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藥材
-
【功效】 在傳統醫學中,蓮子具有養心安神的功效,常用於改善心血不足、心腎不交引起的虛煩失眠、心悸怔忡等症狀,可調節心神,幫助提升睡眠質量。其補脾止瀉作用顯著,能增強脾胃運化功能,有效緩解脾胃虛弱導致的食欲不振、久瀉不止等問題 。此外,蓮子還具備益腎澀精的效果,對腎虛不固引發的遺精滑精、帶下清稀等症有調理作用,可滋養腎臟、固攝精氣。從現代醫學角度看,蓮子中的蓮子鹼、甲基蓮心鹼等生物鹼,具有抗氧化、抗炎以及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有助於保護心血管系統;其富含的膳食纖維能促進腸道蠕動,預防便秘;蓮子多糖則可調節機體免疫功能,增強人體抵抗力,在延緩衰老、降低慢性疾病風險等方面也展現出潛在功效。 【別稱】 蓮實、蓮米、藕實、水芝丹、蓮蓬子、蓮肉 【性味歸經】 味甘、澀,性平;歸脾、腎、心經 【營養價值】 蓮子富含多種營養成分。其蛋白質含量較高,且包含多種人體必需氨基酸,是構成機體組織、維持生理功能的重要物質 。蓮子中的碳水化合物以澱粉為主,能為人體提供穩定能量。維生素方面,含有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等,維生素B1參與糖類代謝,維生素C則具有抗氧化、增強免疫力的作用。在礦物質上,蓮子富含鈣、磷、鉀等,鈣是骨骼和牙齒的重要組成部分,磷參與能量代謝和酸鹼平衡調節,鉀對維持心臟正常功能和血壓穩定意義重大。此外,蓮子還含有蓮子鹼、黃酮類等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調節心血管功能等多種生物學作用。 【儲存方法】 將蓮子放置在乾燥、陰涼、通風良好的地方,避免陽光直射和潮濕環境,防止發黴、蟲蛀,影響品質。 使用密封袋或密封容器進行保存,盡量排出袋內或容器內的空氣,減少與氧氣的接觸,防止蓮子氧化變質,保持其營養成分穩定。 若需長期保存,可將密封好的蓮子放入冰箱冷藏室,溫度控制在0 - 5℃左右;若環境濕度較大,也可在儲存容器中放入乾燥劑,進一步保持乾燥。 【用法用量】 直接食用:蓮子煮熟後可直接食用,口感軟糯,一般每天食用10 - 20顆為宜,但生蓮子較難消化,不建議大量生食。 泡水飲用:取5 - 10顆蓮子,可搭配百合、桂圓等,用開水沖泡,悶泡10 - 15分鐘後飲用,可反覆沖泡多次,適合日常養生保健。 煲湯煮粥:在煲湯或煮粥時加入適量蓮子,如蓮子百合粥、蓮子排骨湯等,一般每鍋湯或每碗粥加入30 - 50克,需提前浸泡2 - 4小時,在出鍋前30 - 40分鐘放入,避免長時間高溫破壞營養。 製作甜品:可用於製作蓮子銀耳羹、蓮子糕等甜品,根據個人口味適量添加,既能增添風味,又能提升甜品的營養價值。 【注意事項】 蓮子質地較硬,不易消化,消化功能較弱、腸胃不適人群以及兒童不宜過量食用,以免引起消化不良、腹脹等問題。 蓮子具有收斂作用,大便乾結者應謹慎食用,否則可能加重便秘症狀。 新鮮蓮子儲存不當易變質,乾蓮子若保存環境不佳也會發黴,食用前需仔細檢查,若發現有異味、變色等情況,應避免食用。 對蓮子過敏者禁止食用,若食用後出現皮膚瘙癢、皮疹、呼吸困難等過敏反應,應立即就醫。 【搭配食療】 蓮子百合粥 材料:蓮子30克,鮮百合30克,大米100克,冰糖適量。 做法:蓮子提前浸泡2 - 4小時,大米洗淨,鮮百合掰開洗淨。將大米、蓮子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煮30...
- $24.99
- $24.99
- 單價
- 每
-
【功效】 紅棗具有補中益氣的功效,能補脾和胃。對於脾胃虛弱所導致的倦怠無力、食少便溏等症狀,有一定的調養作用。常常與黨參、白朮等藥物配伍使用,以增強補中益氣的效果,改善脾胃功能,促進消化吸收。 它還能養血安神,可用於治療血虛萎黃、失眠多夢等情況。紅棗能夠滋養心血,緩解心神不安的狀態。在應用中,常與熟地黃、當歸等養血藥物一同使用,以加強養血的作用;也可與酸棗仁、遠志等安神藥物配伍,起到寧心安神的功效,幫助改善睡眠質量。 此外,紅棗在一些中藥方劑裡還能起到緩和藥性的作用。它可以減輕某些藥物的烈性和毒性,對脾胃起到保護作用。比如在十棗湯中,使用紅棗煎湯送服甘遂、大戟、芫花等峻下逐水的藥物,以此緩和這些藥物的毒性,同時保護人體的正氣。 【別稱】 大棗、乾棗、美棗、良棗等。 【性味歸經】 味甘,性溫。歸脾、胃、心經。 【營養價值】 紅棗富含糖類,主要包含葡萄糖、果糖、蔗糖等,能夠為人體迅速補充能量。同時,它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如維生素C、維生素B族等,維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增強免疫力,促進膠原蛋白的合成;維生素B族參與人體的新陳代謝,對維持神經系統和消化系統的正常功能有重要作用。此外,紅棗中含有多種礦物質,如鈣、鐵、鉀等,鈣有助於骨骼健康,鐵對於預防缺鐵性貧血意義重大,鉀元素對維持體內電解質平衡起著關鍵作用。紅棗還含有環磷酸腺苷等生物活性成分,具有調節免疫、抗疲勞等功效。 【儲存方法】 乾燥儲存:將紅棗放置在乾燥、通風、陰涼的地方,避免潮濕環境,防止發黴變質。可以使用密封容器或密封袋將紅棗裝好,減少與空氣的接觸,延長保存時間。 冷藏保存:若想更長久地保存紅棗,可將其放入冰箱冷藏室,溫度控制在0 - 4℃左右。冷藏前要確保紅棗乾燥,可使用保鮮袋或保鮮盒密封包裝,以防吸潮和串味。 冷凍保存:對於大量的紅棗,冷凍保存是一個不錯的方法。將紅棗洗淨晾乾後,裝入密封袋或密封容器中,放入冰箱冷凍室。冷凍後的紅棗在食用前需提前解凍,口感和營養成分基本不受影響。 【用法用量】 生食:紅棗可直接生食,口感甘甜可口。一般每次食用5 - 10顆左右,可根據個人喜好和身體狀況適當調整。生食能最大程度地保留紅棗的營養成分,但要注意適量食用,以免引起腸胃不適。 煎服:在中藥方劑中,紅棗常與其他藥物一起煎服,一般用量為6 - 15枚。煎服時,紅棗中的有效成分能更好地溶出,與其他藥物協同發揮作用。 煲湯、煮粥:紅棗常用於煲湯、煮粥,如紅棗蓮子粥、紅棗桂圓湯等。在煲湯、煮粥時,可根據個人口味和需求加入適量的紅棗,既能增加食物的風味,又能提高營養價值。 製成蜜餞、膏方:紅棗還可以製成蜜餞、膏方等。製成蜜餞後,紅棗的口感更加甜美,便於保存和攜帶;製成膏方後,紅棗的營養成分更易被人體吸收,適合長期服用,起到滋補身體的作用。 【注意事項】 濕盛中滿者慎用:紅棗味甘,性偏溫,容易助濕生熱。濕盛中滿者,如出現腹脹、舌苔厚膩等症狀的人群,食用紅棗可能會加重濕邪,導致病情加重,應慎用。 糖尿病患者慎食:紅棗含糖量較高,糖尿病患者食用後可能會引起血糖波動,不利於血糖的控制。因此,糖尿病患者應謹慎食用紅棗,如需食用,應嚴格控制攝入量,並在醫生或營養師的指導下進行。 不宜過量食用:過量食用紅棗可能會引起腸胃不適,如腹脹、消化不良等。此外,紅棗的糖分較高,過量食用還可能導致齲齒等問題。因此,應適量食用紅棗,避免過量。 【搭配食療】 紅棗桂圓粥 材料:紅棗10枚,桂圓肉15克,粳米100克,適量冰糖。 做法:先將粳米洗淨,紅棗去核,桂圓肉洗淨。把粳米、紅棗、桂圓肉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煮至米爛成粥。最後加入適量冰糖,攪拌均勻,煮至冰糖溶化即可。 功效:具有補血養顏、養心安神的功效,適用於氣血不足、心悸失眠、面色萎黃等症狀。 紅棗山藥湯 材料:紅棗10枚,山藥200克,排骨250克,適量鹽、薑片。 做法:將排骨洗淨切塊,焯水備用;山藥去皮洗淨,切成小塊;紅棗去核。把排骨、山藥、紅棗、薑片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燉煮1.5至2小時,最後加入適量鹽調味即可。 功效:能健脾益胃、補腎養血,適用於脾胃虛弱、食欲不振、腰膝酸軟等症狀。
- $8.99
- $8.99
- 單價
- 每
-
【功效】 在傳統醫學中,桂圓乾具有補益心脾的功效,常用於改善心脾兩虛導致的心悸怔忡、失眠健忘、面色萎黃、食欲不振等症狀,能增強心脾功能,為身體補充氣血。其養血安神作用顯著,對因氣血不足引起的頭暈眼花、神疲乏力等有良好的調理效果,還可幫助緩解焦慮、改善睡眠質量。從現代醫學角度看,桂圓乾富含葡萄糖、蔗糖、蛋白質等,能快速補充能量,緩解疲勞;含有維生素C、維生素K及鐵、鉀等礦物質,維生素C有助於增強免疫力,維生素K對骨骼健康有益,鐵元素可預防缺鐵性貧血,鉀元素能維持心臟正常功能和體內電解質平衡;此外,桂圓乾中的黃酮類、多酚類等活性成分,在抗氧化、抗炎、延緩衰老等方面也展現出一定潛力。 【別稱】 龍眼乾、桂圆 【性味歸經】 味甘,性溫;歸心、脾經 【營養價值】 桂圓乾營養豐富,其含糖量較高,主要為葡萄糖和蔗糖,可為人體快速提供能量。蛋白質含量也較為可觀,含有人體所需的多種氨基酸。在維生素方面,含有維生素A、維生素B族、維生素C、維生素K等,維生素A對視力保護有益,B族維生素參與身體新陳代謝,維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維生素K有助於維持骨骼健康。礦物質方面,鐵、鉀、鎂、鈣等含量豐富,鐵元素是製造血紅蛋白的重要原料,鉀元素在維持心臟正常功能和血壓穩定上發揮重要作用,鎂和鈣則對神經肌肉的正常興奮性及骨骼強度維持至關重要。此外,桂圓乾還含有桂圓多糖、黃酮類、多酚類等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調節免疫等多種功效。 【儲存方法】 將桂圓乾放置在乾燥、陰涼、通風良好的環境中,避免陽光直射和潮濕,防止發黴、蟲蛀,影響品質。 使用密封容器或密封袋進行保存,盡量排出內部空氣,減少與氧氣接觸,延緩桂圓乾氧化變質,保持其口感和營養。 若需長期儲存,可將密封好的桂圓乾放入冰箱冷藏室,溫度控制在0 - 5℃左右;若環境濕度較大,可在儲存容器中放入乾燥劑,進一步保持乾燥。 【用法用量】 直接食用:桂圓乾可直接食用,口感甜潤,一般每天食用10 - 15顆為宜,能快速補充能量。 泡水飲用:取5 - 10顆桂圓乾,用開水沖泡,悶泡10 - 15分鐘後飲用,可反覆沖泡3 - 4次,適合日常養生,也可搭配紅棗、枸杞等一起沖泡。 煲湯煮粥:在煲湯或煮粥時加入桂圓乾,如桂圓蓮子粥、桂圓紅棗雞湯等,一般每鍋湯或每碗粥加入10 - 15顆,需在出鍋前10 - 15分鐘加入,避免長時間高溫破壞營養。 製作甜品:可用於製作桂圓乾糯米糕、桂圓銀耳羹等甜品,根據個人口味適量添加,增添風味和營養。 【注意事項】 桂圓乾性溫,過量食用易上火,出現口腔潰瘍、牙齦腫痛、流鼻血等症狀,熱性體質、容易上火人群應控制食用量。 桂圓乾含糖量較高,糖尿病患者食用時需嚴格控制量,並密切監測血糖變化,以免引起血糖波動。 孕婦不宜大量食用桂圓乾,因其性溫,可能會加重體內燥熱,引起胎動不安甚至流產風險。 對桂圓乾過敏者禁止食用,若食用後出現皮膚瘙癢、皮疹、呼吸困難等過敏反應,應立即就醫。 【搭配食療】 桂圓紅棗茶 材料:桂圓乾10顆,紅棗5顆,紅糖適量。 做法:紅棗洗淨去核,與桂圓乾一同放入杯中,用開水沖泡,悶泡15 - 20分鐘,加入紅糖調味即可。 功效:具有補血養顏、益氣安神的功效,適合氣血不足、面色蒼白、失眠多夢人群飲用,可改善身體氣血狀態,提升精神活力。 桂圓蓮子百合粥...
- $12.99
- $12.99
- 單價
- 每
-
【功效】 蜜棗具有補中益氣的功效,其富含的糖分能夠快速為身體補充能量,改善因氣虛引起的疲倦乏力、精神不振等症狀。對於脾胃虛弱導致的消化功能不佳,蜜棗可以起到一定的調理作用,促進脾胃運化,增強食慾 。 它還含有豐富的鐵元素,能夠補養氣血,改善面色萎黃、唇甲蒼白等血虛症狀,對女性月經期間的身體調養也有一定幫助。同時,蜜棗中的維生素C含量較高,具有抗氧化作用,可增強身體免疫力,促進膠原蛋白合成,有利於維護皮膚健康和身體正常代謝。 此外,蜜棗口感香甜,能夠緩解情緒,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安神的效果,可舒緩焦慮、改善睡眠質量。 【別稱】 暫無其他特殊別稱 【性味歸經】 味甘,性平。歸脾、胃經。 【營養價值】 蜜棗主要營養成分為糖類,包含葡萄糖、果糖等單糖,以及蔗糖等雙糖,能快速被人體吸收利用,提供能量。其鐵元素含量相對較高,對於預防和改善缺鐵性貧血有一定作用。同時,蜜棗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可增強免疫細胞活性,提升身體抵抗力,還能促進鐵的吸收;含有鈣、鉀、鎂等多種礦物質,有助於維持體內電解質平衡,參與骨骼健康維護和神經肌肉正常功能的運行。此外,蜜棗中還含有一定量的膳食纖維,能夠促進腸道蠕動,預防便秘。 【儲存方法】 干燥储存:將蜜棗放置在乾燥、通風、陰涼的地方,避免潮濕環境,防止發霉變質。可以使用密封容器(如玻璃罐、密封塑料盒)或密封袋將蜜棗裝好,減少與空氣的接觸,延長保存時間。定期檢查,若發現蜜棗有軟化、發霉跡象,需及時處理。 冷藏保存:若想更長久地保存蜜棗,可將其放入冰箱冷藏室,溫度控制在0 - 4℃左右。冷藏前要確保蜜棗乾燥,使用保鮮袋或保鮮盒密封包裝,以防吸潮和串味,延長保質期。 冷凍保存:對於大量的蜜棗,冷凍保存是個好方法。將蜜棗裝入密封袋或密封容器中,放入冰箱冷凍室。冷凍後的蜜棗食用前需提前解凍,口感和營養成分基本不受影響,適合長期儲存。 【用法用量】 直接食用:蜜棗可直接食用,口感香甜軟糯,方便快捷。一般每次食用3 - 5顆,可根據個人喜好和身體狀況適當調整。直接食用能充分品嘗其原始風味,但因其糖分高,不宜過量食用,以免引起血糖波動或肥胖。 泡茶:將2 - 3顆蜜棗切成小塊,放入杯中,用沸水沖泡,悶泡10 - 15分鐘後即可飲用。可單獨泡飲,也可與枸杞、桂圓等搭配,增加風味和養生功效,適合日常養生保健。 煲湯、煮粥:在煲湯、煮粥時加入蜜棗,如蜜棗蓮子粥、蜜棗排骨湯等。根據食譜和個人喜好,每次加入5 - 8顆,既能提升湯粥的甜度和風味,又能增加營養價值。 烘焙製作:蜜棗可用於烘焙,製作蜜棗蛋糕、蜜棗麵包、蜜棗餅乾等點心。在烘焙過程中,可將蜜棗切碎或搗成泥狀加入麵糰或糕糊中,增添獨特香甜口感和豐富營養。 【注意事項】 糖尿病患者慎食:蜜棗含糖量極高,糖尿病患者食用後易引起血糖快速升高,嚴重影響血糖控制。糖尿病患者如需食用,需嚴格控制攝入量,並在醫生或營養師指導下進行。 肥胖人群適量食用:蜜棗熱量較高,肥胖人群過量食用可能導致體重增加,應適量食用,控制熱量攝入。 齲齒及牙齒敏感者慎食:蜜棗糖分高且黏性大,容易殘留在牙齒表面,齲齒患者過量食用會加重牙齒損傷;牙齒敏感者食用後,可能會引發牙齒酸痛不適,此類人群需謹慎食用或食用後及時漱口刷牙。 不宜過量食用:過量食用蜜棗可能會導致胃腸負擔加重,引起消化不良、腹脹等不適症狀。同時,過多的糖分攝入還可能影響食慾,導致其他營養物質攝入不足。 【搭配食療】 蜜棗桂圓粥 材料:蜜棗6顆,桂圓肉15克,粳米100克,適量冰糖。 做法:粳米洗淨備用;蜜棗去核切小塊;桂圓肉洗淨。將粳米、蜜棗、桂圓肉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燒開後轉小火慢煮30 - 40分鐘,至米爛粥稠,加入冰糖調味即可。 功效:具有補血養顏、補益心脾的功效,適用於氣血不足、心悸失眠、面色萎黃等症狀。 蜜棗山藥湯 材料:蜜棗5顆,山藥200克,排骨250克,適量鹽、姜片。...
- $5.99
- $5.99
- 單價
- 每
-
有机枸杞 8 oz/包 沃福百瑞 德国BCS有机认证 全美枸杞销量第一 性味 味甘;性平 经脉 归肝经;肾经;肺经 主治 滋肾,润肺,补肝,明目。治肝肾阴亏,腰膝酸软,头晕,目眩,目昏多泪,虚劳咳嗽,消渴,遗精。 【食疗方】 1.参杞酒 党参15克,枸杞子15克,米酒500毫升。将党参、枸杞子洗净,干燥后研为粗末,放入细口瓶内,加入米酒,密封瓶口,每日振摇1次,浸泡7天以上。每次服15毫升,早晚各服1次。 功效:益气补血、宁心安神。主治心脾两虚、心悸失眠、夜寐多梦、食欲不振、肢体倦怠等。 2.红杞乌参鸽蛋 枸杞子15克,水发乌参2只,鸽蛋12个。将乌参内壁膜去除干净,用沸汤氽两遍,冲洗干净,再用尖刀在腹壁刺成菱形花刀;鸽蛋凉水时下锅,用文火煮熟,捞出投入凉水内,剥壳,放在碗内;枸杞子洗净;葱切段,姜拍破。在锅中注入花生油,烧沸,鸽蛋滚满干豆粉,放人油锅内炸,炸至黄色时捞出。将锅烧热,注入猪油,烧沸,下葱、姜煽炒,随后倒入鸡汤,略煮,捞去姜、葱。投入乌参和适量酱油、料酒、胡椒粉,烧沸后,撇去浮沫,改用文火煨40分钟左右,投入鸽蛋和枸杞子,再煨10分钟,取出乌参和鸽蛋。汁内加入味精调味,用水豆粉勾芡,再淋沸猪油,浇在乌参和鸽蛋上。当点心食用。 功效:功能补肾滋阴,养肝明目。用治精血亏损,虚劳劳怯,阳萎,遗精。 3.杞圆膏 枸杞子、龙眼肉各等份。加水,用小火多次煎熬至枸杞子、龙眼肉无味,去渣继续煎熬成膏,每次1~2汤匙,沸水冲服。 主治肝肾不足,血不养心,腰膝痿软,头昏耳鸣,心悸健忘等症。 4.山楂枸杞饮 山楂、枸杞各15g。二者加沸水冲泡。每日频饮。 功效:适用于病后体虚乏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腰膝酸软,目暗昏花等症。枸杞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氨基酸、维生素等成分,具有养阴补血,益精明目之功效,还可保肝、降血压、降血糖,与山楂共用,具有补肝益肾,补血益脑功能。 USDA Organic Goji Berries / Barbary Wolfberry Fruit (8oz) Goji berries, also known as wolfberries or snowberries, are prized...
- $10.99
- $10.99
- 單價
- 每
-
【功效】 薏米具有利水滲濕的功效,能夠促進體內多餘水分的排出,有效改善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狀。無論是因脾虛導致的水濕內停,還是因其他原因引起的水腫脹滿,薏米都能發揮一定的利水作用,常與茯苓、白術等藥物配伍,增強利水滲濕的效果。 它還具有健脾止瀉的作用,適用於脾虛濕盛所致的泄瀉。薏米能健脾益氣,滲濕止瀉,恢復脾胃的運化功能,改善大便溏薄、食欲不振等症狀,常與黨參、山藥等健脾藥物同用,以加強健脾止瀉的功效。 此外,薏米還有除痹的功效,可用於治療濕痹拘攣等病症。它能祛濕除痹,緩解關節疼痛、屈伸不利等症狀,常與獨活、防風等祛風濕藥物配伍使用。同時,薏米在清熱排膿方面也有一定作用,可用於治療肺癰、腸癰等病症,能清熱解毒,排膿消癰,常與葦莖、冬瓜仁等藥物組成葦莖湯,用於治療肺癰吐膿;與敗醬草、附子等藥物組成薏苡附子敗醬散,用於治療腸癰。 【別稱】 薏苡仁、苡米、苡仁、土玉米、起實、薏珠子、草珠珠、回回米、米仁等。 【性味歸經】 味甘、淡,性涼。歸脾、胃、肺經。 【營養價值】 薏米富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多種營養成分,能為人體提供能量,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其所含的薏苡仁酯、薏苡素等成分具有一定的抗腫瘤、抗炎、鎮痛等作用。此外,薏米中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族、維生素E以及鈣、鐵、鋅等礦物質,有助於維持人體正常的新陳代謝,促進皮膚的新陳代謝,使皮膚光滑細膩,減少皺紋,消除色素斑點,具有一定的美容養顏功效。同時,薏米中的膳食纖維能促進腸道蠕動,預防便秘,降低腸道疾病的發生風險。 【儲存方法】 干燥储存:將薏米放在乾燥、通風、陰涼的地方,避免陽光直射。可以使用密封容器或密封袋將薏米裝好,防止受潮和蟲蛀。定期檢查,若發現有受潮跡象,應及時晾晒或烘乾。 冷藏保存:如果想要更長時間地保存薏米,可將其放入冰箱冷藏室,溫度控制在0 - 4℃左右。冷藏前要確保薏米乾燥,使用保鮮袋或保鮮盒密封包裝,以防吸潮和串味。 防虫储存:為防止薏米被蟲蛀,可以在儲存容器中放入一些花椒、蒜瓣等天然驅蟲物,與薏米一同存放,起到防蟲效果。也可以將薏米放入冰箱冷凍室冷凍2 - 3天,殺死可能存在的蟲卵,然後再放入冷藏室或乾燥處保存。 【用法用量】 煮粥:薏米是煮粥的常用食材之一,一般每次用量為30 - 60克。可與大米、糯米等一起煮成薏米粥,具有健脾利濕、清熱排毒的功效。也可根據個人口味加入紅棗、桂圓、百合等食材,增加粥的營養和口感。 煲汤:在煲湯時加入適量薏米,如薏米排骨湯、薏米冬瓜湯等,可使湯品具有獨特的風味,同時還能起到利水滲濕、健脾益氣的作用。每次煲湯使用薏米20 - 30克即可。 煮水:薏米可以煮水飲用,一般取薏米15 - 30克,加水煮30 - 40分鐘,煮好後可代茶飲。薏米水具有清熱利濕的功效,適合濕熱體質的人群飲用。 制作糕点:薏米可以磨成粉,用於製作糕點,如薏米糕、薏米餅乾等。這樣既能增加糕點的營養價值,又能使糕點具有獨特的口感和香味。 【注意事項】 孕妇慎用:薏米具有一定的滑利之性,孕婦食用可能會刺激子宮收縮,增加流產的風險,所以孕婦應謹慎食用薏米,尤其是在懷孕早期。 虚寒体质者不宜多吃:薏米性涼,虛寒體質者食用過多可能會加重體內虛寒症狀,如出現手腳冰涼、腹瀉等症狀,此類人群應適量食用或避免食用薏米。 消化功能较弱者慎食:薏米質地較硬,不易消化,消化功能較弱者食用過多可能會引起消化不良、腹脹等不適症狀,應將薏米煮爛後再食用,且不宜過量。 【搭配食療】 薏米红豆粥 材料:薏米30克,紅豆30克,冰糖適量。 做法:將薏米、紅豆洗淨,浸泡2 - 3小時;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煮至薏米、紅豆熟爛;加入冰糖調味即可。 功效:具有利水滲濕、健脾養血的功效,適合水腫、腳氣、脾虛濕盛等人群食用。 薏米百合粥 材料:薏米30克,百合15克,大米適量。...
- $4.99
- $4.99
- 單價
- 每
-
【功效】 在傳統醫學中,桂圓乾具有補益心脾的功效,常用於改善心脾兩虛導致的心悸怔忡、失眠健忘、面色萎黃、食欲不振等症狀,能增強心脾功能,為身體補充氣血。其養血安神作用顯著,對因氣血不足引起的頭暈眼花、神疲乏力等有良好的調理效果,還可幫助緩解焦慮、改善睡眠質量。從現代醫學角度看,桂圓乾富含葡萄糖、蔗糖、蛋白質等,能快速補充能量,緩解疲勞;含有維生素C、維生素K及鐵、鉀等礦物質,維生素C有助於增強免疫力,維生素K對骨骼健康有益,鐵元素可預防缺鐵性貧血,鉀元素能維持心臟正常功能和體內電解質平衡;此外,桂圓乾中的黃酮類、多酚類等活性成分,在抗氧化、抗炎、延緩衰老等方面也展現出一定潛力。 【別稱】 龍眼乾、桂圓 【性味歸經】 味甘,性溫;歸心、脾經 【營養價值】 桂圓乾營養豐富,其含糖量較高,主要為葡萄糖和蔗糖,可為人體快速提供能量。蛋白質含量也較為可觀,含有人體所需的多種氨基酸。在維生素方面,含有維生素A、維生素B族、維生素C、維生素K等,維生素A對視力保護有益,B族維生素參與身體新陳代謝,維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維生素K有助於維持骨骼健康。礦物質方面,鐵、鉀、鎂、鈣等含量豐富,鐵元素是製造血紅蛋白的重要原料,鉀元素在維持心臟正常功能和血壓穩定上發揮重要作用,鎂和鈣則對神經肌肉的正常興奮性及骨骼強度維持至關重要。此外,桂圓乾還含有桂圓多糖、黃酮類、多酚類等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調節免疫等多種功效。 【儲存方法】 將桂圓乾放置在乾燥、陰涼、通風良好的環境中,避免陽光直射和潮濕,防止發黴、蟲蛀,影響品質。 使用密封容器或密封袋進行保存,盡量排出內部空氣,減少與氧氣接觸,延緩桂圓乾氧化變質,保持其口感和營養。 若需長期儲存,可將密封好的桂圓乾放入冰箱冷藏室,溫度控制在0 - 5℃左右;若環境濕度較大,可在儲存容器中放入乾燥劑,進一步保持乾燥。 【用法用量】 直接食用:桂圓乾可直接食用,口感甜潤,一般每天食用10 - 15顆為宜,能快速補充能量。 泡水飲用:取5 - 10顆桂圓乾,用開水沖泡,悶泡10 - 15分鐘後飲用,可反覆沖泡3 - 4次,適合日常養生,也可搭配紅棗、枸杞等一起沖泡。 煲湯煮粥:在煲湯或煮粥時加入桂圓乾,如桂圓蓮子粥、桂圓紅棗雞湯等,一般每鍋湯或每碗粥加入10 - 15顆,需在出鍋前10 - 15分鐘加入,避免長時間高溫破壞營養。 製作甜品:可用於製作桂圓乾糯米糕、桂圓銀耳羹等甜品,根據個人口味適量添加,增添風味和營養。 【注意事項】 桂圓乾性溫,過量食用易上火,出現口腔潰瘍、牙齦腫痛、流鼻血等症狀,熱性體質、容易上火人群應控制食用量。 桂圓乾含糖量較高,糖尿病患者食用時需嚴格控制量,並密切監測血糖變化,以免引起血糖波動。 孕婦不宜大量食用桂圓乾,因其性溫,可能會加重體內燥熱,引起胎動不安甚至流產風險。 對桂圓乾過敏者禁止食用,若食用後出現皮膚瘙癢、皮疹、呼吸困難等過敏反應,應立即就醫。 【搭配食療】 桂圓紅棗茶 材料:桂圓乾10顆,紅棗5顆,紅糖適量。 做法:紅棗洗淨去核,與桂圓乾一同放入杯中,用開水沖泡,悶泡15 - 20分鐘,加入紅糖調味即可。 功效:具有補血養顏、益氣安神的功效,適合氣血不足、面色蒼白、失眠多夢人群飲用,可改善身體氣血狀態,提升精神活力。 桂圓蓮子百合粥...
- $24.99
- $24.99
- 單價
- 每
-
【別稱】 苟起子、甜菜子、杞子、紅青椒、枸蹄子、枸杞豆、血杞子等。 【性味歸經】 味甘,性平;歸肝、腎經。 【功效】 滋補肝腎:有效改善肝腎陰虛引發的腰膝酸軟、頭暈目眩、視力減退以及遺精等症狀,助力提升肝腎功能,增強身體抵禦疾病的能力。 益精明目:對長期用眼導致的眼睛乾澀、疲勞、視物不清等狀況有良好緩解作用,常用於治療因肝腎陰虛所致的目暗不明,是護眼的佳品。 延緩衰老:富含多種抗氧化成分,能夠清除體內自由基,減少細胞受氧化損傷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延緩身體各器官的衰老進程。 【營養價值】 枸杞蘊含豐富的枸杞多糖、類胡蘿蔔素(如β - 胡蘿蔔素、葉黃素等)、多種維生素(包括維生素A、C、E及B族維生素等)、氨基酸以及礦物質(如鐵、鋅、硒等)。其中,枸杞多糖可調節免疫功能,增強機體抗病能力;類胡蘿蔔素可轉化為維生素A,對眼睛健康極為關鍵;各類維生素和礦物質參與身體眾多代謝過程,維持身體正常生理機能。 【用法用量】 內服 嚼食:直接嚼食口感甘甜,方便簡單,每次嚼食5 - 10克左右即可。 泡水:取5 - 15克枸杞置於杯中,用開水沖泡,待水溫合適時飲用,可多次沖泡直至味道變淡。 煲湯煮粥:煲湯或煮粥時加入適量枸杞,一般用量為10 - 20克,既能增加營養,又可提升食物風味。 外用:較少應用,可將枸杞提取物製成眼部護理產品,用於緩解眼部不適。 【注意事項】 枸杞溫熱身體效果明顯,正處於感冒發燒、身體有炎症或者腹瀉期間的人不宜食用,以免加重病情。 由於枸杞含糖量較高,糖尿病患者需謹慎食用,食用前務必諮詢醫生,嚴格把控攝入量,防止血糖出現較大波動。 過量食用枸杞可能引發上火,出現流鼻血、眼睛紅腫等症狀,應注意適量食用。 【儲存方法】 應放置在陰涼、乾燥、通風的地方,避免陽光直接照射。可密封保存於保鮮袋或密封罐中,防止受潮、發霉以及被蟲蛀。若短期內食用不完,可放入冰箱冷藏,溫度設定在0 - 4℃左右,有助於延長保質期。 【搭配食療】 枸杞菊花飲 材料:枸杞10克、菊花6克。 做法:將枸杞和菊花一同放入杯中,用沸水沖泡,悶泡5 - 10分鐘後即可飲用,可反覆沖泡至味淡。 功效:菊花清肝明目,枸杞滋補肝腎、益精明目,二者搭配,能顯著增強清肝明目、養肝血的功效,特別適合長期面對電腦、眼睛易疲勞的人群飲用,可緩解眼乾、眼澀、目赤腫痛等症狀 。 枸杞紅棗粥 材料:枸杞15克、紅棗5顆、大米100克、適量冰糖。 做法:大米淘洗乾淨,紅棗去核,與枸杞一同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煮至大米熟爛,加入冰糖攪拌至融化即可。 功效:紅棗具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的作用,與枸杞一同搭配,能更好地滋補氣血,調理脾胃,改善氣血不足、面色萎黃、身體乏力等症狀,尤其適合女性日常養生食用...
- $24.99
- $24.99
- 單價
- 每
-
【功效】 南杏仁具有潤肺止咳的功效,對於肺燥咳嗽、乾咳少痰等症狀有一定的緩解作用。它還能潤腸通便,幫助改善腸燥便秘的情況,使大便通暢。此外,南杏仁在一定程度上還具有美容養顏的作用,其所含的營養成分有助於滋潤皮膚,使皮膚更加光滑細嫩。 【別稱】 甜杏仁、巴旦木(部分地區誤稱)等。 【性味歸經】 味甘,性平。歸肺、大腸經。 【營養價值】 南杏仁富含蛋白質,能為人體提供必要的氨基酸,維持身體正常的生理功能和組織修復。它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如亞油酸、油酸等,有利於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水平,保護心血管健康。南杏仁中的維生素E含量較高,是一種強效的抗氧化劑,能保護細胞免受自由基的損害,延緩衰老,同時對皮膚健康有益。此外,南杏仁還含有鈣、鐵、鋅等多種礦物質,鈣有利於骨骼和牙齒的健康,鐵可預防缺鐵性貧血,鋅對維持人體正常的免疫功能和生長發育具有重要作用。 【儲存方法】 常溫乾燥儲存:將南杏仁放在乾燥、通風、陰涼的地方,避免陽光直射。可以使用密封容器或密封袋裝好,防止潮濕空氣進入,以免發黴變質。 冷藏保存:若想延長保存時間,可將南杏仁放入冰箱冷藏室,溫度設定在0 - 4℃左右。冷藏前要確保南杏仁乾燥,用保鮮袋或保鮮盒密封包裝,防止串味和吸潮。 冷凍保存:對於大量的南杏仁,冷凍保存是個好方法。把南杏仁裝入密封袋或密封容器中,放入冰箱冷凍室。冷凍的南杏仁在食用前需提前解凍,其口感和營養成分受影響較小。 【用法用量】 直接食用:南杏仁可以直接食用,口感香脆,一般每次食用10 - 15粒,可根據個人喜好適當調整。直接食用能最大程度地保留其營養成分。 泡水飲用:取5 - 10粒南杏仁,用開水沖泡,悶泡10 - 15分鐘後即可飲用。可重複沖泡多次,直至南杏仁味道變淡。南杏仁泡水有一定的潤肺作用。 煲湯、煮粥:在煲湯或煮粥時加入適量的南杏仁,如南杏仁瘦肉湯、南杏仁百合粥等。一般每次用10 - 15粒南杏仁,能增加湯或粥的風味和營養價值。 製作甜點:南杏仁可用於製作各種甜點,如南杏仁蛋糕、南杏仁布丁等。在製作過程中,可根據食譜要求加入適量的南杏仁,既能增添甜點的口感,又能增加營養。 製作杏仁露:將南杏仁磨成漿,加入適量的水和糖,煮至沸騰即可製成杏仁露。杏仁露口感濃郁,營養豐富,是一種受歡迎的飲品。 【注意事項】 過敏者慎用:部分人可能對南杏仁過敏,食用後可能出現口腔腫脹、皮疹、呼吸困難等過敏症狀。對南杏仁過敏的人群應避免食用。 不宜過量食用:南杏仁雖然營養豐富,但含有一定的苦杏仁苷,過量食用可能會在體內分解出有毒的氫氰酸,引起中毒反應,如頭痛、噁心、嘔吐等。因此,食用南杏仁應適量,不宜過度攝入。 【搭配食療】 南杏仁燉雪梨 材料:南杏仁10克,雪梨1個,適量冰糖。 做法:將雪梨洗淨,去皮去核,切成小塊;南杏仁洗淨。把雪梨塊、南杏仁放入燉盅中,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燉煮1 - 1.5小時,最後加入適量冰糖,攪拌至冰糖溶化即可。 功效:具有潤肺止咳、清熱化痰的功效,適用於肺燥咳嗽、咽喉乾痛等症狀。 南杏仁豬肺湯 材料:南杏仁15克,豬肺200克,適量鹽、薑片、料酒。 做法:將豬肺洗淨,切成小塊,焯水備用;南杏仁洗淨。把豬肺、南杏仁、薑片、料酒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燉煮1.5至2小時,最後加入適量鹽調味即可。 功效:能補肺潤燥、止咳平喘,適用於肺虛久咳、氣短乏力等症狀。
- $4.99
- $4.99
- 單價
- 每
-
【功效】 在傳統醫學中,羅漢果具有清熱潤肺的功效,常用於改善肺熱或肺燥咳嗽、咯痰不爽等症狀,能有效緩解呼吸道的燥熱與不適。其利咽開音作用顯著,對因肺熱引起的咽喉腫痛、聲音嘶啞,以及教師、歌手等用嗓過度人群的喉部疲勞,有良好的調理效果。同時,羅漢果還具有滑腸通便的作用,可改善因腸燥引起的便秘問題。從現代醫學角度看,羅漢果富含的羅漢果甜苷,甜度高且熱量低,適合糖尿病患者及需要控制糖分攝入的人群;其含有的黃酮類、多糖類等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作用,有助於增強機體免疫力,降低慢性疾病發生風險;此外,羅漢果在調節血脂、保護肝臟等方面也展現出一定的潛在功效。 【別稱】 拉汗果、假苦瓜、金不換、神仙果 【性味歸經】 味甘,性涼;歸肺、大腸經 【營養價值】 羅漢果的主要營養成分包括羅漢果甜苷,其甜度約為蔗糖的300倍,且不參與人體糖代謝,不會引起血糖波動 ,是理想的天然甜味劑。此外,羅漢果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有助於促進腸道蠕動,維持腸道健康。在活性成分方面,羅漢果富含黃酮類化合物,如黃酮醇、黃烷醇等,具有較強的抗氧化活性,能清除體內自由基;其多糖成分則具有免疫調節、降血糖等多種生物活性。同時,羅漢果還含有多種維生素(如維生素C、維生素B族)和鉀、鎂、鈣等礦物質,對維持身體正常生理功能發揮著重要作用。 【儲存方法】 將羅漢果放置在乾燥、陰涼、通風良好的環境中,避免陽光直射和潮濕,防止羅漢果發黴變質,影響品質和功效。 使用密封容器或密封袋保存羅漢果,盡量排出內部空氣,減少與氧氣的接觸,延緩羅漢果氧化,保持其有效成分穩定。 若需長期儲存,可將密封好的羅漢果放入冰箱冷藏室,溫度控制在0 - 5℃左右;若環境濕度較大,可在儲存容器中放入乾燥劑,進一步保持乾燥環境。 【用法用量】 泡水飲用:取1/4 - 1/2個羅漢果,敲碎後放入杯中,用80 - 100℃的開水沖泡,悶泡10 - 15分鐘後飲用,可反覆沖泡3 - 4次,直至味道變淡,這是最常見的食用方法。 煲湯煮湯:在煲湯或煮甜湯時加入羅漢果,如羅漢果瘦肉湯、羅漢果銀耳羹等,一般每鍋湯加入1/2 - 1個羅漢果,需在湯快煲好前20 - 30分鐘放入,避免長時間高溫破壞營養成分,增添湯品的清甜風味和潤肺功效。 製作茶飲:可與菊花、胖大海、麥冬等搭配,製作成清熱利咽的養生茶飲,根據個人口味調整各食材用量,共同發揮潤喉、降火的作用。 【注意事項】 羅漢果性涼,脾胃虛寒、容易腹瀉的人群不宜過量食用,以免加重腸胃負擔,引發不適症狀。 羅漢果作為中藥材,長期大量食用可能會對身體造成一定影響,建議在醫生或中醫師的指導下合理使用。 對羅漢果過敏者禁止食用,若食用後出現皮膚瘙癢、皮疹、呼吸困難等過敏反應,應立即停止食用並就醫。 【搭配食療】 羅漢果胖大海茶 材料:羅漢果1/2個,胖大海3 - 5顆,冰糖適量(可選)。 做法:將羅漢果敲碎,胖大海洗淨,一同放入杯中,用開水沖泡,悶泡15 - 20分鐘,若喜歡甜味可加入適量冰糖調味。 功效:具有清熱利咽、潤喉開音的功效,適合咽喉腫痛、聲音嘶啞、乾咳無痰人群飲用,可有效緩解喉部不適,減輕呼吸道燥熱症狀。...
- $4.99
- $4.99
- 單價
- 每
-
【功效】 湘蓮子具有補脾止瀉的功效,能夠增強脾胃的運化功能,對於脾胃虛弱所導致的久瀉不止、便溏等症狀有良好的調理作用。常與山藥、茯苓等藥物配伍使用,以加強補脾益氣、澀腸止瀉的效果,促進消化吸收,改善脾胃功能。 它還能養心安神,可用於治療心陰不足、心腎不交引起的失眠多夢、心悸怔忡等情況。湘蓮子能夠滋養心陰,交通心腎,緩解心神不寧的狀態。在應用中,常與酸棗仁、柏子仁等養心安神藥物一同使用,以加強養心安神的作用;也可與麥冬、五味子等配伍,起到滋陰斂氣的功效,幫助改善睡眠質量,寧心定悸。 此外,湘蓮子還具有補腎澀精的作用,對於腎虛不固導致的遺精、滑精等症狀有一定的治療效果,可與芡實、蓮須等收澀藥物配伍,增強補腎固精的作用 。 【別稱】 湘蓮、湖南蓮子等。 【性味歸經】 味甘、澀,性平。歸脾、腎、心經。 【營養價值】 湘蓮子富含蛋白質,其含量較高,是人體組織細胞更新和修復的重要原料,能為身體提供充足的營養。同時含有豐富的澱粉,可緩慢釋放能量,維持身體正常的生理活動。湘蓮子中維生素含量豐富,如維生素B族,參與人體新陳代謝,對維護神經系統、消化系統的正常功能至關重要;還含有維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增強免疫力。此外,湘蓮子含有多種礦物質,如鈣、磷、鐵等,鈣有助於骨骼和牙齒的健康,磷參與體內能量代謝,鐵對於預防和改善缺鐵性貧血有重要意義。湘蓮子還含有蓮心鹼等生物活性成分,具有鎮靜、降血壓等作用。 【儲存方法】 干燥储存:將湘蓮子放置在乾燥、通風、陰涼的地方,避免潮濕環境,防止發霉、蟲蛀。可以使用密封容器或密封袋將湘蓮子裝好,減少與空氣的接觸,延長保存時間。定期檢查,若發現受潮,可及時晾晒。 冷藏保存:若想更長久地保存湘蓮子,可將其放入冰箱冷藏室,溫度控制在0 - 4℃左右。冷藏前要確保湘蓮子乾燥,使用保鮮袋或保鮮盒密封包裝,以防吸潮和串味。 冷凍保存:對於大量的湘蓮子,冷凍保存是一個有效的方法。將湘蓮子裝入密封袋或密封容器中,放入冰箱冷凍室。冷凍後的湘蓮子在食用前需提前解凍,其營養成分基本不受影響 。 【用法用量】 直接食用:湘蓮子可經過蒸煮後直接食用,口感粉糯。一般每次食用10 - 15顆左右,可根據個人喜好和身體狀況適當調整。直接食用能最大程度地保留湘蓮子的營養成分,但要注意蓮子較難消化,不宜過量食用,以免引起腸胃不適。 煎服:在中藥方劑中,湘蓮子常與其他藥物一起煎服,一般用量為6 - 15克。煎服時,湘蓮子中的有效成分能更好地溶出,與其他藥物協同發揮作用,用於治療相關病症。 煲汤、煮粥:湘蓮子常用於煲湯、煮粥,如蓮子百合粥、蓮子排骨湯等。在煲湯、煮粥時,可根據個人口味和需求加入適量的湘蓮子,既能增加食物的風味,又能提高營養價值。 制成甜品:湘蓮子還可以製成蓮子羹、蓮子糕等甜品。製成甜品後,湘蓮子的口感更加豐富,便於食用,且具有一定的滋補作用,適合日常養生。 【注意事項】 大便燥結者慎食:湘蓮子澀腸收斂作用較強,大便燥結者食用後可能會加重便秘症狀,故應慎用。 中滿痞脹者忌用:湘蓮子補益收澀,中滿痞脹者,即腹部脹滿不適、氣機不暢的人群,食用湘蓮子可能會加重脹滿症狀,因此不宜食用。 不宜过量食用:過量食用湘蓮子可能會引起腸胃不適,如腹脹、消化不良等。此外,湘蓮子含有較高的澱粉和糖分,過量食用還可能導致血糖升高,因此應適量食用。 【搭配食療】 湘蓮子百合粥 材料:湘蓮子15克,百合15克,粳米100克,適量冰糖。 做法:先將湘蓮子、百合洗淨,浸泡數小時;粳米洗淨。把粳米、湘蓮子、百合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煮至米爛成粥。最後加入適量冰糖,攪拌均勻,煮至冰糖溶化即可。 功效:具有養心安神、潤肺止咳的功效,適用於失眠多夢、心悸怔忡、肺燥咳嗽等症狀。 湘蓮子豬肚湯 材料:湘蓮子20克,豬肚1個,適量鹽、姜片、蔥段。 做法:將豬肚反復清洗乾淨,焯水後切成條狀;湘蓮子洗淨。把豬肚、湘蓮子、姜片、蔥段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燉煮2至3小時,最後加入適量鹽調味即可。 功效:能補脾益胃、澀精止帶,適用於脾胃虛弱、食欲不振、腎虛遺精等症狀。
- $12.99
- $12.99
- 單價
- 每
-
【功效】 新疆無核紅棗片具有補中益氣的功效,能滋養脾胃。對於脾胃虛弱引起的疲倦乏力、食欲不振、腹瀉等症狀,有良好的調理作用。常與山藥、芡實等搭配,強化健脾和胃的效果,促進消化吸收功能。 它還能養血安神,可用於改善因血虛導致的面色萎黃、唇甲蒼白,以及失眠多夢、心悸怔忡等情況。新疆無核紅棗片能補益心血,安撫心神,緩解精神緊張。在調理過程中,常與當歸、熟地黃等養血藥物配合,增強養血之效;或與酸棗仁、柏子仁等安神藥物同用,提升安神助眠的作用,改善睡眠質量 。 此外,新疆無核紅棗片富含維生素C、鐵等營養成分,有助於增強免疫力,促進鐵質吸收,對預防缺鐵性貧血有一定幫助。其含有的環磷酸腺苷等生物活性物質,還具有抗疲勞、調節免疫等作用。 【別稱】 暫無其他特殊別稱 【性味歸經】 味甘,性溫。歸脾、胃、心經。 【營養價值】 新疆無核紅棗片富含多種營養成分。其含糖量豐富,包含葡萄糖、果糖、蔗糖等,能快速為人體補充能量。維生素方面,含有大量維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可增強免疫細胞活性,提升身體免疫力,同時促進膠原蛋白合成;維生素B族參與人體新陳代謝,維護神經系統和消化系統正常運轉。礦物質中,鐵元素含量較高,對預防和改善缺鐵性貧血至關重要;鈣元素有利於維持骨骼和牙齒健康;鉀元素則在維持體內電解質平衡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此外,還含有環磷酸腺苷等生物活性成分,能調節免疫、抗疲勞,並對心血管健康有一定益處。 【儲存方法】 乾燥密封儲存:將新疆無核紅棗片放置在乾燥、通風、陰涼處,避免潮濕環境。可使用密封容器(如玻璃罐、密封塑料盒)或密封袋包裝,減少與空氣接觸,防止受潮發霉、蟲蛀,延長保存期限。 冷藏保存:若需長時間保存,可將密封好的新疆無核紅棗片放入冰箱冷藏室,溫度控制在0 - 4℃。冷藏前需確保棗片乾燥,避免因溫度差異產生水汽,導致棗片變質,同時防止串味。 冷凍保存:對於大量的新疆無核紅棗片,冷凍保存是有效方式。將棗片裝入密封袋或密封容器後,放入冰箱冷凍室。食用前提前取出解凍,口感和營養成分基本不受影響,適合長期儲存。 【用法用量】 直接食用:新疆無核紅棗片可直接食用,口感甘甜、方便快捷。一般每次食用10 - 15片,可依個人喜好和身體狀況適當調整。直接食用能最大程度保留營養成分,但不宜過量,以免引起消化不良等問題。 泡茶:將5 - 8片新疆無核紅棗片放入杯中,用沸水沖泡,悶泡10 - 15分鐘後即可飲用。可單獨泡飲,也可與枸杞、菊花、玫瑰花等搭配,增加風味和養生功效,適合日常養生保健。 煲湯、煮粥:在煲湯、煮粥時加入新疆無核紅棗片,如紅棗蓮子粥、紅棗排骨湯等。根據食譜和個人喜好,每次加入10 - 15片,既能提升湯粥的甜度和風味,又能增加營養價值。 烘焙製作:新疆無核紅棗片可用於烘焙,製作紅棗糕、紅棗餅乾、紅棗麵包等點心。在烘焙過程中,可將棗片切碎或磨成棗泥加入麵糰或糕糊中,增添獨特風味和營養。 【注意事項】 濕盛中滿者慎用:新疆無核紅棗片味甘性溫,易助濕生熱。濕盛中滿者,如經常出現脘腹脹滿、舌苔厚膩等症狀,食用後可能加重濕邪,導致病情加重,應謹慎食用。 糖尿病患者慎食:其含糖量較高,糖尿病患者食用後易引起血糖波動,不利於血糖控制。糖尿病患者如需食用,需嚴格控制攝入量,並在醫生或營養師指導下進行。 不宜過量食用:過量食用新疆無核紅棗片可能導致胃腸不適,如腹脹、腹痛、消化不良等。同時,因其糖分高,過量食用還可能誘發齲齒等口腔問題,建議適量食用。 注意衛生問題:購買時選擇包裝完好、衛生達標的產品。開封後盡快食用,避免因存放不當滋生細菌,影響健康。 【搭配食療】 新疆無核紅棗片桂圓茶 材料:新疆無核紅棗片10片,桂圓肉15克,枸杞10克,適量冰糖。 做法:將新疆無核紅棗片、桂圓肉、枸杞洗淨,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煮10 - 15分鐘,最後加入冰糖,攪拌至溶化即可。 功效:具有補血養顏、養心安神的功效,適用於氣血不足、心悸失眠、面色萎黃等症狀。 新疆無核紅棗片山藥小米粥 材料:新疆無核紅棗片12片,山藥150克,小米100克,適量冰糖。...
- $6.99
- $6.99
- 單價
- 每
-
【功效】 在傳統醫學中,北杏仁具有降氣止咳平喘的功效,常用於改善多種咳嗽氣喘症狀,無論是風寒咳嗽、風熱咳嗽,還是肺燥咳嗽,都有一定的治療作用,能有效緩解咳嗽帶來的不適,促進呼吸順暢。其潤腸通便的作用顯著,可改善腸燥便秘問題,透過潤滑腸道、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排便。此外,北杏仁還具有一定的宣肺作用,能調節肺氣的宣發與肅降,改善因肺氣不宣導致的胸悶、氣短等症狀。從現代醫學角度看,北杏仁含有苦杏仁苷,在體內可分解產生微量氫氰酸,對呼吸中樞有輕度抑制作用,從而達到鎮咳平喘的效果;其富含的油脂能潤滑腸道,促進排便;同時,北杏仁中的不飽和脂肪酸、蛋白質、維生素及礦物質等成分,在維持身體正常生理功能、增強免疫力等方面也發揮著重要作用。 【別稱】 苦杏仁、杏仁 【性味歸經】 味苦,性微溫;有小毒;歸肺、大腸經 【營養價值】 北杏仁營養豐富,富含優質蛋白質,包含多種人體必需氨基酸,能夠為身體提供重要的營養支持,參與機體組織的構建與修復。其脂肪含量較高,且以不飽和脂肪酸為主,有助於降低膽固醇水平,對心血管健康有益。礦物質方面,含有鈣、鐵、磷、鉀等,鈣是骨骼和牙齒的重要組成成分,鐵對預防缺鐵性貧血至關重要,磷參與身體的能量代謝和酸鹼平衡調節,鉀元素則在維持心臟正常功能和血壓穩定上發揮重要作用。此外,北杏仁還含有維生素E、維生素B族等,維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能保護細胞免受自由基損傷,B族維生素參與身體的新陳代謝過程。同時,北杏仁中的苦杏仁苷等生物活性成分,具有獨特的生理功能。 【儲存方法】 將北杏仁放置在乾燥、陰涼、通風良好的環境中,避免陽光直射和潮濕,防止發黴、蟲蛀,影響品質。 使用密封容器或密封袋進行保存,盡量排出內部空氣,減少與氧氣接觸,延緩北杏仁氧化變質,保持其營養成分的穩定性。 若需長期儲存,可將密封好的北杏仁放入冰箱冷藏室,溫度控制在0 - 5℃左右;若環境濕度較大,可在儲存容器中放入乾燥劑,進一步保持乾燥。 【用法用量】 入藥煎服:北杏仁作為中藥材使用時,一般用量為3 - 10克,需與其他藥材配伍,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煎煮20 - 30分鐘,具體用量和煎煮時間需根據病情和醫囑確定。 製作飲品:可磨成杏仁粉,用於製作杏仁露、杏仁茶等飲品。取適量杏仁粉,用熱水衝調,攪拌均勻後飲用;也可與牛奶、蜂蜜等搭配,增添風味,一般每次使用杏仁粉10 - 15克。 烹飪調味:在烹飪菜肴、製作糕點時,可適量加入北杏仁碎,如杏仁雞丁、杏仁蛋糕等,增添獨特的香味和口感,但要注意控制用量,避免過量食用。 【注意事項】 北杏仁有小毒,不可過量食用,以免引起中毒症狀,如頭暈、頭痛、噁心、嘔吐、呼吸困難等,嚴重時甚至危及生命。 嬰兒、孕婦及陰虛咳嗽、大便溏瀉者應慎用北杏仁,使用前需諮詢醫生或中醫師的意見。 在食用北杏仁時,應確保其經過正確的炮製處理,如炒制、水煮等,以降低毒性。未經炮製的生北杏仁毒性較強,更需謹慎食用。 對堅果類食物過敏者,應避免食用北杏仁,若食用後出現皮膚瘙癢、皮疹、喉頭水腫、呼吸困難等過敏反應,應立即就醫。 【搭配食療】 杏仁豬肺湯 材料:北杏仁10克,豬肺200克,生薑3片,鹽適量。 做法:豬肺反覆沖洗乾淨,切塊,焯水備用;北杏仁洗淨。將豬肺、北杏仁、生薑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燉煮1 - 1.5小時,至豬肺熟爛,最後加鹽調味。 功效:具有潤肺止咳、補肺虛的功效,適合肺虛咳嗽、氣喘人群食用,可緩解呼吸道不適症狀,增強肺部功能。 杏仁百合粥 材料:北杏仁10克,鮮百合30克,大米100克,冰糖適量。 做法:北杏仁洗淨,大米淘洗乾淨;鮮百合掰開洗淨。將大米、北杏仁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煮30 - 40分鐘,至米粒軟爛,加入鮮百合繼續煮10 - 15分鐘,最後加入冰糖調味。 功效:能潤肺止咳、清心安神,適合肺燥咳嗽、失眠多夢人群食用,有助於改善咳嗽症狀,調節睡眠質量。...
- $5.99
- $5.99
- 單價
- 每
-
【功效】 在傳統醫學中,雪梨乾具有潤肺止咳的功效,常用於緩解肺燥咳嗽、乾咳無痰、痰少而黏等症狀,能滋潤肺部,減輕咳嗽帶來的不適。其清熱降火作用顯著,可改善因肺胃蘊熱引起的咽喉腫痛、口鼻乾燥、目赤等問題。雪梨乾還具有生津止渴的效果,能緩解口乾舌燥、津液不足的狀況。從現代醫學角度看,雪梨乾富含膳食纖維,有助於促進腸道蠕動,預防和改善便秘;含有多種維生素(如維生素C、B族維生素)和礦物質(如鉀、鎂等),有助於維持身體正常的新陳代謝;其中的類黃酮等抗氧化物質,能清除體內自由基,增強身體抗氧化能力,在抗炎、降低慢性疾病風險等方面也有一定潛在益處。 【性味歸經】 味甘、微酸,性涼;歸肺、胃經 【營養價值】 雪梨乾保留了雪梨的大部分營養成分。它含有豐富的果膠等膳食纖維,可促進腸道有益菌群生長,調節腸道功能。維生素C能增強免疫力,促進膠原蛋白合成;B族維生素參與身體的能量代謝。在礦物質方面,鉀元素有助於維持心臟正常功能和調節血壓;鎂元素對維持骨骼和神經肌肉的正常興奮性有重要作用。此外,雪梨乾還含有糖類、有機酸等成分,賦予其獨特風味的同時,也為身體提供一定的能量。 【儲存方法】 將雪梨乾放置在乾燥、陰涼、通風良好的地方,避免陽光直射,防止受潮變軟、發黴變質,影響口感和品質。 使用密封袋或密封容器進行保存,盡量排出袋內或容器內的空氣,減少與氧氣的接觸,防止雪梨乾氧化變色,保持其營養成分的穩定性。 若需長期保存,可將密封好的雪梨乾放入冰箱冷藏室,溫度控制在0 - 5℃左右;若環境濕度較大,可在儲存容器中放入乾燥劑,進一步保持乾燥。 【用法用量】 直接食用:雪梨乾可直接食用,口感甘甜有嚼勁,一般每天食用10 - 20克為宜。 泡水飲用:取5 - 10片雪梨乾,用開水沖泡,悶泡5 - 10分鐘後飲用,可反覆沖泡3 - 4次,直至味道變淡;也可用溫水長時間浸泡,能更好地保留其中的營養成分。 煲湯煮粥:在煲湯或煮粥時加入適量雪梨乾,如雪梨乾銀耳湯、雪梨乾百合粥等,一般每鍋湯或每碗粥加入10 - 15克,可增添清甜風味和營養,但需注意在出鍋前10 - 15分鐘加入,避免長時間高溫破壞營養。 製作甜品:可用於製作雪梨乾糖水、雪梨乾果醬等甜品,根據個人口味適量添加,提升甜品的風味和營養價值。 【注意事項】 雪梨乾性涼,脾胃虛寒、容易腹瀉的人群不宜過量食用,以免加重腸胃不適症狀。 雪梨乾含有一定糖分,糖尿病患者食用時需嚴格控制量,並密切監測血糖變化,避免血糖波動過大。 在選購雪梨乾時,應選擇無黴變、無異味、色澤自然的產品,避免購買添加過多色素、防腐劑的劣質雪梨乾。 對梨過敏者禁止食用雪梨乾,若食用後出現皮膚瘙癢、皮疹、喉嚨發緊等過敏反應,應立即就醫。 【搭配食療】 雪梨乾百合銀耳羹 材料:雪梨乾15克,鮮百合30克,銀耳1朵,冰糖適量。 做法:銀耳提前泡發,撕成小朵;雪梨乾洗淨;鮮百合掰開洗淨。將銀耳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燉煮1小時左右,至銀耳濃稠;加入雪梨乾和鮮百合,繼續煮15 - 20分鐘,最後加入冰糖調味,煮至冰糖融化即可。 功效:具有潤肺止咳、滋陰潤燥的功效,適合肺燥咳嗽、咽乾口燥人群食用,能有效緩解呼吸道不適症狀,同時滋養肌膚。 雪梨乾茅根竹蔗水 材料:雪梨乾15克,白茅根20克,竹蔗200克,冰糖適量。 做法:竹蔗去皮切段,白茅根洗淨,雪梨乾沖洗乾淨。將竹蔗、白茅根、雪梨乾一同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煮30...
- $12.99
- $12.99
- 單價
- 每
-
【功效】 陳皮具有理氣健脾的功效,能有效調理脾胃氣機。對於脾胃氣滯所引起的脘腹脹痛、噁心嘔吐、食欲不振、腹瀉等症狀,陳皮可通過行氣消脹、和胃降逆來緩解。常與厚朴、蒼術等配伍,增強理氣除脹、燥濕運脾的作用;也可與黨參、白術等搭配,用於脾胃虛弱、氣機不暢者,以達到補氣健脾、行氣消滯的效果。 它還具備燥濕化痰的作用,適用於濕痰、寒痰咳嗽等症狀。陳皮性溫能燥濕,入肺經可祛散肺中濕痰,與半夏、茯苓等藥物配伍,組成二陳湯,是治療濕痰咳嗽的經典方劑。此外,陳皮能促進消化液分泌,有助於增強消化功能,消除食積,改善消化不良、胃脘脹滿等不適。 現代研究發現,陳皮中的成分還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等作用,對心血管系統也有一定的保護作用,可降低血脂、抑制血小板聚集,有利於維護身體健康。 【別稱】 橘皮、貴老、紅皮、黃橘皮、廣橘皮、新會皮、柑皮等。 【性味歸經】 味辛、苦,性溫。歸脾、肺經。 【營養價值】 陳皮富含揮發油,主要成分有檸檬烯、橙皮苷等,這些揮發油能刺激胃液分泌,促進消化,增強胃腸蠕動,有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陳皮中還含有多種黃酮類化合物,如橙皮苷、川陳皮素等,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抗病毒等生物活性,能清除體內自由基,增強機體免疫力,預防多種疾病。 此外,陳皮含有維生素C、維生素B族等多種維生素,以及鈣、鐵、鉀等礦物質。維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促進膠原蛋白合成,增強免疫力;維生素B族參與人體新陳代謝,維持神經系統和消化系統的正常功能;礦物質對於維持體內電解質平衡、骨骼健康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儲存方法】 干燥储存:將陳皮放置在乾燥、通風、陰涼的地方,避免潮濕環境,防止發霉變質。可以使用密封容器(如玻璃罐、密封塑料盒)或密封袋將陳皮裝好,減少與空氣的接觸,延長保存時間。定期檢查,若發現受潮,及時晾晒或烘乾。 分年存放:新陳皮和老陳皮最好分開存放,以便區分和管理。老陳皮價值較高,存放時要更加注意環境的穩定性,避免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 防蟲防蛀:為防止陳皮被蟲蛀,可在儲存容器中放入一些花椒、樟腦丸等天然驅蟲物,與陳皮一同存放,起到防蟲效果。但要注意避免樟腦丸等化學驅蟲物直接接觸陳皮,以免影響其品質。 【用法用量】 泡茶饮用:陳皮可單獨泡茶,一般每次取3 - 5克,用開水沖泡,悶泡10 - 15分鐘後即可飲用。也可與其他食材或藥材搭配,如陳皮普洱、陳皮紅棗茶等,增加茶飲的風味和功效。 烹饪调味:在烹飪中,陳皮是常用的調味料,可用於燉肉、燉湯、炒菜等。一般每500克食材可加入5 - 10克陳皮,能去腥增香,提升菜肴的風味,如陳皮燉鴨、陳皮排骨等。 入药煎服:在中藥方劑中,陳皮常與其他藥物一起配伍使用,一般用量為3 - 10克。根據病情和配伍的不同,用量可適當調整。煎服時,陳皮中的有效成分能充分溶出,與其他藥物協同發揮治療作用。 制成蜜饯:陳皮可以製成蜜餞,如陳皮梅、九制陳皮等。製成蜜餞後,口感酸甜可口,便於保存和攜帶,且具有一定的開胃消食作用。 【注意事項】 阴虚燥咳者慎用:陳皮性溫燥,陰虛燥咳者,如經常出現口乾舌燥、乾咳無痰、手足心熱等症狀的人群,食用陳皮可能會加重陰虛燥熱的症狀,應慎用。 气虚体弱者慎用:陳皮行氣之力較強,氣虛體弱者,如經常感到疲倦乏力、氣短懶言等症狀的人群,過量食用可能會耗氣,加重氣虛症狀,需謹慎食用。 不宜过量食用:過量食用陳皮可能會引起口乾、口苦、便秘等上火症狀,還可能刺激胃黏膜,導致胃脘不適。因此,應適量食用陳皮,避免過量。 【搭配食療】 陳皮紅棗茶 材料:陳皮5克,紅棗5枚,適量冰糖。 做法:將陳皮洗淨,紅棗去核洗淨。把陳皮和紅棗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煮15 - 20分鐘;加入冰糖調味,再煮至冰糖溶化即可。 功效:具有理氣健脾、養血安神的功效,適用於脾胃虛弱、氣血不足、失眠多夢等症狀。 陳皮瘦肉粥 材料:陳皮5克,瘦肉100克,粳米100克,適量鹽、生薑。 做法:將陳皮洗淨,瘦肉切成絲,用鹽醃製片刻;粳米洗淨。把粳米、陳皮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煮至米爛;加入瘦肉絲和生薑絲,繼續煮至瘦肉熟透;加入適量鹽調味即可。 功效:能理氣健脾、滋陰潤燥,適用於脾胃氣滯、陰液不足引起的脘腹脹痛、口乾舌燥等症狀。
- $24.99
- $24.99
- 單價
- 每
-
【功效】 無花果乾具有健脾開胃的功效,能促進胃腸蠕動,增強消化功能,對於脾胃虛弱、食欲不振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它還能潤腸通便,其豐富的膳食纖維可以增加糞便體積,促進排便,緩解便秘症狀。此外,無花果乾在清熱解毒方面也有一定作用,可用於緩解咽喉腫痛、燥熱咳嗽等症狀。 【別稱】 映日果乾、文仙果乾、奶漿果乾等。 【性味歸經】 味甘,性平。歸肺、胃、大腸經。 【營養價值】 無花果乾富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能為人體提供能量。它含有多種維生素,如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E及B族維生素等,具有抗氧化作用,能保護細胞免受自由基的損傷,增強免疫力。無花果乾中的礦物質含量也很豐富,包括鈣、鐵、鉀、鎂等,鈣有利於骨骼健康,鐵可預防缺鐵性貧血,鉀能維持心臟正常功能和體內電解質平衡。此外,它還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可促進腸道健康,預防便秘。同時,無花果乾中含有一些特殊的生物活性成分,如補骨脂素、佛手柑內酯等,具有一定的抗炎、抗菌等作用。 【儲存方法】 常溫乾燥儲存:將無花果乾放在乾燥、通風、陰涼的地方,避免陽光直射。可以使用密封容器或密封袋裝好,防止潮濕空氣進入,以免發黴變質。 冷藏保存:若想延長保存時間,可將無花果乾放入冰箱冷藏室,溫度設定在0 - 4℃左右。冷藏前要確保無花果乾乾燥,用保鮮袋或保鮮盒密封包裝,防止串味和吸潮。 冷凍保存:對於大量的無花果乾,冷凍保存是個好方法。把無花果乾裝入密封袋或密封容器中,放入冰箱冷凍室。冷凍的無花果乾在食用前需提前解凍,其口感和營養成分受影響較小。 【用法用量】 直接食用:無花果乾可直接食用,口感香甜,一般每次食用3 - 5顆,可根據個人喜好適當調整。直接食用能最大程度地保留其營養成分。 泡水飲用:取2 - 3顆無花果乾,用開水沖泡,悶泡10 - 15分鐘後即可飲用。可重複沖泡多次,直至無花果乾味道變淡。無花果乾泡水有一定的清熱潤喉作用。 煲湯、煮粥:在煲湯或煮粥時加入適量的無花果乾,如無花果乾瘦肉湯、無花果乾百合粥等。一般每次用3 - 5顆無花果乾,能增加湯或粥的風味和營養價值。 製作甜點:無花果乾可用於製作各種甜點,如無花果乾蛋糕、無花果乾布丁等。在製作過程中,可根據食譜要求加入適量的無花果乾,既能增添甜點的口感,又能增加營養。 【注意事項】 過敏者慎用:部分人可能對無花果乾過敏,食用後可能出現口腔腫脹、皮疹、呼吸困難等過敏症狀。對無花果過敏的人群應避免食用無花果乾。 糖尿病患者慎食:無花果乾含糖量相對較高,糖尿病患者食用後可能導致血糖升高,不利於血糖控制。糖尿病患者如需食用,應在醫生指導下,嚴格控制攝入量。 不宜過量食用:無花果乾含有一定的果酸和膳食纖維,過量食用可能會引起腸胃不適,如腹痛、腹瀉等。因此,食用無花果乾應適量,避免過度攝入。 【搭配食療】 無花果乾燉豬肺 材料:無花果乾5枚,豬肺200克,適量鹽、薑片、料酒。 做法:將豬肺洗淨,切成小塊,焯水備用;無花果乾洗淨。把豬肺、無花果乾、薑片、料酒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燉煮1.5至2小時,最後加入適量鹽調味即可。 功效:具有潤肺止咳、清熱化痰的功效,適用於肺燥咳嗽、氣短乏力等症狀。 無花果乾粳米粥 材料:無花果乾3 - 4枚,粳米100克,適量冰糖。 做法:先將粳米洗淨,無花果乾切碎。把粳米和無花果乾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煮至米爛成粥。最後加入適量冰糖,攪拌均勻,煮至冰糖溶化即可。 功效:能健脾益胃、潤腸通便,適用於脾胃虛弱、便秘等症狀。
- $6.99
- $6.99
- 單價
- 每
-
【功效】 在傳統醫學中,赤小豆具有利水消腫、解毒排膿之效,常用於改善水腫脹滿、腳氣浮腫、黃疸尿赤等症狀,能促進體內水液代謝,使濕邪從小便而出。其健脾益氣的作用,可緩解脾胃虛弱導致的食少便溏、倦怠乏力等情況。此外,赤小豆還可用於治療癰腫瘡毒,內服或外敷皆可,能消散局部腫痛。從現代醫學角度看,赤小豆富含膳食纖維,可促進腸道蠕動,預防和改善便秘;含有豐富的鉀元素,有利於維持體內電解質平衡,幫助降低血壓;其所含的皂角苷成分具有利尿作用,可輔助治療心源性水腫和腎源性水腫;同時,赤小豆在調節血脂、抗氧化等方面也有一定功效 。 【別稱】 紅小豆、朱小豆、米赤豆 【性味歸經】 味甘、酸,性平;歸心、小腸經 【營養價值】 赤小豆營養豐富,含有高質量的植物蛋白質,能為人體提供多種必需氨基酸。其富含的膳食纖維不僅能促進腸道健康,還能延緩碳水化合物吸收,有利於血糖控制。礦物質方面,赤小豆含有鐵、鈣、鎂、鋅等元素,鐵元素對預防和改善缺鐵性貧血尤為重要;鈣是維護骨骼健康的關鍵;鎂和鋅則參與體內多種酶促反應,維持生理功能正常運行。此外,赤小豆還含有維生素B1、維生素B2等B族維生素,參與能量代謝過程,對維護神經系統健康有積極作用。 【儲存方法】 將赤小豆放置於乾燥、陰涼且通風良好之處,避免陽光直射及潮濕環境,防止黴變、蟲蛀。 使用密封容器或密封袋存儲,盡可能排出空氣,減少與氧氣接觸,以保持赤小豆品質,延長保質期。 若環境濕度較大,可在儲存容器內放入食品級乾燥劑;或將赤小豆分裝密封後,置於冰箱冷凍室儲存,冷凍可有效抑制微生物生長及蟲害,食用前提前解凍即可。 【用法用量】 煮粥食用:赤小豆常與大米、糯米等搭配煮粥,一般每100克米可搭配30 - 50克赤小豆。將赤小豆提前浸泡4 - 6小時,再與米一同入鍋,加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後轉小火慢熬至赤小豆與米熟爛,粥體濃稠。 製作豆沙:將浸泡後的赤小豆煮熟,加入適量糖和水,用料理機打成細膩豆沙,可用於製作豆沙包、月餅、糕點等,增添風味與營養。 煲湯飲用:在煲湯時加入赤小豆,如赤小豆冬瓜湯、赤小豆排骨湯等,每鍋湯加入50 - 100克赤小豆,同樣需提前浸泡,煮至赤小豆軟爛,湯汁濃郁。 製作甜羹:可與山藥、蓮子等搭配,製作赤小豆山藥羹、赤小豆蓮子羹等甜羹,根據口味添加冰糖調味,提升營養價值與口感。 【注意事項】 赤小豆利水作用較強,尿頻者或陰虛乾澀者不宜大量食用,以免加重津液虧損。 因其含有較多膳食纖維,消化功能弱、腸胃不佳者過量食用易導致消化不良、腹脹,應適量攝入。 赤小豆不宜與鹽大量同食,鹽會影響其利水功效;同時,與羊肉、羊肝等同食可能引起身體不適,需謹慎搭配。 對赤小豆過敏者禁止食用,若食用後出現皮膚瘙癢、紅腫、呼吸困難等過敏反應,應立即就醫。 【搭配食療】 赤小豆薏仁湯 材料:赤小豆50克,薏仁50克,冰糖適量。 做法:將赤小豆、薏仁分別浸泡4 - 6小時,瀝乾後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後轉小火慢煮1 - 1.5小時,至赤小豆、薏仁軟爛,加入冰糖調味,繼續煮至冰糖融化。 功效:具有利水滲濕、清熱解毒之效,適用於濕熱內蘊人群,可改善頭身困重、舌苔黃膩、小便短赤等症狀,幫助排出體內濕熱之邪。 赤小豆山藥粥 材料:赤小豆30克,山藥100克,大米50克,冰糖適量。 做法:赤小豆提前浸泡,山藥去皮切塊,大米洗淨。將三者一同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熬煮至赤小豆、大米熟爛,山藥軟糯,加入冰糖調味。 功效:能健脾益胃、利水消腫,適用於脾胃虛弱、水濕內停人群,可改善食少便溏、腹脹水腫等症狀,增強脾胃功能。
- $7.99
- $7.99
- 單價
- 每
-
【別稱】 苟起子、甜菜子、杞子、紅青椒、枸蹄子、枸杞豆、血杞子等。 【性味歸經】 味甘,性平;歸肝、腎經。 【功效】 滋補肝腎:有效改善肝腎陰虛引發的腰膝酸軟、頭暈目眩、視力減退以及遺精等症狀,助力提升肝腎功能,增強身體抵禦疾病的能力。 益精明目:對長期用眼導致的眼睛乾澀、疲勞、視物不清等狀況有良好緩解作用,常用於治療因肝腎陰虛所致的目暗不明,是護眼的佳品。 延緩衰老:富含多種抗氧化成分,能夠清除體內自由基,減少細胞受氧化損傷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延緩身體各器官的衰老進程。 【營養價值】 枸杞蘊含豐富的枸杞多糖、類胡蘿蔔素(如β - 胡蘿蔔素、葉黃素等)、多種維生素(包括維生素A、C、E及B族維生素等)、氨基酸以及礦物質(如鐵、鋅、硒等)。其中,枸杞多糖可調節免疫功能,增強機體抗病能力;類胡蘿蔔素可轉化為維生素A,對眼睛健康極為關鍵;各類維生素和礦物質參與身體眾多代謝過程,維持身體正常生理機能。 【用法用量】 內服 嚼食:直接嚼食口感甘甜,方便簡單,每次嚼食5 - 10克左右即可。 泡水:取5 - 15克枸杞置於杯中,用開水沖泡,待水溫合適時飲用,可多次沖泡直至味道變淡。 煲湯煮粥:煲湯或煮粥時加入適量枸杞,一般用量為10 - 20克,既能增加營養,又可提升食物風味。 外用:較少應用,可將枸杞提取物製成眼部護理產品,用於緩解眼部不適。 【注意事項】 枸杞溫熱身體效果明顯,正處於感冒發燒、身體有炎症或者腹瀉期間的人不宜食用,以免加重病情。 由於枸杞含糖量較高,糖尿病患者需謹慎食用,食用前務必諮詢醫生,嚴格把控攝入量,防止血糖出現較大波動。 過量食用枸杞可能引發上火,出現流鼻血、眼睛紅腫等症狀,應注意適量食用。 【儲存方法】 應放置在陰涼、乾燥、通風的地方,避免陽光直接照射。可密封保存於保鮮袋或密封罐中,防止受潮、發霉以及被蟲蛀。若短期內食用不完,可放入冰箱冷藏,溫度設定在0 - 4℃左右,有助於延長保質期。 【搭配食療】 枸杞菊花飲 材料:枸杞10克、菊花6克。 做法:將枸杞和菊花一同放入杯中,用沸水沖泡,悶泡5 - 10分鐘後即可飲用,可反覆沖泡至味淡。 功效:菊花清肝明目,枸杞滋補肝腎、益精明目,二者搭配,能顯著增強清肝明目、養肝血的功效,特別適合長期面對電腦、眼睛易疲勞的人群飲用,可緩解眼乾、眼澀、目赤腫痛等症狀 。 枸杞紅棗粥 材料:枸杞15克、紅棗5顆、大米100克、適量冰糖。 做法:大米淘洗乾淨,紅棗去核,與枸杞一同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煮至大米熟爛,加入冰糖攪拌至融化即可。 功效:紅棗具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的作用,與枸杞一同搭配,能更好地滋補氣血,調理脾胃,改善氣血不足、面色萎黃、身體乏力等症狀,尤其適合女性日常養生食用...
- $19.99
- $19.99
- 單價
- 每
-
【功效】 在傳統醫學中,紅豆具有利水消腫的功效,常用於改善因脾虛濕盛引起的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狀,可促進體內多餘水分代謝,減輕身體浮腫。其健脾益胃作用顯著,能增強脾胃的運化功能,緩解脾胃虛弱導致的食欲不振、腹脹、便溏等問題。紅豆還具有補血養血的效果,可改善血虛引起的面色萎黃、頭暈眼花等症狀。從現代醫學角度看,紅豆富含膳食纖維,能促進腸道蠕動,預防便秘;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如維生素B族、鉀元素等,有助於維持身體正常的新陳代謝和電解質平衡;此外,紅豆中的皂角苷成分有利尿作用,可輔助治療心臟病和腎病引起的水腫,同時在降低血脂、調節血糖等方面也展現出一定的功效。 【別稱】 赤豆、紅小豆、赤小豆 【性味歸經】 味甘、酸,性平;歸心、小腸經 【營養價值】 紅豆營養豐富,富含優質蛋白質,是補充人體蛋白質的良好來源。其膳食纖維含量較高,能延緩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有助於控制血糖上升速度,同時促進腸道有益菌群生長,維持腸道健康。紅豆含有豐富的鉀元素,對於維持心臟正常功能、調節血壓具有重要作用。此外,還含有鐵、鎂、鋅等多種礦物質,鐵元素有助於預防缺鐵性貧血;鎂元素參與體內多種酶的活性調節,對維持骨骼和神經肌肉的正常功能至關重要;鋅元素則在增強免疫力、促進生長發育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同時,紅豆還含有維生素B1、維生素B2等B族維生素,參與身體的能量代謝過程。 【儲存方法】 將紅豆放置在乾燥、陰涼、通風良好的環境中,避免陽光直射和潮濕環境,防止紅豆發霉、生蟲。 使用密封容器或密封袋進行儲存,盡量排出空氣,減少與氧氣接觸,可延長紅豆的保存期限,保持其品質。 若環境濕度較大,可在儲存容器中放入乾燥劑,如食品級矽膠乾燥劑;也可將紅豆分裝後放入冰箱冷凍室,冷凍儲存可有效抑制蟲害和微生物生長,延長保質期,需要食用時提前取出解凍即可。 【用法用量】 煮粥食用:紅豆常與大米、小米等搭配煮粥,一般每100克米可搭配30 - 50克紅豆。先將紅豆浸泡數小時(4 - 6小時為佳),以便煮爛,再與米一起放入鍋中,加適量水,大火煮開後轉小火慢煮至紅豆軟爛、粥濃稠,這是最常見的食用方式。 製作豆沙:將紅豆浸泡後煮熟,加入適量的糖和水,用料理機打成細膩的豆沙,可用於製作豆沙包、豆沙月餅、豆沙蛋糕等點心,增添風味和營養。 煲湯飲用:在煲湯時加入紅豆,如紅豆排骨湯、紅豆薏仁湯等,一般每鍋湯加入50 - 100克紅豆,可增添湯品的營養和口感,煮湯時同樣建議提前浸泡紅豆,煮至紅豆熟軟即可。 製作甜品:可製作紅豆沙冰、紅豆雙皮奶、紅豆布丁等甜品,根據個人口味適量添加紅豆,提升甜品的豐富度和營養價值。 【注意事項】 紅豆利水作用較強,尿頻者不宜大量食用,以免加重排尿次數增多的症狀。 紅豆含有較多的膳食纖維,消化功能較弱、腸胃不適人群過量食用可能引起消化不良、腹脹等問題,應控制食用量。 紅豆不宜與羊肉、羊肝等熱性食物大量同食,二者同食可能引發身體不適。 對紅豆過敏者禁止食用,若食用後出現皮膚瘙癢、皮疹、噁心嘔吐等過敏反應,應立即停止食用並就醫。 【搭配食療】 紅豆薏仁粥 材料:紅豆50克,薏仁50克,大米30克,冰糖適量。 做法:將紅豆、薏仁提前浸泡4 - 6小時,大米洗淨。把浸泡好的紅豆、薏仁與大米一同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煮至食材軟爛,加入冰糖調味,繼續煮至冰糖融化即可。 功效: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去濁的功效,適合濕氣較重,出現身體困重、舌苔厚膩、大便黏膩等症狀的人群食用,可幫助排出體內濕氣,改善不適症狀。 紅豆紅棗湯 材料:紅豆100克,紅棗10顆,紅糖適量。 做法:紅豆浸泡數小時後,與洗淨的紅棗一同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煮至紅豆軟爛,加入紅糖攪拌均勻,繼續煮5分鐘左右,待紅糖完全融化。 功效:能補血養血、健脾益胃,適合氣血不足、面色萎黃、脾胃虛弱人群飲用,有助於改善貧血症狀,增強脾胃功能,提升身體免疫力 。
- $4.99
- $4.99
- 單價
- 每
-
【功效】 在傳統醫學中,扁豆具有健脾化濕的功效,常用於改善脾胃虛弱導致的食欲不振、腹瀉便溏、倦怠乏力等症狀,能夠增強脾胃運化功能,促進水濕代謝。其消暑解毒作用顯著,在夏季可緩解暑濕引起的胸悶腹脹、噁心嘔吐等不適,還能輔助緩解食物中毒症狀。從現代醫學角度看,扁豆富含蛋白質、膳食纖維和多種維生素、礦物質。蛋白質有助於補充身體所需營養,維持正常生理功能;膳食纖維可促進腸道蠕動,預防便秘;其中的維生素B族參與身體的能量代謝,維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鉀、鎂等礦物質有助於維持心臟正常功能和體內電解質平衡,同時在降低膽固醇、調節血糖等方面也展現出一定功效。 【別稱】 藊豆、南扁豆、沿籬豆、蛾眉豆、鵲豆 【性味歸經】 味甘,性微溫;歸脾、胃經 【營養價值】 扁豆營養豐富,含有優質植物蛋白,其中包含多種人體必需氨基酸,能為機體提供能量和營養支持。其膳食纖維含量較高,可延緩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對穩定血糖水平有益,同時促進腸道內有益菌群生長,維持腸道健康。維生素方面,含有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等,維生素A有助於保護視力,維生素C能增強免疫力;礦物質如鈣、鐵、鋅、鉀等含量豐富,鈣是骨骼和牙齒的重要組成成分,鐵對預防缺鐵性貧血至關重要,鋅參與人體多種酶的合成,對生長發育和免疫功能調節有重要作用,鉀元素則對維持心臟和肌肉正常功能不可或缺。 【儲存方法】 新鮮扁豆:將新鮮扁豆裝入保鮮袋或保鮮盒,盡量排出空氣後密封,放置於冰箱冷藏室,溫度控制在0 - 5℃,可保存3 - 5天;若需長期保存,可將扁豆洗淨、焯水後瀝乾水分,放入密封袋冷凍,可保存數月。 乾扁豆:放置在乾燥、陰涼、通風良好的地方,避免陽光直射和潮濕環境,防止發黴變質;也可使用密封容器儲存,必要時在容器中放入乾燥劑,延長保存期限。 【用法用量】 清炒食用:將扁豆洗淨去筋,切成段或絲,鍋中熱油,加入蒜末爆香,放入扁豆翻炒,加入適量鹽、生抽等調味,炒熟即可。一般每次食用100 - 150克,是常見的家常做法。 煲湯煮粥:在煲湯或煮粥時加入扁豆,如扁豆排骨湯、扁豆大米粥等。每鍋湯或每碗粥加入50 - 100克,需提前將扁豆浸泡2 - 3小時,以便煮爛,一般在湯或粥快煮好前30 - 40分鐘放入。 燉煮食用:可與肉類一起燉煮,如扁豆燉五花肉,將扁豆與處理好的五花肉一起慢燉,使扁豆充分吸收肉香,增添風味,一般每道菜使用100 - 150克扁豆。 【注意事項】 扁豆一定要煮熟煮透,生扁豆中含有皂素和血球凝集素,未煮熟食用容易引起食物中毒,出現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 扁豆性微溫,患寒熱病者、患冷氣人、患瘧者不宜大量食用。 消化不良、容易腹脹的人群應控制食用量,以免加重腸胃負擔。 對扁豆過敏者禁止食用,若食用後出現皮膚瘙癢、皮疹、呼吸困難等過敏反應,應立即就醫。 【搭配食療】 扁豆山藥粥 材料:扁豆50克,山藥100克,大米50克,冰糖適量。 做法:將扁豆提前浸泡2 - 3小時,大米洗淨;山藥去皮切塊。把扁豆、大米、山藥一同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熬煮至食材軟爛,加入冰糖調味,繼續煮至冰糖融化。 功效:具有健脾益胃、祛濕止瀉的功效,適合脾胃虛弱、消化不良、大便溏稀人群食用,有助於改善脾胃功能,增強身體免疫力。 扁豆薏米排骨湯 材料:扁豆50克,薏米30克,排骨300克,生薑3片,鹽適量。 做法:扁豆、薏米提前浸泡;排骨焯水備用。將排骨、扁豆、薏米、生薑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燉煮1.5...
- $3.99
- $3.99
- 單價
- 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