平喘,可用於治療腎不納氣引起的虛喘咳嗽等。此外,補骨脂能溫脾止瀉,對於脾腎陽虛所致的五更泄瀉有顯著療效。同時,外用還有消風祛斑的作用,可治療白癬、禿瘡等皮膚病。 【別稱】 破故紙、胡韭子、婆固脂、補骨鯽子、黑故子等。 【性味歸經】 味辛、苦,性溫;歸腎、脾經。 【營養價值】 補骨脂含有豐富的補骨脂素、異補骨脂素、補骨脂定等成分。補骨脂素等具有一定的光敏作用,可促進皮膚黑色素的生成,對於治療白癲風等有一定幫助。其含有的揮發油等成分具有抗菌消炎作用,能抑制多種病菌的生長。此外,補骨脂中的活性成分還具有抗氧化、抗衰老的功效,能增強機體免疫力。 【儲存方法】 乾燥儲存:把補骨脂放置在乾燥的地方,避免潮濕環境,防止發霉變質。可以放在通風良好的室內,或者使用乾燥劑來保持環境乾燥。 密封保存:將補骨脂裝入密封袋或密封容器中,減少與空氣的接觸,防止氧化和蟲蛀。可選擇塑料密封袋、玻璃瓶等容器,密封好後放在陰涼處。 【用法用量】 煎服:一般用量為6 - 10克,入煎劑時需正常煎煮。注意其性溫,用量不宜過大,以免引起上火等不適。 入丸、散劑:根據具體病情和配方,將補骨脂製成丸劑或散劑服用,方便攜帶和服用。 外用:可將補骨脂研末,適量外用,用於治療皮膚病等,有消風祛斑、殺蟲止癢的作用。 【注意事項】 陰虛火旺者忌用:補骨脂性溫,陰虛火旺者使用可能會加重陰虛火旺的症狀,導致口乾舌燥、心煩失眠等症狀加重。 不宜自行長期服用:長期服用補骨脂可能會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如需長期服用,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避免引起身體不適。 【搭配食療】 補骨脂粥 材料:補骨脂15克,粳米100克,適量的紅糖。 做法:先將補骨脂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煮30分鐘左右,去渣取汁。然後將粳米放入藥汁中,煮至米爛成粥,加入適量紅糖調味即可。 功效:具有補腎助陽、溫脾止瀉的功效,適用於腎陽不足、脾腎陽虛所致的腰膝冷痛、五更泄瀉等病症。 補骨脂茶 材料:補骨脂10克。 做法:將補骨脂洗淨,放入杯中,用開水沖泡,浸泡10 - 15分鐘後即可飲用。可反覆沖泡多次。 功效:能補腎助陽、納氣平喘,適用於腎陽不足、腎不納氣引起的虛喘咳嗽等症狀。
- $11.99
- $11.99
- 單價
- 每
-
【功效】 金針菜具有多種功效。它能養血平肝,對於肝血不足導致的頭暈、失眠等有一定的改善作用。還能清熱利濕,可幫助緩解濕熱引起的小便不利等症狀。此外,金針菜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有助於增強人體免疫力,還對腸胃有一定的調理作用,能促進消化。 【別稱】 黃花菜、忘憂草、萱草花、健腦菜等 【性味歸經】 味甘,性涼;歸肝、脾、腎經。 【營養價值】 金針菜富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多種維生素(如維生素A、C、E、B族維生素等)以及鈣、磷、鐵、鉀等礦物質。其中蛋白質對身體組織的修復和生長意義重大,維生素C有抗氧化作用,能增強免疫力,膳食纖維有助於促進腸道蠕動,維持腸道健康。 【儲存方法】 乾燥保存:將金針菜充分曬乾,去除多餘水分,放置在陰涼、通風良好且乾燥的地方,避免陽光直射。如放在食品儲藏櫃等位置。 密封儲存:把乾燥的金針菜裝入密封的罐子、塑膠容器或者可重新密封的塑膠袋中,防止受潮和異味侵入。 冷藏或冷凍:如果長時間不食用,可將金針菜放在冰箱冷藏(溫度約2-8°C)或冷凍(溫度約-18°C),冷藏時同樣要保持密封狀態,冷凍的金針菜在食用前需提前解凍。 【用法用量】 涼拌:取乾金針菜15-20克(或鮮金針菜30-50克),用溫水泡發後洗淨,放入開水中焯熟,撈出過涼水,加入適量的醬油、醋、蒜末、香油等調料拌勻即可,口感清爽可口。 炒菜:乾金針菜15-20克泡發後切段,與肉絲、雞蛋等食材一起炒制,如金針菜炒肉絲,加入適量調料,是一道美味的家常菜。 煮湯:在煮湯時加入10-15克乾金針菜,如金針菜雞蛋湯,先將金針菜泡發,鍋中加水煮開後放入金針菜、打散的雞蛋,再加入適量鹽、香油等調味,湯鮮味美。 【注意事項】 鮮金針菜含有秋水仙鹼,食用前必須焯水煮熟,否則可能引起中毒,出現腹痛、腹瀉、嘔吐等症狀。乾金針菜經過處理,秋水仙鹼含量較低,但也需充分泡發。 金針菜性涼,脾胃虛寒、容易腹瀉的人群不宜大量食用,以免加重腸胃負擔,導致消化不良。 食用金針菜時要注意適量,過量食用可能會引起腸胃不適,出現腹脹、腹痛等症狀。 【搭配食療】 金針菜豬肝湯 材料:乾金針菜15克、豬肝100克、適量薑片、鹽和香油。 做法:金針菜用溫水泡發後洗淨,豬肝洗淨切片,鍋中加水,放入薑片煮開,加入金針菜煮幾分鐘,再放入豬肝煮至變色熟透,加鹽、香油調味即可。 功效:豬肝能補肝養血,與金針菜搭配煮湯,能增強養血平肝的功效,適合肝血不足、視力下降的人群食用。 金針菜木耳炒雞蛋 材料:乾金針菜15克、木耳10克、雞蛋2個、適量蔥、鹽、食用油。 做法:金針菜和木耳分別泡發後洗淨,雞蛋打散炒熟盛出,鍋中留油,放入蔥爆香,加入金針菜和木耳翻炒,再倒入雞蛋,加鹽調味,翻炒均勻即可。 功效:木耳有養血止血、潤燥的作用,與金針菜、雞蛋搭配,能養血滋陰、健腦益智,適合記憶力減退、貧血的人群食用。 金針菜冬瓜湯 材料:乾金針菜10克、冬瓜200克、適量鹽、香油、蔥花。 做法:金針菜泡發後洗淨,冬瓜去皮切塊,鍋中加水,放入金針菜煮開,加入冬瓜煮至熟爛,加鹽、香油調味,撒上蔥花即可。 功效:冬瓜能清熱利水、消腫,與金針菜搭配煮湯,能增強清熱利濕的效果,可用於改善濕熱引起的小便不利、水腫等症狀,適合濕熱體質的人群食用。
- 從 $7.99
- 從 $7.99
- 單價
- 每
-
祈艾绒 16oz 艾、艾蒿、家艾 性味 辛、苦,温;有小毒。 功效 为菊科植物艾的叶。 用于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吐血,衄血,崩漏经多,妊娠下血;外治皮肤瘙痒。醋艾炭温经止血。用于虚寒性出血。 经脉 归肝经、脾经、肾经。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捣绒作炷或制成艾条熏灸;或捣敷;或煎水熏洗;或炒热温熨。 注意禁忌 1.阴虚血热者及宿有失血病者慎用。 2.《纲目》:苦酒、香附为之使。 Argy Wormwood Leaf/ Qi Ai Rong 16oz Chinese mugwort is a finely ground bitter leaf of Artemesia vulgaris that is used by traditional Chinese doctors to make moxa sticks...
- $13.99
- $13.99
- 單價
- 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