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
- 
                                        
【功效】 薏米具有利水滲濕的功效,能夠促進體內多餘水分的排出,有效改善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狀。無論是因脾虛導致的水濕內停,還是因其他原因引起的水腫脹滿,薏米都能發揮一定的利水作用,常與茯苓、白術等藥物配伍,增強利水滲濕的效果。 它還具有健脾止瀉的作用,適用於脾虛濕盛所致的泄瀉。薏米能健脾益氣,滲濕止瀉,恢復脾胃的運化功能,改善大便溏薄、食欲不振等症狀,常與黨參、山藥等健脾藥物同用,以加強健脾止瀉的功效。 此外,薏米還有除痹的功效,可用於治療濕痹拘攣等病症。它能祛濕除痹,緩解關節疼痛、屈伸不利等症狀,常與獨活、防風等祛風濕藥物配伍使用。同時,薏米在清熱排膿方面也有一定作用,可用於治療肺癰、腸癰等病症,能清熱解毒,排膿消癰,常與葦莖、冬瓜仁等藥物組成葦莖湯,用於治療肺癰吐膿;與敗醬草、附子等藥物組成薏苡附子敗醬散,用於治療腸癰。 【別稱】 薏苡仁、苡米、苡仁、土玉米、起實、薏珠子、草珠珠、回回米、米仁等。 【性味歸經】 味甘、淡,性涼。歸脾、胃、肺經。 【營養價值】 薏米富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多種營養成分,能為人體提供能量,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其所含的薏苡仁酯、薏苡素等成分具有一定的抗腫瘤、抗炎、鎮痛等作用。此外,薏米中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族、維生素E以及鈣、鐵、鋅等礦物質,有助於維持人體正常的新陳代謝,促進皮膚的新陳代謝,使皮膚光滑細膩,減少皺紋,消除色素斑點,具有一定的美容養顏功效。同時,薏米中的膳食纖維能促進腸道蠕動,預防便秘,降低腸道疾病的發生風險。 【儲存方法】 干燥储存:將薏米放在乾燥、通風、陰涼的地方,避免陽光直射。可以使用密封容器或密封袋將薏米裝好,防止受潮和蟲蛀。定期檢查,若發現有受潮跡象,應及時晾晒或烘乾。 冷藏保存:如果想要更長時間地保存薏米,可將其放入冰箱冷藏室,溫度控制在0 - 4℃左右。冷藏前要確保薏米乾燥,使用保鮮袋或保鮮盒密封包裝,以防吸潮和串味。 防虫储存:為防止薏米被蟲蛀,可以在儲存容器中放入一些花椒、蒜瓣等天然驅蟲物,與薏米一同存放,起到防蟲效果。也可以將薏米放入冰箱冷凍室冷凍2 - 3天,殺死可能存在的蟲卵,然後再放入冷藏室或乾燥處保存。 【用法用量】 煮粥:薏米是煮粥的常用食材之一,一般每次用量為30 - 60克。可與大米、糯米等一起煮成薏米粥,具有健脾利濕、清熱排毒的功效。也可根據個人口味加入紅棗、桂圓、百合等食材,增加粥的營養和口感。 煲汤:在煲湯時加入適量薏米,如薏米排骨湯、薏米冬瓜湯等,可使湯品具有獨特的風味,同時還能起到利水滲濕、健脾益氣的作用。每次煲湯使用薏米20 - 30克即可。 煮水:薏米可以煮水飲用,一般取薏米15 - 30克,加水煮30 - 40分鐘,煮好後可代茶飲。薏米水具有清熱利濕的功效,適合濕熱體質的人群飲用。 制作糕点:薏米可以磨成粉,用於製作糕點,如薏米糕、薏米餅乾等。這樣既能增加糕點的營養價值,又能使糕點具有獨特的口感和香味。 【注意事項】 孕妇慎用:薏米具有一定的滑利之性,孕婦食用可能會刺激子宮收縮,增加流產的風險,所以孕婦應謹慎食用薏米,尤其是在懷孕早期。 虚寒体质者不宜多吃:薏米性涼,虛寒體質者食用過多可能會加重體內虛寒症狀,如出現手腳冰涼、腹瀉等症狀,此類人群應適量食用或避免食用薏米。 消化功能较弱者慎食:薏米質地較硬,不易消化,消化功能較弱者食用過多可能會引起消化不良、腹脹等不適症狀,應將薏米煮爛後再食用,且不宜過量。 【搭配食療】 薏米红豆粥 材料:薏米30克,紅豆30克,冰糖適量。 做法:將薏米、紅豆洗淨,浸泡2 - 3小時;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煮至薏米、紅豆熟爛;加入冰糖調味即可。 功效:具有利水滲濕、健脾養血的功效,適合水腫、腳氣、脾虛濕盛等人群食用。 薏米百合粥 材料:薏米30克,百合15克,大米適量。...
- $7.99
 - $7.99
 - 單價
 - 每
 
 - 
                                        
【簡介】 珍珠薏米,常指糯薏米,因其顆粒小巧,在陽光照耀下呈現出半透明的乳白色,形似珍珠而得名。它是薏米中的一種優質品種,具有獨特的口感和豐富的營養價值。 【營養成分】 蛋白質:含量較為豐富,約在12.8%-17%之間,顯著高於精大米。蛋白質是身體細胞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維持身體正常生理功能、促進組織修復和生長起著關鍵作用。 維生素:富含多種維生素,尤其是B族維生素,包括維生素B1、B2、B6等。這些維生素在維持神經系統正常運作、推動新陳代謝以及保持皮膚健康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同時,還含有一定量的維生素E,具有抗氧化特性,能夠減少自由基對皮膚的損害,延緩皮膚衰老。 礦物質:包含多種重要的礦物質,如鈣、鐵、鋅、磷等。鈣有助於維持骨骼和牙齒的強健;鐵是合成血紅蛋白的關鍵原料,可有效預防缺鐵性貧血;鋅在免疫調節和生長發育過程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膳食纖維:其膳食纖維含量豐富,約為精大米的3倍。膳食纖維能夠促進腸道蠕動,增加飽腹感,有助於預防便秘,對維護腸道正常功能和健康十分有益。 其他成分:含有薏米酯、亞油酸等特殊成分,這些成分賦予了珍珠薏米一定的藥用價值,在一些傳統醫學應用中具有重要意義。 【功效作用】 利水消腫:具有出色的利水功效,能夠促進體內多餘水分的排出,對於水腫、小便不利等情況有一定的改善作用。無論是因心臟、肝臟或腎臟疾病引起的水腫,還是由於久坐、久站導致的下肢水腫,珍珠薏米都可能發揮一定的緩解效果。 健脾祛濕:在中醫理論中,珍珠薏米歸脾胃經,有健脾祛濕的作用。可幫助改善脾胃虛弱所致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脹、腹瀉等症狀,同時對於體內濕氣較重引起的身體困倦、乏力、舌苔厚膩等情況也有調理功效。 清熱排膿:具有清熱的作用,可用於治療肺癰、腸癰等病症。對於肺熱咳嗽、咳吐膿血以及腸道癰腫等情況,珍珠薏米能夠起到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有助於清除體內熱毒,促進膿液排出,緩解炎症症狀。 美容養顏:其富含的維生素E和膳食纖維等成分,有助於抗氧化和促進腸道排毒,能夠減少色斑、皺紋的產生,使皮膚更加光滑細膩,起到美容養顏的效果。此外,珍珠薏米還可以幫助改善痤瘡、濕疹等皮膚問題,對於油性皮膚人群,能夠調節油脂分泌,使皮膚保持清爽。 【食用方法】 煮粥:將珍珠薏米與大米或其他穀物一起煮粥是常見的食用方法。一般可按照1:3或1:4的比例將珍珠薏米與大米混合,淘洗乾淨後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煮開後轉小火慢煮至粥熟爛。可根據個人口味加入紅棗、桂圓、蓮子等食材,增加粥的口感和營養價值。 煲湯:在煲湯時加入珍珠薏米,如排骨玉米湯、雞湯等。將珍珠薏米提前浸泡一段時間,然後與其他食材一起放入鍋中燉煮。這樣煮出的湯不僅味道鮮美,還能增加湯的滋補功效,使湯具有利水消腫、健脾祛濕的作用。 製作甜品:珍珠薏米可以用來製作各種甜品,如薏米紅豆沙、薏米布丁等。以薏米紅豆沙為例,將珍珠薏米和紅豆浸泡後煮熟,然後用攪拌機打成泥狀,加入適量的糖和水,煮至濃稠即可。這種甜品具有良好的祛濕效果,同時口感香甜,深受人們喜愛。 煮水飲用:將適量的珍珠薏米洗淨後放入鍋中,加入清水煮開,
- $7.99
 - $7.99
 - 單價
 - 每
 
 - 
                                        
冬瓜皮 白瓜皮 白东瓜皮 性味 味甘;性微寒 经脉 归肺经;脾经;小肠经 功效 为葫芦科植物冬瓜的外层果皮。 清热,利水,消肿。主水肿,小便不利,泄泻,疮肿。 注意禁忌 《四川中药志》:因营养不良而致之虚肿慎用。 Peel of Chinese Waxgourd/ Dong Gua Pi 16oz It clears heat and toxicity: For edema usually due to damp-heat, abdominal distention, urinary difficulty, and summer heat disorders. The taste is sweet, and it...
- $11.99
 - $11.99
 - 單價
 - 每
 
 - 
                                        
【功效】 花椒具有溫中止痛的功效,可有效緩解脾胃虛寒所致的脘腹冷痛、嘔吐、腹瀉等症狀。它還能驅蟲殺蟲,對於蛔蟲引起的腹痛有一定的治療作用。此外,花椒外用還具有殺菌止癢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皮膚瘙癢、濕疹等皮膚病。 【別稱】 蜀椒、川椒、巴椒等。 【性味歸經】 味辛,性溫。歸脾、胃、腎經。 【營養價值】 花椒含有揮發油,主要成分為檸檬烯、枯醇、牛兒醇等,這些揮發油賦予了花椒獨特的香味和辛辣味,使其具有開胃消食的作用。此外,花椒中還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如鈣、鐵、鋅等,其中鈣元素含量較高,有利於骨骼健康;鐵元素對於預防缺鐵性貧血有一定幫助。花椒中的抗氧化成分,如花椒多酚等,具有抗氧化作用,能清除體內自由基,延緩衰老。 【儲存方法】 乾燥密封保存:將花椒放在乾燥、通風、陰涼的地方,避免陽光直射。使用密封容器或密封袋裝好,防止潮濕空氣進入,以免發黴變質。 冷藏保存:若想延長保存時間,可將花椒放入冰箱冷藏室,溫度設定在0 - 4℃左右。冷藏前要確保花椒乾燥,用保鮮袋或保鮮盒密封包裝,防止串味和吸潮。 【用法用量】 烹飪調味:在炒菜、燉菜、煮肉、做湯等烹飪過程中,加入適量的花椒,可去腥增香,提升菜品的味道。一般每500克食材可加入3 - 5克花椒。 製作花椒油:將花椒放入油中加熱熬製,可製成花椒油。花椒油可用於拌菜、涼拌麵等,增加食物的香味。製作花椒油時,一般每100克油可加入10 - 15克花椒。 藥用煎服:用於藥用時,一般煎服的劑量為3 - 6克。可根據病情和醫生建議適當調整用量。 外用洗浴:將適量花椒煮水後,用於洗浴或浸泡患處。一般每1000毫升水可加入15 - 20克花椒,可根據具體情況調整濃度。 【注意事項】 陰虛火旺者慎用:花椒性溫,陰虛火旺者食用後可能會加重體內熱邪,導致口乾舌燥、咽喉腫痛、大便乾結等症狀。 孕婦慎用:花椒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孕婦食用過量可能會對胎兒產生不良影響,引起子宮收縮,增加流產的風險。 過敏者慎用:部分人可能對花椒過敏,食用或接觸後可能出現皮疹、瘙癢、呼吸困難等過敏症狀。對花椒過敏的人群應避免使用。 【搭配食療】 花椒薑棗茶 材料:花椒3克,生薑5片,紅棗5顆,適量紅糖。 做法:將花椒、生薑、紅棗洗淨,紅棗去核。把所有材料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煮15 - 20分鐘,最後加入適量紅糖,攪拌至紅糖溶化即可。 功效:具有溫中散寒、補血養氣的功效,適用於脾胃虛寒、手腳冰冷等症狀。 花椒陳皮粥 材料:花椒2克,陳皮5克,大米100克,適量水。 做法:將花椒、陳皮洗淨,大米淘洗乾淨。把所有材料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煮至大米熟爛成粥。 功效:能行氣健脾、溫中止痛,適用於脾胃氣滯、脘腹脹痛等症狀。
- $7.99
 - $7.99
 - 單價
 - 每
 
 - 
                                        
石楠藤 16oz 性味:辛,溫。 功效:本品為胡椒科植物毛蒟的乾燥枝葉。 祛風濕,舒筋絡,強腰膝,除痹痛。用於風寒濕痹,筋骨疼痛。腰膝無力,咳嗽氣喘,腎虛咳嗽,陽痿。 经脉:歸肝、脾經。 中医應用:祛风湿,舒筋活络,固腰膝,通痹。用于风寒湿痹,筋骨疼痛。腰膝酸软,咳嗽气喘,肾虚咳嗽,阳痿。 用法用量 内服:煎场,6~15g单味可用至30g;浸酒,30~60g;或入丸、散剂。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捣汁涂。 注意禁忌:注意事项:怕冷、易出汗者请勿服用。 ①《本草经集注》:杜仲、牡丹为之使。恶铁落,畏菖蒲、贝母。 ②《药性论》:恶铁精。杀殷孽毒。 ③《本草经疏》:阴脏人畏寒易泄者勿服。 Piper wallichii / Shi Nan Teng (16oz) Piper wallichii (Miq.) Hand.-Mazz. is a medicinal plant used widely for the treatment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inflammatory diseases,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angina in...
- $9.99
 - $9.99
 - 單價
 - 每
 
 - 
                                        
【功效】 車前子具有清熱利尿通淋的功效,能使濕熱之邪從小便排出,可用於治療熱淋澀痛、水腫脹滿等病症。對於膀胱濕熱導致的尿頻、尿急、尿痛等症狀有很好的緩解作用。 它還能滲濕止瀉,通過利小便而實大便,可用於治療暑濕泄瀉。此外,車前子能清肝明目,對於肝熱目赤腫痛、肝腎陰虛之目暗昏花等均有一定的調理作用。同時,還有清肺化痰的作用,可用於肺熱咳嗽痰多等症狀。 【別稱】 車前實、蝦蟆衣子、豬耳朵穗子、鳳眼前仁等。 【性味歸經】 味甘,性寒;歸肝、腎、肺、小腸經。 【營養價值】 車前子含有豐富的黏液質、車前子酸、車前苷等成分。黏液質能潤滑腸道,促進排便,同時對腸道黏膜有保護作用。車前子酸等成分具有一定的抗炎、抗菌作用,有助於減輕身體的炎症反應。此外,其含有的黃酮類化合物等具有抗氧化作用,能清除自由基,對預防心血管疾病等有一定益處。 【儲存方法】 乾燥儲存:將車前子放在乾燥的地方,避免潮濕環境,防止發黴變質。可以放在通風良好的室內,或者使用乾燥劑來保持環境乾燥。 密封保存:把車前子裝入密封袋或密封容器中,減少與空氣的接觸,防止氧化和蟲蛀。可選擇塑料密封袋、玻璃瓶等容器,密封好後放在陰涼處。 【用法用量】 煎服:一般用量為9 - 15克,用紗布包煎,因為車前子質地較輕,容易漂浮在藥液表面,包煎可使其充分煎煮,更好地發揮藥效。 入丸、散劑:根據具體病情和配方,將車前子製成丸劑或散劑服用,方便攜帶和服用。 外用:可將車前子研末,適量外用,用於治療癰腫瘡毒等病症,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 【注意事項】 腎虛精滑者慎用:車前子具有利小便的作用,腎虛精滑者使用可能會加重病情,導致滑精等症狀加重。 不宜長期大量服用:長期大量服用車前子可能會導致電解質紊亂等不良反應,因為其利尿作用可能會使體內鉀、鈉等電解質排出過多。 【搭配食療】 車前子粥 材料:車前子30克,粳米100克。 做法:先將車前子用紗布包好,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煮30分鐘左右,去渣取汁。然後將粳米放入藥汁中,煮至米爛成粥。 功效:具有清熱利尿、滲濕止瀉的功效,適用於小便不利、水腫、泄瀉等病症。 車前子茶 材料:車前子10克。 做法:將車前子洗淨,放入杯中,用開水沖泡,浸泡10 - 15分鐘後即可飲用。可反覆沖泡多次。 功效:能清熱利尿、清肝明目,適用於目赤腫痛、小便短赤等症狀。
- $19.99
 - $19.99
 - 單價
 - 每
 
 - 
                                        
【功效】在傳統醫學中,黃精具有補氣養陰、健脾、潤肺、益腎的核心功效。能有效改善脾虛氣虛所致的體倦乏力、食欲不振,肺陰虧虛引起的乾咳少痰、咽干舌燥,以及腎陰不足導致的腰膝酸軟、頭暈耳鳴、鬚髮早白等癥狀。從現代研究角度看,黃精含黃精多糖、黃精皂苷、黃酮類等生物活性成分,具有免疫調節、抗氧化、抗疲勞、抗衰老等作用,有助於增強機體抵抗力,調節內在平衡。 【別稱】雞頭黃精、薑形黃精、制黃精、老虎薑、筆管菜、太陽草、山薑 【性味歸經】味甘,性平;歸脾、肺、腎經 【藥用成分與作用】黃精富含多種活性成分。黃精多糖是核心成分,透過激活免疫細胞、清除自由基,發揮免疫調節、抗衰老作用;黃精皂苷具有抗疲勞、補充精力的功效,緩解身體倦怠;黃酮類物質具備抗氧化、抗炎能力,保護細胞免受氧化損傷。這些成分協同作用,實現補氣養陰、健脾潤肺益腎的效果,維護機體代謝健康。 【儲存方法】置於陰涼、乾燥、通風良好的環境(溫度10-15℃,濕度60%以下),遠離陽光直射和潮濕區域,防止發黴、蟲蛀、軟化(制黃精質地黏膩,易吸潮,需格外注意密封)。用密封容器保存,如玻璃罐、真空密封袋等;長期儲存可放入1-2包乾燥劑吸附潮氣,每2-3個月更換一次。避免與異味物品同放,防止串味;定期檢查,若發現黃精出現黴點、發黏、變色或異味,應立即丟棄,不可食用。 【用法用量】煎服:日常藥用每日9-15克,可與枸杞、熟地配伍增強補腎效果,或與麥冬、沙參搭配提升潤肺功效,煎湯時小火慢煮以保留活性成分。泡水飲用:取黃精片5-10克,用沸水沖泡15-20分鐘後代茶飲用,可搭配枸杞、紅棗中和其黏膩感,口感溫潤清甜,適合日常養生。食療食用:製作湯品、粥品時加入,如黃精枸杞粥、黃精黃芪燉雞湯,每次用量10-20克,優先選用制黃精,滋膩性更低,更易吸收。 【注意事項】脾胃虛寒、痰濕內盛者慎用:表現為腹脹、大便溏稀、痰多黏稠的人群,食用黃精可能加重消化不適,導致痰濕停滯。避免過量食用:長期大量服用可能引發氣滯血瘀,尤其消化功能較弱者,建議間歇食用,或搭配陳皮、生薑等理氣食材平衡藥性。特殊人群需遵醫囑:孕婦、哺乳期婦女、青少年及糖尿病患者,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避免不良反應。區分生制黃精:生黃精色淡黃,質地較硬,滋膩性強;制黃精經蒸制後色黑褐,質地黏潤,刺激性降低,日常滋補首選制黃精。 【搭配食療】黃精枸杞粥材料:黃精12克(切片),枸杞15克,大米50克,冰糖適量(可選)。做法:黃精加水煎煮20分鐘,去渣取汁;大米淘洗乾淨,與枸杞、藥汁一同放入鍋中,小火煮30分鐘至粥體濃稠,加冰糖調味即可。功效:補氣養陰、益腎明目,適合腎陰不足、頭暈耳鳴、視力模糊、體倦乏力人群食用,可改善精力狀態,保護視力。 黃精黃芪燉雞湯材料:黃精15克,黃芪10克,雞肉500克,生薑3片,紅棗5顆,冰糖適量(可選)。做法:雞肉切塊,焯水去除血沫;黃精、黃芪、紅棗、生薑洗淨。將所有材料放入鍋中,加足量清水,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燉1.5小時至雞肉軟爛,加入冰糖攪拌至融化即可。功效:益氣養陰、健脾潤肺,適合氣陰兩虛、氣短乏力、乾咳少痰人群食用,可增強體力,緩解呼吸道不適。
- $23.99
 - $23.99
 - 單價
 - 每
 
 - 
                                        
【功效】在傳統醫學中,制何首烏(炮製後) 核心功效為補肝腎、益精血、烏鬚髮、強筋骨;生何首烏 則側重解毒、截瘧、潤腸通便。制何首烏能有效改善肝腎不足、精血虧虛所致的腰膝酸軟、頭暈耳鳴、鬚髮早白、肢體麻木,以及高脂血症等癥狀;生何首烏可用於瘡癰、瘰癧、風疹瘙癢、瘧疾及腸燥便祕。從現代研究角度看,何首烏含大黃酚、大黃素、何首烏多糖、卵磷脂等生物活性成分,具有免疫調節、抗氧化、烏髮養顏、降血脂等作用。重要提示:生何首烏存在潛在肝毒性,日常滋補需使用制何首烏,且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避免長期過量服用。 【別稱】首烏、赤首烏、夜交藤根、地精、馬肝石、黑首烏 【性味歸經】味甘、澀,性微溫;歸肝、腎經 【藥用成分與作用】何首烏富含多種活性成分。何首烏多糖是核心成分,透過激活免疫細胞、清除自由基,發揮免疫調節、抗氧化、抗衰老作用;大黃酚、大黃素(生首烏含量較高)具有解毒、通便功效,但過量可能刺激肝臟;卵磷脂能滋養神經和生殖系統,輔助保護肝腎功能。制何首烏經黑豆汁蒸制後,肝毒性降低,補肝腎、益精血的功效更顯著。這些成分協同作用,實現補肝腎、益精血、烏鬚髮的核心效果。 【儲存方法】置於陰涼、乾燥、通風良好的環境(溫度10-15℃,濕度60%以下),遠離陽光直射和潮濕區域,防止發黴、蟲蛀、軟化(何首烏含澱粉,易吸潮)。用密封容器保存,如玻璃罐、真空密封袋等;生首烏與制首烏需分開存放,避免混淆。長期儲存可放入1-2包乾燥劑,每2-3個月更換一次。避免與異味物品同放,防止串味;定期檢查,若發現何首烏出現黴點、變色、發黏或異味,應立即丟棄,不可食用。 【用法用量】煎服:制何首烏每日9-15克,可與枸杞、熟地、當歸等配伍增強滋補效果,煎湯時小火慢煮;生何首烏每日10-15克,僅用於短期對症治療,不可長期服用。泡水飲用:取制何首烏片5-10克,用沸水沖泡15-20分鐘後代茶飲用,可搭配枸杞、紅棗中和其澀味,適合日常輕度滋補。食療食用:僅使用制何首烏,加入湯品、粥品中,如何首烏枸杞粥、何首烏烏雞湯,每次用量10-15克,口感溫潤易吸收。 【注意事項】警惕肝毒性風險:生何首烏肝毒性較明顯,制何首烏雖經炮製減毒,但長期或過量服用仍可能損傷肝臟,必須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定期檢查肝功能。濕痰較重者慎用:表現為胸悶、痰多、腹脹、大便黏膩的人群,食用何首烏可能加重痰濕停滯,引發不適。特殊人群禁用/慎用:孕婦、哺乳期婦女、嬰幼兒及肝腎功能不全者禁用;老年人、體質虛弱者需嚴格遵醫囑控制用量。區分生制何首烏:生何首烏色偏棕紅,斷面粉性,用於解毒通便;制何首烏色黑褐,質地滋潤,用於滋補肝腎,兩者不可混用。 【搭配食療】何首烏枸杞粥材料:制何首烏12克,枸杞15克,大米50克,冰糖適量(可選)。做法:制何首烏加水煎煮20分鐘,去渣取汁;大米淘洗乾淨,與枸杞、藥汁一同放入鍋中,小火煮30分鐘至粥體濃稠,加冰糖調味即可。功效:補肝腎、益精血、烏鬚髮,適合鬚髮早白、頭暈耳鳴、腰膝酸軟人群食用,可改善氣血狀況,滋養毛髮。 何首烏烏雞湯材料:制何首烏15克,烏雞500克,生薑3片,紅棗5顆,冰糖適量(可選)。做法:烏雞切塊,焯水去除血沫;制何首烏、紅棗、生薑洗淨。將所有材料放入鍋中,加足量清水,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燉1.5小時至烏雞軟爛,加入冰糖攪拌至融化即可。功效:養血滋陰、強筋健骨,適合精血虧虛、肢體乏力、面色萎黃人群食用,可增強體力,改善體質。
- $18.99
 - $18.99
 - 單價
 - 每
 
 - 
                                        
【功效】 在傳統醫學中,茯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的核心功效。能有效改善濕邪內停所致的水腫、小便不利,脾虛引起的食少便溏、脘腹脹悶,以及心脾兩虛導致的失眠多夢、心悸健忘等癥狀。從現代研究角度看,茯苓含茯苓多糖、三萜類化合物(如茯苓酸)、脂肪酸等生物活性成分,具有免疫調節、抗氧化、抗炎、鎮靜等作用,有助於增強機體抵抗力、調節消化功能、改善睡眠品質。 【別稱】 雲苓、松苓、茯靈、茯菟、松腴、不死面 【性味歸經】 味甘、淡,性平;歸心、脾、腎經 【藥用成分與作用】 茯苓富含多種活性成分。茯苓多糖是核心成分,透過促進免疫細胞增殖,增強機體抗病毒、抗菌能力,發揮免疫調節作用;三萜類化合物(主要為茯苓酸、去氫土莫酸)具有抗炎、保肝及溫和鎮靜功效,可緩解炎症反應、安撫神經系統;此外,還含膳食纖維和脂肪酸,能調節腸道菌群、促進胃腸蠕動。這些成分協同作用,實現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維護機體內環境平衡的效果。 【儲存方法】 置於陰涼、乾燥、通風處(適宜溫度10–20℃,濕度60%以下),遠離陽光直射和潮濕區域(如廚房、衛生間),防止發黴、蟲蛀。 用密封容器保存:選擇帶橡膠密封圈的玻璃罐、真空塑膠袋或錫罐,裝入後排出多餘空氣;若環境濕度較高,可在容器內放入1包食品級乾燥劑(如矽膠乾燥劑),每3個月更換一次。 避免與異味食材(如花椒、八角、香料)同放,防止串味;定期檢查,若發現茯苓表面出現黴點、質地變軟、散發黴味,需立即丟棄,不可食用。 【用法用量】 煎服:日常藥用每日9-15克,可與白術、山藥等藥材配伍增強健脾效果,或與蓮子、酸棗仁搭配提升寧心作用,煎湯時小火慢煮,保留活性成分。 泡水飲用:取茯苓片5-10克,用溫水浸泡10分鐘後,加沸水沖泡15-20分鐘代茶飲用,可反覆沖泡2-3次。搭配枸杞5克或紅棗3顆,養生效果更佳。 食療食用:製作湯品、粥品或甜品時加入,如茯苓蓮子粥、茯苓銀耳羹,每次用量10-20克,可切小塊或研粉,更易吸收。 【注意事項】 陰虛無濕者慎用:茯苓利水滲濕,陰虛體質(表現為口干、皮膚乾燥、便祕)者食用後可能加重燥症,導致身體不適。 避免長期過量食用 :其味淡,長期大量食用可能削弱食慾,尤其脾功能較弱者,建議交替食用或搭配健脾食材(如山藥、紅棗)平衡藥性。 辨別正品與偽品 :正品茯苓斷面呈白色粉末狀,無明顯顆粒,略帶松香氣;警惕澱粉壓制的偽品,偽品斷面顆粒明顯,無松香氣味。 黴變茯苓不可食用 :受潮發黴的茯苓可能產生黃麴黴素等肝毒性毒素,即便清洗、煮沸也無法去除,需立即丟棄。 【搭配食療】 茯苓蓮子粥 材料:茯苓12克(切片或研粉),干蓮子15克(去芯),小米50克,冰糖10克(可選)。 做法:茯苓片(若用)和蓮子用溫水泡發1小時,沖洗乾淨;小米淘洗乾淨。將所有材料放入鍋中,加800毫升清水,大火燒開後轉小火慢煮40-50分鐘(期間偶爾攪拌防糊底),煮至粥體濃稠,加入冰糖攪拌至融化即可。 功效:健脾養心、寧心安神,適合脾虛食少、失眠多夢、心悸乏力人群,早餐或晚餐食用,可改善消化功能和睡眠品質。 茯苓銀耳羹 材料:茯苓15克,干銀耳1小朵(約10克),雪梨1個(去皮去核切小塊),枸杞8克,冰糖20克。 做法:干銀耳用冷水泡發2小時,去除硬根撕成小朵;茯苓、枸杞洗淨。將銀耳放入鍋中,加1200毫升清水,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燉1小時,加入雪梨塊、茯苓、枸杞,繼續燉30分鐘,最後加冰糖煮至融化即可。 功效:滋陰潤燥、健脾祛濕,適合秋冬乾燥季節或皮膚乾燥、咽干、輕度水腫人群,可補充水分、緩解燥感,同時改善脾胃功能。
- $14.99
 - $14.99
 - 單價
 - 每
 
 - 
                                        
【功效】 在傳統醫學中,茯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的核心功效。能有效改善濕邪內停所致的水腫、小便不利,脾虛引起的食少便溏、脘腹脹悶,以及心脾兩虛導致的失眠多夢、心悸健忘等癥狀。從現代研究角度看,茯苓含茯苓多糖、三萜類化合物(如茯苓酸)、脂肪酸等生物活性成分,具有免疫調節、抗氧化、抗炎、鎮靜等作用,有助於增強機體抵抗力、調節消化功能、改善睡眠品質。 【別稱】 雲苓、松苓、茯靈、茯菟、松腴、不死面 【性味歸經】 味甘、淡,性平;歸心、脾、腎經 【藥用成分與作用】 茯苓富含多種活性成分。茯苓多糖是核心成分,透過促進免疫細胞增殖,增強機體抗病毒、抗菌能力,發揮免疫調節作用;三萜類化合物(主要為茯苓酸、去氫土莫酸)具有抗炎、保肝及溫和鎮靜功效,可緩解炎症反應、安撫神經系統;此外,還含膳食纖維和脂肪酸,能調節腸道菌群、促進胃腸蠕動。這些成分協同作用,實現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維護機體內環境平衡的效果。 【儲存方法】 置於陰涼、乾燥、通風處(適宜溫度10–20℃,濕度60%以下),遠離陽光直射和潮濕區域(如廚房、衛生間),防止發黴、蟲蛀。 用密封容器保存:選擇帶橡膠密封圈的玻璃罐、真空塑膠袋或錫罐,裝入後排出多餘空氣;若環境濕度較高,可在容器內放入1包食品級乾燥劑(如矽膠乾燥劑),每3個月更換一次。 避免與異味食材(如花椒、八角、香料)同放,防止串味;定期檢查,若發現茯苓表面出現黴點、質地變軟、散發黴味,需立即丟棄,不可食用。 【用法用量】 煎服:日常藥用每日9-15克,可與白術、山藥等藥材配伍增強健脾效果,或與蓮子、酸棗仁搭配提升寧心作用,煎湯時小火慢煮,保留活性成分。 泡水飲用:取茯苓片5-10克,用溫水浸泡10分鐘後,加沸水沖泡15-20分鐘代茶飲用,可反覆沖泡2-3次。搭配枸杞5克或紅棗3顆,養生效果更佳。 食療食用:製作湯品、粥品或甜品時加入,如茯苓蓮子粥、茯苓銀耳羹,每次用量10-20克,可切小塊或研粉,更易吸收。 【注意事項】 陰虛無濕者慎用:茯苓利水滲濕,陰虛體質(表現為口干、皮膚乾燥、便祕)者食用後可能加重燥症,導致身體不適。 避免長期過量食用 :其味淡,長期大量食用可能削弱食慾,尤其脾功能較弱者,建議交替食用或搭配健脾食材(如山藥、紅棗)平衡藥性。 辨別正品與偽品 :正品茯苓斷面呈白色粉末狀,無明顯顆粒,略帶松香氣;警惕澱粉壓制的偽品,偽品斷面顆粒明顯,無松香氣味。 黴變茯苓不可食用 :受潮發黴的茯苓可能產生黃麴黴素等肝毒性毒素,即便清洗、煮沸也無法去除,需立即丟棄。 【搭配食療】 茯苓蓮子粥 材料:茯苓12克(切片或研粉),干蓮子15克(去芯),小米50克,冰糖10克(可選)。 做法:茯苓片(若用)和蓮子用溫水泡發1小時,沖洗乾淨;小米淘洗乾淨。將所有材料放入鍋中,加800毫升清水,大火燒開後轉小火慢煮40-50分鐘(期間偶爾攪拌防糊底),煮至粥體濃稠,加入冰糖攪拌至融化即可。 功效:健脾養心、寧心安神,適合脾虛食少、失眠多夢、心悸乏力人群,早餐或晚餐食用,可改善消化功能和睡眠品質。 茯苓銀耳羹 材料:茯苓15克,干銀耳1小朵(約10克),雪梨1個(去皮去核切小塊),枸杞8克,冰糖20克。 做法:干銀耳用冷水泡發2小時,去除硬根撕成小朵;茯苓、枸杞洗淨。將銀耳放入鍋中,加1200毫升清水,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燉1小時,加入雪梨塊、茯苓、枸杞,繼續燉30分鐘,最後加冰糖煮至融化即可。 功效:滋陰潤燥、健脾祛濕,適合秋冬乾燥季節或皮膚乾燥、咽干、輕度水腫人群,可補充水分、緩解燥感,同時改善脾胃功能。
- $9.99
 - $9.99
 - 單價
 - 每
 
 - 
                                        
茯神木/抱芯茯神(12 oz/盒) 本品為多孔菌科植物茯苓菌核中間天然抱有松根(即茯神木)的白色部分。 茯神為多孔菌科卧孔属植物茯苓的菌核,是寄生在松樹上的真菌,药用部分為乾燥菌核體。 而茯神木指的是被茯苓菌包裹的松樹根,絕大多數都是彎曲不直的松樹根,外圍被白色或灰白色的茯神塊莖包裹住,内部呈木質状。茯神木質輕,類似于枯朽的木頭。簡而言之,茯神木就是指被菌核中夾有的松根或椴樹根。 《本草經疏》記載:“茯神抱木心而生,以此别于茯苓”概指茯神是圍繞木頭的木質部而生,這是區别于茯苓的重要特點。中醫認爲茯神入心經,兼入肝經。茯神入心之用多,而茯苓入脾腎之用多。 想要辨别茯神的真假优劣非常簡單,如果已經切成方形的茯神片質地堅實、具粉質,並且切斷的松根呈棕黄色,能看見明顯的樹木年輪狀;氣微味淡、松根較細;用碘水滴在上面不會變色,這樣的茯神就是品質不錯的珍品。 功效:平肝、安神 使用禁忌:血虛者禁用 食療食譜參考:茯神老桑枝粉葛豬展湯粉葛1斤、抱心茯神2兩、老桑枝2兩、紅蘿蔔1條、豬展1斤、赤小豆3湯匙、炒扁豆2湯匙、蜜棗3粒、水2.5升 豬展冷水出水後洗净 赤小豆、炒扁豆洗净,提前泡水2小時 抱心茯神、老桑枝洗净浸泡15分鐘 粉葛外皮洗净連皮切塊,紅蘿蔔去皮切塊, 全部材料一起裝入燉鍋内,煮滾後轉中小火續煮1.5-2小時至軟爛即可。 適用於熬夜肝火重,清熱解毒養心神。
- $16.99
 - $16.99
 - 單價
 - 每
 
 - 
                                        
【功效】在傳統醫學中,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的核心功效。能有效改善血虛所致的面色萎黃、頭暈心悸、肢體麻木,瘀血阻滯引起的月經不調、痛經、經閉、跌打腫痛,寒凝氣滯導致的脘腹冷痛,以及腸燥津虧引發的便祕等癥狀。從現代研究角度看,當歸含阿魏酸、當歸多糖、揮發油(藁本內酯)等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改善血液循環、抗炎、抗氧化、免疫調節等作用,有助於調節血液健康,增強機體抵抗力。 【別稱】秦歸、雲歸、西當歸、岷當歸、干歸、馬尾歸、當歸尾、當歸頭 【性味歸經】味甘、辛,性溫;歸肝、心、脾經 【藥用成分與作用】當歸富含多種活性成分。阿魏酸是核心成分,透過擴張血管、清除自由基,發揮改善血液循環、抗氧化的作用;當歸多糖具有免疫調節、補血的功效,能增強免疫細胞活性,促進造血功能;揮發油(主要為藁本內酯)具備鎮痛、抗炎效果,可緩解經期腹痛和腹部冷痛。這些成分協同作用,實現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的效果,維護機體造血與消化健康。 【儲存方法】置於陰涼、乾燥、通風良好的環境(溫度10-15℃,濕度60%以下),遠離陽光直射和潮濕區域,防止發黴、蟲蛀、揮發油流失(當歸含揮發油,易因受潮或高溫導致藥效下降)。用密封性能好的容器保存,如玻璃罐、真空密封袋等,開封後立即密封,隔絕空氣;長期儲存可在容器內放入少量花椒,起到防蟲作用。避免與花椒、八角等強異味食材同放,防止串味;定期檢查,若發現當歸出現黴點、質地變軟、散發酸味或異味,應立即丟棄,不可食用。 【用法用量】煎服:日常藥用每日6-12克,補血時可與熟地、白芍配伍(如四物湯),活血時可與川芎、桃仁搭配,煎湯時小火慢煮,保留揮發油等活性成分。泡水飲用:取當歸片5-10克,用沸水沖泡15-20分鐘後代茶飲用,可搭配紅棗、枸杞中和辛味,適合日常輕度補血養生。食療食用:製作湯品、粥品時加入,如當歸生薑羊肉湯、當歸紅棗粥,每次用量10-15克,口感溫潤,易吸收,適合長期滋補。 【注意事項】濕盛中滿、大便溏泄者慎用:表現為腹部脹滿、噁心嘔吐、大便稀溏的人群,食用性溫滋膩的當歸可能加重痰濕停滯,引發不適。孕婦慎用:其活血作用可能影響胎兒穩定,孕婦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不可自行服用,尤其孕早期需格外謹慎。避免過量食用:長期大量服用可能引發腹瀉、腹脹,尤其消化功能較弱者,建議間歇食用或搭配陳皮、生薑等理氣食材平衡藥性。區分當歸頭、身、尾:當歸頭偏補血,當歸身偏養血,當歸尾偏活血,可根據需求選用,日常滋補多選用全當歸或當歸身。 【搭配食療】當歸生薑羊肉湯材料:當歸12克(切片),羊肉500克,生薑5片,紅棗5顆,冰糖適量(可選)。做法:羊肉切塊,焯水去除血沫;當歸、生薑、紅棗洗淨。將所有材料放入鍋中,加足量清水,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燉2小時至羊肉軟爛,加入冰糖攪拌至融化即可。功效:補血散寒、溫中止痛,適合血虛有寒、經期腹痛、畏寒肢冷人群食用,冬季食用可增強抗寒能力,改善氣血虧虛狀況。 當歸紅棗粥材料:當歸8克,紅棗6枚,大米50克,枸杞10克,冰糖適量(可選)。做法:當歸加水煎煮20分鐘,去渣取汁;大米淘洗乾淨,與紅棗、枸杞、藥汁一同放入鍋中,小火煮30分鐘至粥體濃稠,加冰糖調味即可。功效:補血養顏、安神助眠,適合血虛萎黃、頭暈乏力、失眠多夢人群食用,可改善面色暗沉,提升睡眠品質。
- 從 $13.99
 - 從 $13.99
 - 單價
 - 每
 
 - 
                                        
【Benefits】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donopsis pilosula (Dangshen) is renowned for its effects of replenishing middle qi, invigorating the spleen and benefiting the lung. It effectively alleviates symptoms like qi deficiency-induced fatigue, poor appetite, loose stools, lung qi deficiency-caused cough with little phlegm, and shortness...
- $52.99
 $0.00- $52.99
 - 單價
 - 每
 
 - 
                                        
【功效】 在傳統醫學中,桂圓乾具有補益心脾的功效,常用於改善心脾兩虛導致的心悸怔忡、失眠健忘、面色萎黃、食欲不振等症狀,能增強心脾功能,為身體補充氣血。其養血安神作用顯著,對因氣血不足引起的頭暈眼花、神疲乏力等有良好的調理效果,還可幫助緩解焦慮、改善睡眠質量。從現代醫學角度看,桂圓乾富含葡萄糖、蔗糖、蛋白質等,能快速補充能量,緩解疲勞;含有維生素C、維生素K及鐵、鉀等礦物質,維生素C有助於增強免疫力,維生素K對骨骼健康有益,鐵元素可預防缺鐵性貧血,鉀元素能維持心臟正常功能和體內電解質平衡;此外,桂圓乾中的黃酮類、多酚類等活性成分,在抗氧化、抗炎、延緩衰老等方面也展現出一定潛力。 【別稱】 龍眼乾、桂圓 【性味歸經】 味甘,性溫;歸心、脾經 【營養價值】 桂圓乾營養豐富,其含糖量較高,主要為葡萄糖和蔗糖,可為人體快速提供能量。蛋白質含量也較為可觀,含有人體所需的多種氨基酸。在維生素方面,含有維生素A、維生素B族、維生素C、維生素K等,維生素A對視力保護有益,B族維生素參與身體新陳代謝,維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維生素K有助於維持骨骼健康。礦物質方面,鐵、鉀、鎂、鈣等含量豐富,鐵元素是製造血紅蛋白的重要原料,鉀元素在維持心臟正常功能和血壓穩定上發揮重要作用,鎂和鈣則對神經肌肉的正常興奮性及骨骼強度維持至關重要。此外,桂圓乾還含有桂圓多糖、黃酮類、多酚類等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調節免疫等多種功效。 【儲存方法】 將桂圓乾放置在乾燥、陰涼、通風良好的環境中,避免陽光直射和潮濕,防止發黴、蟲蛀,影響品質。 使用密封容器或密封袋進行保存,盡量排出內部空氣,減少與氧氣接觸,延緩桂圓乾氧化變質,保持其口感和營養。 若需長期儲存,可將密封好的桂圓乾放入冰箱冷藏室,溫度控制在0 - 5℃左右;若環境濕度較大,可在儲存容器中放入乾燥劑,進一步保持乾燥。 【用法用量】 直接食用:桂圓乾可直接食用,口感甜潤,一般每天食用10 - 15顆為宜,能快速補充能量。 泡水飲用:取5 - 10顆桂圓乾,用開水沖泡,悶泡10 - 15分鐘後飲用,可反覆沖泡3 - 4次,適合日常養生,也可搭配紅棗、枸杞等一起沖泡。 煲湯煮粥:在煲湯或煮粥時加入桂圓乾,如桂圓蓮子粥、桂圓紅棗雞湯等,一般每鍋湯或每碗粥加入10 - 15顆,需在出鍋前10 - 15分鐘加入,避免長時間高溫破壞營養。 製作甜品:可用於製作桂圓乾糯米糕、桂圓銀耳羹等甜品,根據個人口味適量添加,增添風味和營養。 【注意事項】 桂圓乾性溫,過量食用易上火,出現口腔潰瘍、牙齦腫痛、流鼻血等症狀,熱性體質、容易上火人群應控制食用量。 桂圓乾含糖量較高,糖尿病患者食用時需嚴格控制量,並密切監測血糖變化,以免引起血糖波動。 孕婦不宜大量食用桂圓乾,因其性溫,可能會加重體內燥熱,引起胎動不安甚至流產風險。 對桂圓乾過敏者禁止食用,若食用後出現皮膚瘙癢、皮疹、呼吸困難等過敏反應,應立即就醫。 【搭配食療】 桂圓紅棗茶 材料:桂圓乾10顆,紅棗5顆,紅糖適量。 做法:紅棗洗淨去核,與桂圓乾一同放入杯中,用開水沖泡,悶泡15 - 20分鐘,加入紅糖調味即可。 功效:具有補血養顏、益氣安神的功效,適合氣血不足、面色蒼白、失眠多夢人群飲用,可改善身體氣血狀態,提升精神活力。 桂圓蓮子百合粥...
- $24.99
 - $24.99
 - 單價
 - 每
 
 - 
                                        
精选 桐乡原产 杭白菊 (8oz) 桐乡是杭白菊原产地,被誉为“中国杭白菊之乡”,有300多年的种植历史,因其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不断改进的生产加工工艺,杭白菊在色香味形等多方面均明显优于其他地方同类商品菊,古时曾为贡品。味道清醇甘美,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等功效。 性味 味甘;苦;性微寒 经脉 归肺经;肝经 主治 疏风,清热,明目,解毒。治头痛,眩晕,目赤,心胸烦热,疔疮,肿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或入丸、散;或泡茶。 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 注意禁忌 《本草汇言》:气虚胃寒,食少泄泻之病,宜少用之。凡阳虚或头痛而恶寒者均忌用。 【食疗方】 1.鸡蛋菊花汤 鸡蛋1个,菊花5克,藕汁适量,陈醋少许。 鸡蛋液与菊花、藕汁、陈醋调匀后,隔水蒸炖熟后即成,每日1次。 功效:具有止血活血,消肿止痛。适用于食管癌咳嗽加重、呕吐明显者。 2.红花桑叶菊花汤 红花3克,桑叶、菊花各10克。将桑叶、菊花、红花共置杯中,开水冲泡,盖焖片刻,先熏患眼,薰后温服。每日2次,连用3日。 功效:散热消肿,止痛明目。主治急性传染性结膜炎等症。 3.菊花甘草汤 白菊花(或菊花)120克,甘草12克。加水煎汤,分3~4次服。 功效:清热解毒。主治疔疮肿痛。 Premium Hangzhou Chrysanthemum (8oz) Chrysanthemum flowers have been grown in China as flowering herbs since the...
- $11.99
 - $11.99
 - 單價
 - 每
 
 - 
                                        
特级 山东 金银花 忍冬花 (6oz) 忍冬花、鹭鸶花、银花、双花、二花、金藤花、双苞花、金花、二宝花 金银花春末夏初开花不绝,花的颜色是先白后黄,黄白相映,故此才称为“金银花”。通过自然晒干的金银花颜色为黄白色,用机器脱水烘干后的颜色为淡绿色,功效相差不大。 性味 甘;寒 功效 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花蕾。 主治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疡,肿毒,瘰疬,痔漏。 经脉 肺经;胃经 主治 清热,解毒。治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疡,肿毒,瘰疬,痔漏。 注意禁忌 脾胃虚寒及气虚疮疡脓清者忌服。 【食疗方】 1.银花绿豆饮 绿豆60克,加水煎汤取汁,加金银花10克,蜂蜜适量。煎20~30分钟,去渣服用。 功效:清热除烦,解暑止渴。主治暑热烦渴,小便短赤,或痱子热痒。并可用于预防中暑。 2.菊花银花公英茶 菊花15克,银花20克,蒲公英30克,甘草3克,绿豆20克。将诸味共入锅中,水煎去渣取汁即成。每日1剂,连用5~7日为一疗程。 功效:清热解毒,抗感染。主治妇女乳痈初起热毒较甚者。 3.二花茶 金银花50克,杭菊花100克,蜂蜜适量。将金银花、菊花拣去杂质,淘洗后放锅内略炒一下,凉后放干净瓶中保存,用时取其少许,放杯内用开水冲泡,加蜂蜜适量调味,即可饮用。每日2~3次。 功效:清热祛风,明目降压。主治暑热烦渴,高血压病,冠心病,心悸失眠,咽喉肿痛,感冒咳嗽。也可作为夏季防暑之清凉饮料。 4.忍冬汤 金银花120克,甘草45克。以水或酒煎汤服。主治 "一切内外痈肿",如肠痈、乳痈、疖疮等。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ney suckle/ Lonicera japonica is called rěn dōng téng or...
- $15.99
 $19.99- $15.99
 - 單價
 - 每
 
 - 
                                        
【功效】 乾龍牙百合經脫水處理後,活性成分更濃縮,核心功效為養陰潤肺、清心安神。針對肺陰虧虛引發的乾咳少痰、咽乾口燥、聲音嘶啞,其潤肺效果溫和且持久,適合長期調理;對於心陰不足導致的失眠多夢、心煩心悸、精神倦怠,能清瀉虛火、安定心神,改善睡眠品質與精神狀態。從現代視角看,乾百合中百合多糖、生物鹼含量相對更高,抗氧化能力更強,可清除體內自由基、減少細胞損傷,同時調節免疫細胞活性,增強抵抗力,對輕度焦慮也有一定緩解作用。 【別稱】 乾龍牙百合、乾龍芽百合、乾白花百合 【性味歸經】 味甘,性平;歸肺、心經 【營養價值】 乾龍牙百合因脫水去除大量水分,營養密度顯著提升。其核心活性物質百合多糖含量更高,能促進免疫細胞增殖,增強機體對病原體的抵抗力;百合生物鹼(如秋水仙鹼類似物)保留更完整,鎮靜安神、調節情緒的作用更突出。維生素方面,雖部分熱敏性維生素(如維生素C)有少量損失,但B族維生素(參與能量代謝,緩解疲勞)仍穩定保留;礦物質中鉀、鈣、磷含量相對集中,鉀可維持心肌正常收縮、穩定血壓,鈣和磷助力骨骼健康。此外,乾百合的膳食纖維更豐富,能有效促進腸道蠕動,改善便祕,且熱量低、飽腹感強,適合作為健康食材。 【儲存方法】 置於陰涼、乾燥、通風處(適宜溫度10-20℃,濕度60%以下),遠離陽光直射和潮濕區域(如廚房水槽、灶台旁),避免受潮發黴。 用密封容器保存:選擇帶橡膠密封圈的玻璃罐、真空塑膠袋或錫罐,裝入後排出多餘空氣,若環境濕度較高,可在容器內放入1-2包食品級乾燥劑(如矽膠乾燥劑),每2-3個月更換一次乾燥劑。 避免與異味食材(如花椒、八角、陳皮)同放,防止串味;若需長期儲存(超過6個月),可將密封好的乾百合放入冰箱冷藏室(0-5℃),保質期可延長至12-18個月。 每月檢查一次:若發現乾百合表面出現白色/綠色黴點、散發黴味,或手感變軟(吸潮跡象),需立即丟棄,不可食用,以免引發腸胃不適。 【用法用量】 直接食用:乾百合需提前泡發(溫水1-2小時或冷水3-4小時),至完全舒展、無硬芯後沖洗乾淨,放入沸水中煮20-30分鐘至軟糯,加少量蜂蜜或冰糖調味即可。每日推薦用量:10-15克(乾重)。 泡水飲用:取5-8克乾百合,用溫水短暫浸泡5分鐘(無需完全泡發),放入杯中,加剛燒開的沸水,加蓋燜10-15分鐘後飲用,可反覆沖泡2-3次。搭配枸杞5克或菊花3克,養生效果更佳。 煲湯煮粥:煲湯(如乾百合蓮子湯)或煮粥(如乾百合小米粥)前,需將乾百合泡發1-2小時;煲湯時與其他食材一同下鍋,煮粥時與米同時放入,因乾百合需較長時間煮軟。每鍋湯/每碗粥用量:20-30克(乾重)。 製作甜品:用於製作乾百合銀耳羹、乾百合椰汁西米露等甜品時,乾百合提前泡發1小時,與泡軟的銀耳(或西米)同燉1-1.5小時至軟爛。每道甜品用量:15-20克(乾重),可根據個人口味調整。 【注意事項】 乾百合性偏滋膩,風寒咳嗽者(表現為咳白稀痰、怕冷、流清涕)不宜食用,否則可能加重體內寒氣,導致咳嗽遷延不癒。 對百合科植物(如洋蔥、大蒜、韭菜)過敏的人群,食用乾百合可能引發皮膚瘙癢、紅疹、呼吸困難等過敏反應,需禁止食用;若不慎食用,應立即就醫。 乾百合質地較硬,泡發不充分或未煮軟時難以消化。消化功能較弱的人群(老人、兒童、脾胃虛弱者)需確保乾百合完全泡發並煮至軟糯,且每日用量減至8-12克,避免腹脹、消化不良。 乾百合若受潮發黴,可能產生有害黴菌毒素(如黃麴黴素),即便清洗、煮沸也無法完全去除,因此發現黴點、黴味時,必須立即丟棄,不可食用。 【搭配食療】 乾百合蓮子小米粥 材料:乾龍牙百合20克,乾蓮子15克(去芯),小米100克,冰糖10-15克(可選)。 做法:乾百合、乾蓮子用溫水泡發1-2小時,沖洗乾淨;小米淘洗乾淨。將小米、乾百合、乾蓮子放入鍋中,加800-1000毫升清水,大火燒開後轉小火慢煮40-50分鐘(期間偶爾攪拌,防止糊底),煮至粥體濃稠,加入冰糖攪拌至融化即可。 功效:養心安神、健脾和胃,適合失眠多夢、食慾不振、身體乏力的人群,早餐或晚餐食用,可改善睡眠品質,促進腸胃消化吸收。 乾百合銀耳雪梨湯 材料:乾龍牙百合15克,乾銀耳1小朵(約10克),雪梨1個(去皮去核,切小塊),枸杞8克,冰糖20克。 做法:乾銀耳用冷水泡發2小時,去除硬根,撕成小朵;乾百合泡發1小時後沖洗乾淨;枸杞洗淨。將銀耳放入鍋中,加1500毫升清水,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燉1小時,加入雪梨塊、乾百合、枸杞,繼續燉30分鐘,最後加冰糖煮至融化即可。 功效:潤肺止咳、生津止渴,適合秋冬乾燥季節食用,對肺燥引發的咽乾、咳嗽、皮膚乾燥等症狀有明顯緩解作用,同時能補充身體水分,提升肌膚水润度。
- $22.99
 - $22.99
 - 單價
 - 每
 
 - 
                                        
特级原色 贡品 纹党参(8 oz) 尺寸 8-9支/8 oz 性味 甘,平。 功效 本品为桔梗科植物党参、素花党参(西党参)或川党参的干燥根。 主治脾胃虚弱,气血两亏,体倦无力,食少便溏,内热消渴,久泻,脱肛,肺虚喘咳,气短自汗,气微两亏诸证。 经脉 归脾经、肺经。 主治 补中,益气,生津,益肺。治脾胃虚弱,气血两亏,体倦无力,食少便溏,内热消渴,久泻,脱肛,肺虚喘咳,气短自汗,气微两亏诸证。 注意禁忌 有实邪者忌服。不宜与藜芦同用。 【食疗方】 1.玉竹党参粥 玉竹20g,党参30g,大米50g.先将玉竹、党参煎煮取汁,去渣后放入大米,再加适量水煮粥。每日服2次,趁热食用。 功效:益气养阴。主治气阴两虚之疲乏无力、自汗、心悸怔忡、胃纳不佳、口干、手足心热或盗汗、少寝多梦等症。感冒、腹胀纳呆者暂停用。 2.参米茶 党参30克,粟米100克。将党参、粟米分别淘洗干净,党参干燥后研碎,粟米炒熟,同置于砂锅内。加入清水1000毫升,浸渍1小时后,煎煮20分钟停火,沉淀后倒入保温瓶内,代茶饮用。 功效:补脾养胃,益气滋阴。主治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胃脘隐痛等。 3.归参炖母鸡 当归15克,党参15克,母鸡1只、葱、生姜、料酒、食盐各适量。将母鸡宰杀后,去毛和内脏,洗净,将当归、参放入鸡腹内,再将鸡放进砂锅,加入葱、生姜、料酒、食盐、清水各适量,再将砂锅置武火上烧沸,改用文火煨炖,直至鸡肉粑烂即成。食用时,可分餐吃肉,喝汤。 功效:补血壮体。适用于肝脾血虚之慢性肝炎和各种贫血。 4.参枣米饭 党参10克,糯米250克,白糖50克。将党参、大枣放在砂锅内,加水泡发后煎煮30分钟左右,捞出党参、大枣,药液备用。将糯米洗净,放在大瓷碗中,加水适量,蒸熟后,扣在盘中 ,将党参、大枣摆在糯米饭上,药液加白糖,煎成浓汁后浇在枣饭上即成。可作早餐食用。 功效:健脾益气。主治体虚气弱,乏力倦怠,心悸失眠,食欲不振,便溏浮肿等。 5.参芪首乌精 党参250克,黄芪250克,制何首乌200克,白糖500克。将党参、黄芪、制首乌洗净,用冷水浸透,加水适量煮沸,沸后改为文火,每半小时取一次药液,共煎3次;将3次煎液混合,去药渣,再继续用文火煎熬浓缩,到稠如膏时停火待。 6.参杞酒 党参15克,枸杞15克,米酒500毫升。将党参、枸杞子洗净,干燥后研为粗末,放入细口瓶内,加入米酒,密封瓶口,每日振摇1次,浸泡7天以上。每次服15毫升,早晚各服1次。 功效:益气补血、宁心安神。主治心脾两虚、心悸失眠、夜寐多梦、食欲不振、肢体倦怠等。 7.参芪汤 党参250克 黄芪250克 白糖500克。将党参、黄芪洗净,以冷水泡透,加水适量煎煮,每半小时取药液1次,共煎煮3次,然后合并药液。将合并的药液用文火煎熬至稠粘时停火,等浓缩液冷却后,加入白糖,使之吸净药液,混合均匀,再晒干,压碎,装入玻璃瓶。 服法:用沸水冲化后服用,每次10克,每日2次。 功效:补益肺脾之气。适用于气虚型心悸气短、食少便溏、脏器下垂、浮肿、气喘、头晕等症。 Premium...
- $149.99
 - $149.99
 - 單價
 - 每
 
 - 
                                        
【功效】 山楂乾保留了鮮山楂的主要功效,具有消食化積的突出作用,尤其善於消化肉食油膩積滯。針對飲食過量導致的脘腹脹滿、噯氣反酸、食欲不振等症狀,山楂乾能有效促進消化液分泌,增強胃腸蠕動,緩解胃部不適。常與麥芽、神曲配伍,組成經典的消食方劑,強化消食化滯之效。 它還可行氣散瘀,對氣滯血瘀引起的胸痹心痛、胃脘疼痛、痛經、閉經等症狀有一定調理作用。山楂乾能夠疏通氣機、消散瘀血,改善人體氣血運行,緩解疼痛。在中醫臨床應用中,常與川芎、紅花等活血化瘀藥物搭配,增強散瘀止痛的功效。 現代研究表明,山楂乾同樣具有降血脂、降血壓、抗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其富含的生物活性物質有助於調節血脂代謝,維護心血管健康,可作為預防和輔助治療心血管疾病的食材。 【別稱】 無特殊別稱,有時也稱乾山楂 。 【性味歸經】 味酸、甘,性微溫。歸脾、胃、肝經。 【營養價值】 山楂乾富含多種有機酸,如山楂酸、蘋果酸等,這些有機酸能刺激胃液分泌,提升胃腸消化能力,促進脂肪、蛋白質等營養物質的分解吸收。它還含有豐富的黃酮類化合物,如牡荊素、槲皮素,具有抗氧化、抗炎、保護心血管等作用,可降低血脂、減少血管內脂質沉積,預防動脈粥樣硬化。此外,山楂乾中維生素C、維生素E及礦物質(如鈣、鐵、鉀)含量較為豐富,維生素C具有抗氧化、增強免疫力的功效;礦物質參與人體多項生理活動,維持身體正常代謝。同時,山楂乾中的膳食纖維能促進腸道蠕動,預防便秘,維護腸道健康。 【儲存方法】 乾燥密封儲存:將山楂乾放置在乾燥、通風、陰涼處,避免潮濕環境。使用密封容器(如玻璃罐、密封塑料盒)或密封袋裝好,減少與空氣接觸,防止受潮軟化、發霉變質。定期檢查,若發現山楂乾有吸潮現象,及時晾晒或烘乾。 冷藏保存:如需長時間保存,可將密封好的山楂乾放入冰箱冷藏室,溫度控制在0 - 4℃。冷藏前確保山楂乾乾燥,防止因溫度差異產生水汽,影響品質,同時避免與有異味食物同放,防止串味。 防蟲保存:為防止蟲蛀,可在儲存容器中放入花椒、蒜瓣等天然驅蟲物,與山楂乾一同存放,起到防蟲效果。 【用法用量】 泡茶飲用:山楂乾泡茶是常見用法,每次取6 - 10克,放入杯中,用開水沖泡,悶泡10 - 15分鐘即可飲用。可單獨泡飲,也可搭配菊花、枸杞、陳皮等,製成具有不同功效的養生茶,如山楂菊花茶可清熱降火,山楂枸杞茶能補益肝腎。 煲湯煮粥:在煲湯、煮粥時加入山楂乾,如山楂排骨湯、山楂粥等,一般每次用量為10 - 15克。既能增添酸甜風味,又能幫助消化,提升湯粥的營養價值和食療功效。 製作食品:山楂乾可用於製作山楂糕、山楂醬、果丹皮等美食。將山楂乾煮軟搗爛,加入適量糖和水熬煮,可製成酸甜可口的山楂醬;與吉利丁片等凝固劑搭配,能做成山楂糕,口感Q彈。 入藥煎服:在中藥方劑中,山楂乾常與其他藥物配伍煎服,一般用量為9 - 12克,病情需要時大劑量可用至30克。具體用量需根據病情、體質及配伍情況,遵醫囑使用 。 【注意事項】 脾胃虛弱者慎食:山楂乾酸性較強,脾胃虛弱、胃酸過多者食用後,可能會刺激胃黏膜,加重胃部不適,導致胃痛、反酸等症狀,應謹慎食用。 孕婦慎食:山楂乾具有行氣散瘀的作用,且對子宮有興奮效果,孕婦過量食用可能刺激子宮收縮,增加流產風險,因此孕婦應避免或嚴格控制食用量。 不宜空腹食用:空腹狀態下,胃酸分泌相對較多,山楂乾的酸性成分會進一步刺激胃黏膜,容易引發胃脘不適、灼痛等症狀,故不建議空腹食用。 兒童適量食用:兒童牙齒發育尚未完全,山楂乾酸性強,過量食用易損傷牙釉質,誘發齲齒。同時,兒童脾胃嬌嫩,過多食用可能影響脾胃功能,導致消化不良,家長需控制兒童食用量。 【搭配食療】 山楂陳皮茶 材料:山楂乾10克,陳皮6克,冰糖適量。 做法:將山楂乾、陳皮洗淨,放入杯中,用開水沖泡,悶泡15 - 20分鐘;加入冰糖調味即可。 功效:具有行氣健脾、消食化滯的功效,適用於脾胃氣滯、飲食積滯引起的脘腹脹滿、食欲不振等症狀。 山楂銀耳羹...
- 從 $14.99
 - 從 $14.99
 - 單價
 - 每
 
 - 
                                        
【功效】 在傳統醫學中,白茯苓具有健脾寧心、利水滲濕的功效。能有效改善脾虛所致的食少便溏,濕邪內停引起的水腫尿少,以及心脾兩虛導致的失眠多夢等癥狀。從現代研究角度看,白茯苓含茯苓多糖、三萜類化合物等生物活性成分,具有免疫調節、抗氧化、抗腫瘤等作用,有助於增強機體抵抗力,減少氧化損傷。 【別稱】 茯苓、雲苓、松苓、茯靈、茯菟 【性味歸經】 味甘、淡,性平;歸心、脾、腎經 【藥用成分與作用】 白茯苓富含多種活性成分。茯苓多糖是核心成分,具有免疫調節、降血糖、降血脂的作用;三萜類化合物(如茯苓酸)具有抗炎、抗氧化、保肝等功效。此外,還含有膳食纖維,可促進腸道蠕動。這些成分共同作用,起到健脾寧心、利水滲濕、調節機體功能的效果。 【儲存方法】 置於陰涼、乾燥、通風良好的地方,避免陽光直射和潮濕環境,防止發黴、蟲蛀。 用密封容器保存,如玻璃罐、密封袋等,每次取用後及時密封,防止吸潮。 定期檢查,若發現白茯苓出現黴變、變色、異味等情況,應立即丟棄,不可食用。 【用法用量】 煎服:日常藥用一般每日10-15克,可與白術等藥材配伍,煎湯服用。 泡水飲用:取白茯苓片5-10克,用沸水沖泡15-20分鐘後飲用,可搭配菊花、紅棗等。 食療食用:製作湯品、粥品或甜品時,加入白茯苓(10-20克),如茯苓蓮子粥、茯苓銀耳羹等,可根據個人口味調整用量。 【注意事項】 陰虛無濕者慎用,以免加重燥症。 白茯苓味淡,長期大量食用可能影響食慾,建議與其他食材或藥材搭配使用。 務必妥善儲存,防止黴變。黴變的白茯苓可能產生有害毒素,切勿食用。 【搭配食療】 茯苓蓮子粥 材料:白茯苓10克,干蓮子20克,大米50克,冰糖適量(可選)。 做法:將白茯苓研粉或切片;干蓮子提前浸泡2小時;大米淘洗乾淨。將所有材料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煮40-50分鐘,至粥體濃稠,加入冰糖調味即可。 功效:健脾寧心、養心益腎,適合脾虛食少、失眠多夢人群食用,可改善消化功能,提升睡眠品質。 茯苓銀耳羹 材料:白茯苓15克,干銀耳10克,紅棗5顆,枸杞10克,冰糖適量(可選)。 做法:干銀耳用冷水泡發2小時,去除硬根,撕成小朵;白茯苓洗淨;紅棗、枸杞洗淨。將所有材料放入鍋中,加足量清水,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燉1小時,加入冰糖攪拌至融化即可。 功效:滋陰潤燥、健脾利水,適合水腫尿少、皮膚乾燥人群食用,可祛濕消腫,增強身體活力。
- $19.99
 - $19.99
 - 單價
 - 每
 
 

                    
                    
                    
                    

                    
                    
                    
                    
                    
                    
                    
                    
                    
                    
                    
                    
                    
                    
                    
                    
                    
                    
                    
                    
                    
                    